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功高震主李鴻章(2 / 2)

歡呼的人群之中,有兩個青年人顯得心事重重,稍小的對年長的說道:「載之兄,這么做不大好吧。」

年長的一臉憂愁,回道:「少白,兄也是沒有什么辦法,自今年四月兄上書中堂大人以來,日夜期盼回信,奈何都是石沉大海,為兄認為定是中堂因事物繁忙,沒有看過為兄的嘔心瀝血之作,不得已為兄只有出此下策呀。」年輕的不再勸說。

兩人同時望向李鴻章,年長的又看到離李鴻章很近的葉之魁,不由用羨慕的語氣指著葉之魁說道:「那位年輕人是誰,年紀輕輕竟然已經頂戴二品花珊瑚,官服上綉的也是獅子。」

年輕的看了看,說道:「從年紀上來推測,應該是那位國之福將葉之魁了,此人出身不是你我可比的,倒是生了一副好皮囊,跟在李鴻章身後顯得卓爾不群。」

葉之魁不耐煩的跟著一群老爺們走著,這群官員走得不快不慢,似是很享受這萬人矚目的眼光,也似是在炫耀著自己的與眾不同,可是他只是覺得天真的很熱!

就在此時一群記者好不容易沖破清兵的阻攔,跑到李鴻章面前,倒真把聶士成給嚇了一跳,生怕惹出什么幺蛾子來,好在李鴻章興致頗高,並沒下令趕走記者,反而是接受記者的采訪,這下中外媒體都興奮了,一個個充了雞血般爭先恐後的向李鴻章拋出各種問題,問得最多的當然就是平壤條約了,一時之間眾人便停了下來。

身在後面的葉之魁沒想到有李鴻章在前面擋著,還有記者來采訪自己,仔細一看,都是一些外國記者,有英,有德,而最多的竟然是日本記者。

「葉君,請問你下令屠殺我大日本在朝僑民過後是否會覺得心有愧疚?」一個日本記者首先發問道。事實上,日本政府為了污蔑葉之魁將很多有的沒的都往他身上潑,平壤暴動夜也被渲染成葉之魁無故殘殺大日本良民。

葉之魁看著眾多外國記者認真看著自己,並不再發問,只是手里拿著筆,隨時准備記下。知道自己必須回答,而且答案既不能表現得太過軟弱無力,也不能顯得蠻橫無理,否則明天報紙還不知道怎么寫呢!

想了想,回道:「這位記者朋友,我不知道你是從何處得知的消息,眾所周知,你口中的僑民其實就是一群暴民,他們當時企圖奪取平壤,而我軍也是逼不得已被迫還擊。況且,別說這反擊的命令不是我下的,即使是我下的,我也不會後悔,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我只想你們傳達這樣一句話給全世界——中國不容輕辱,中國人不是任人宰割的綿羊。」

周圍的記者飛快的記下葉之魁說的話,有記者還想要問,忽然李鴻章那邊卻發生了一陣騷動,吸引了眾人的眼光。

葉之魁一看,只見兩個青年人冒充記者接近李鴻章,等到李鴻章正在接受記者訪問的時候,其中一位青年忽然上前,將手中的一本書拋給他說道:「中堂大人,鄉野小民孫文,聽聞中堂大人經過此地,特獻上所著之書,還望中堂大人閑時一覽。」

眾記者愕然,各位大清官員愕然,什么情況這是,聶士成急忙命人將兩青年架出,驅趕進人群中。

葉之魁聽到青年自稱孫文上書,不由驚訝,不會是孫中山吧,快步走過去,撿起地上的書一看,卻正是《上李傅相書》,葉之魁暗自搖了一下頭,這個孫文想做官都想瘋了啊。

李鴻章反應過來,有點憤怒,說道:「現在的年輕人怎么都如此毛躁,沒一點規矩成何體統!從雲,這書你拿著吧,不管其才如何亦不能重用。」

葉之魁尷尬一笑,回道:「老中堂,我也是年輕人。」李鴻章囧。

經過這個小意外之後,李鴻章也失去了繼續接受采訪的興致,帶領著大小官員往歇息之處急匆匆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