第十二章 聶士成怒斥諸將(求推薦收藏)(2 / 2)

葉之魁心中一驚,諸將也是一遍嘩然。還沒來得及回絕,聶士成便拉過來一個三十來歲的大漢,這位大漢長得一張方正的國字型臉,留著八字胡,眉毛比較粗獷。

「賢侄,這是老夫軍中重要幕僚馮國璋馮華甫,屢為老夫出謀劃策,而且文武雙全前些年隨老夫率武備學堂學生考察東三省,助老夫編撰《東游紀程》,今年更是出使日本,編成兵書數冊,可惜戰事忽起,老夫還來不及觀看,乃大才也。今留他朝鮮助你。」

葉之魁愕然,呢嗎,什么情況,北洋三傑的馮國璋此時竟是聶士成的幕僚,因為是馮國璋發跡以前的事跡,葉之魁記得不是很清楚,看來以後要多多留意,說不定民國時期的牛逼人物現在都還不知道在哪里默默奮斗呢!

馮國璋年幼聰穎,性情豪放,進北洋武備學堂學習,刻苦好學,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這要在現代,那就是一個三好學生啊。馮國璋看見葉之魁愣著不說話,尷尬的笑了笑,道:「卑職見過葉少,還請葉少以後多多照顧。」

葉之魁正琢磨著誘拐這廝呢,忽然想到現在這廝已經是自己的下屬了,還誘拐個鳥啊,只要防止袁世凱來誘拐就行,把你的後半生就交給俺吧。

葉少微笑著回道:「華甫的大名早就如雷貫耳,平藍(不知道大家還記得第一章里面這個龍套不)經常和我提起你。某甚好兵書,華甫能借兵書觀之否?」

馮國璋連聲答應,聶士成見兩人交談甚歡,便放下了心來。

不多時,葉志超便領著一干幕僚進來,眾人分次做好,葉志超看著大家眼巴巴的看著自己,不由好笑,咳嗽一聲說道:「眾位想必已經知道了,朝廷的獎賞已經下來了,各位因作戰英勇,都有獎賞。」葉之魁心中一喜,升官發財咯。

不去管其他人的,葉之魁只等著自己的獎賞,令他驚喜萬分的是即便他早有心里准備,也意想不到獎賞是如此豐厚,賞銀一萬兩,連升三級遷為記名提督山西太原鎮總兵。記名提督就是提督有空缺的時候才輪到你。但是有總兵這個實銜已經很高了,之前的聶士成便是山西太原鎮總兵,葉之魁直接接了聶士成的班,看來聶士成之前已經收到消息了,否則也不會把他的人馬托付給葉之魁,聶士成升至直隸提督,葉志超升遷為江蘇巡撫兼駐平壤諸軍總統。

二十二歲的總兵,要是和平時期想都不用想,就是在戰時也是少見,這其中的道道其實很簡單,一是上次成歡之役葉之魁確實立了很大的功,二是政治的需要,朝廷需要這場勝利。需要樹立一個典范,最重要的是光緒皇帝自以為發現了一個人才,李鴻章則樂見其成,老佛爺忙著過壽,沒空理這小事兒。所以,葉之魁紅了,紅的發紫,紅得動人,是人都想上前咬他一口。

這次獎賞基本上是皆大歡喜,接著聶士成又投下一顆重磅炸彈,當眾宣布自己不日將回國募兵,而蘆台淮練軍便交給葉之魁了。

蘆台淮練軍將領頓時議論紛紛,更有人破口大罵:黃口小兒,豈能重任。連葉志超都制止不住,在這里就可以看出來淮軍軍制的劣勢了,淮軍中有固定編制最大的單位僅僅是營!淮軍沒有更大的編制,作戰是一般由各個統領指揮數量不等的營參戰。各統領之間是平等的關系,互不統屬。而這些營一般都是由統領親自募集,訓練的。與統領本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不是統領或者由統領指定的親信,部隊就往往拒絕服從命令,甚至鼓噪嘩變。

葉之魁臉色很不好看,聶士成臉上更不好看,聶士成啪的一拍桌子,霍的一下站了起來,用手一個個指過去,怒道:「老夫的命令成了兒戲否?這里是城門口否?你們一個個成何體統,斷後的時候怎不見你們爭?殺倭人的時候怎不見你們爭?沒有從雲,你們一個個能有這么大的功勞?沒有從雲,你們有的人說不定就已經死在成歡了,還能在這里聒噪,忘恩負義的東西,資歷,軍中講的是實力,要是你明兒個殺了大島義昌,老夫頂上這帽子給你也無不可。老夫什么時候操練出來了你們這群東西。」聶士成罵得有點急,罵完之後喘著粗氣,好半響才緩過來。

諸將士見聶士成發飆,一個個低著頭不敢說話,葉志超見眾人再無異議,冷哼一聲甩袖而去。葉之魁暗暗記下幾個對他心有芥蒂的將領,過後讓聶士成一並帶走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