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葉之魁三戲大島(三更,求推)(2 / 2)

日本軍旗啊,來自後世的葉之魁完全清楚軍旗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日蘇戰爭時期,第23師團和第7師團大部分建制聯隊都被徹底殲滅,日本陸軍遭遇到了自成軍以來最慘重的敗仗。在此情況下,日軍仍在醞釀著更大規模的死亡攻擊,為什么呢?

原來是第64聯隊等被殲後,關東軍擔心的是軍旗是不是完全燒掉、有沒有落入敵手。關東軍在這之後又調集了第2師團、第4師團和其他直屬部隊,企圖來一個大反攻,軍旗下落不明就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因為一面軍旗,引發了一場戰爭,你說軍旗在日本人心中重不重要。

可惜現在的大清國朝廷不了解這面旗子的重要性,交上去得話又得不償失了,葉之魁回營之後想了半天,忽然想到一個絕妙的主意。立即派人招來見仁時吾。

沒有多久,見仁就快步跑了過來,「大人,您找我。」見仁點頭哈腰問道。

葉之魁點點頭拿起桌上的一封書信給他,說道:「你幫我看看這個,說說自己的意見。」

見仁時吾拿起來一看,是一封勸降書,大致意思是要大島義昌識時務,向葉之魁投降,葉之魁保他榮華富貴,落款人卻是見仁時吾。里面內容就不那么好聽了,不但有折辱大島義昌的話,還有侮辱日本天皇以及皇室其他成員的一些話語,可謂是囂張至極。

見仁時吾看著這份書信,眼睛一眯,開弓沒有回頭箭,牙一咬,對葉之魁說道:「大人,我用日文另寫一份。」說完捉筆便寫。

葉之魁見他識趣,說道:「我軍中有一營朝鮮兵,你就去當他們營官吧。」

見仁時吾心中一喜,說道:「謝謝大人賞識,屬下一定學三國時的諸葛亮,為大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葉之魁哈哈大笑,道:「想不到你這個倭人倒也博學多才,可惜本大人不願做那扶不起的劉阿斗。」

見仁時吾連忙輕輕掌嘴了自己幾下,說道:「小人該死,小人這張嘴就是賤!」

葉之魁淡淡一笑,說道:「你先行退下吧。」見仁時吾磕頭緩緩退下,直到門口才轉過身去。

另外一邊,大島義昌帶領手下殘兵敗將連退好幾十公里,直到朝鮮國一個小縣城這才止住腳步,清點人數,嗚呼哀哉,四千多人只余一千來人,而且還個個帶傷,忙派手下與其他幾路大軍聯系。

「第十一聯隊的軍旗下落如何?你們到底有沒有弄清。」大島義昌傷口復發,咆哮著問自己的副官,幾個副官和跑回來的將官均立在旁邊兢兢戰戰不敢開口,他們剛才已經詢問過十一聯隊剩下的將士,都不知道下落。

大島義昌一把掀掉桌子上的東西,怒吼道:「滾,你們都給我滾,不得到軍旗的下落,都不要回來見我。」

眾人具是心驚膽戰的走了出去。

不多久,有軍士來報清軍送來一封書信和一個盒子,大島義昌叫人送上來。

大島義昌先拿起那封書信,內有兩封信,分別是用漢字、日文寫的勸降書,里面句句諷刺,字字誅心,大島義昌一看落款人寫著:第十一聯隊見仁時吾。再也忍不住,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又打開盒子,里面卻是一面軍旗,大島仔細一看,竟然是第十一聯隊的軍旗,不由喜從悲來。見里面有張小紙條,拿起一看,上面寫著:古有諸葛亮贈司馬懿女人衣服,今有我葉之魁還爾軍旗,只是我營士兵如廁無紙,借爾軍旗一用,慚愧,慚愧!

大島義昌拿起軍旗一看,一團、一團的黃色痕跡印在上面。一股臭味撲鼻而來。

大島義昌臉色由喜變悲,接著變青,復又歸於平靜,換臉之快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將東西在桌上擺好,大島義昌拿出一塊手帕,含在嘴里,拿起武士刀,將酒倒在上面,接著跪在地上,將衣服解開,露出腹部,用手帕將武士刀擦拭干凈,雙手用手帕捂住刀身,對准自己的腹部,一刀刺了進去,左右轉了一圈,剖腹自盡。

第九旅團眾將官進屋之後看到的就是這個情況,眾將官看著那面發臭的棋子,看著倒在地上的大島義昌,一個個都抽出武士刀,個個剖腹而盡,是夜,第九旅團追隨大島義昌自盡的軍官以及士兵達到三百多人,包括十一聯隊全部殘留軍官和士兵,以及其他部的軍官和少數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