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陰謀重重算李二(2 / 2)

葉之魁訝然,想不到楊度會主動投靠於他,其實這是葉之魁他妄自菲薄了,伴隨著中日朝鮮戰場上一波三折的過程,他葉之魁也算是漸漸名聲鵲起,成為北洋的一位後起之秀了。

對於楊度的主動投靠,葉之魁也顯得很是開心,又見小玲瓏為他求情。便答應了下來,楊度現在年紀雖小,但已經是一位舉人了,才學肯定不會差,何況他還可以慢慢的養成呢!

楊度見葉之魁點頭答應收留他,不由舒一口氣,暗嘆終於有張長期飯票了,便識趣的和丫鬟下人們退下,一時之間大廳只剩下小玲瓏和葉之魁兩人,小玲瓏正翻著葉之魁的麻布袋,將糕點往嘴里一個勁的塞,看見葉之魁賊笑著走過來,不由飛快的跑開,兩人便在這小小庭院中玩起了老鷹抓小雞的游戲。

豎日,京城賢良寺里,張佩綸拿著一張《京報》走進李鴻章的房間,見李鴻章正對著窗口的光線看他恩師曾國藩所著的《為學之道》。

不由咳嗽一聲引起李鴻章的注意,說道:「中堂,這是今天的邸報,上面有些消息比較重要。」《京報》是半官方性質的報紙,也稱邸報,上面的內容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李鴻章慢條斯理的拿起報紙一看,報紙最醒目的標題是——國之福將葉之魁對日本人說中國不容輕辱,上面無非寫的是葉之魁在大沽口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的一些話語,以及葉之魁在朝鮮戰場上所經過的大小戰斗,通篇文章將葉之魁塑造成了一名愛大清愛人民有勇有謀的英雄人物,整個就一先進人物事跡報告稿,寫得有血有肉讓人看得熱血沸騰不得不贊嘆記者的文筆好。而奇怪的是整篇文章中都沒有提到李鴻章,好似李鴻章根本就沒有出現過。

李鴻章和葉之魁同時在大沽口上岸,沒有報道李鴻章反而大肆報道葉之魁就有些奇怪,隨後張佩綸又在報紙的一個小角落里指著一則新聞給李鴻章看,李鴻章一看,鼻子都氣歪了,原來寫的竟然是他李鴻章一人「發跡」,如何全家沾光。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鴻章一家發大財,竟然將銀兩存入日本人的銀行中。

李鴻章一開始氣得只罵娘,不過隨後漸漸冷靜了下來,將報紙放在一邊,問張佩綸道:「幼樵,你怎么看這回事。」

張佩綸想都不用想,回道:「這恐怕是朝廷怕中堂您功高震主,要對您防備了。」

李鴻章嘆了一口氣,說道:「狡兔死,走狗亨,自古便是如此,想不到老夫一生馬前鞍後為朝廷鞠躬盡瘁,老來竟遭到朝廷的猜度,著實咽不下這口氣啊。」

張佩綸咬了咬牙,面無表情的說道:「中堂,現如今你手握兵權,坐鎮一方,威望更是如日中天,整個大清朝還有誰能和你抗衡,不如……」張佩綸沒有說完,但李鴻章已經明白他的意思了。

李鴻章心不由自主跳了一下,後又想到自己已是老病之身,夜夜咳嗽,痰堵時氣都上不來,夏天怕冷,冬天離不開火爐,這么一想,心中的火熱就熄滅了幾分,再想到慈禧將自己從一個「苦大仇深」的江淮李小二子一路扶搖,提到一品大員,頂戴三眼花翎,賞黃馬褂。傳統的儒家忠孝思想使他不得不考慮後人對他的評價,心里更有了顧忌。

李鴻章心思轉了好幾圈,沉默半響,方才回道:「朝廷不義,我李鴻章不能不忠,還是等等看吧。」

李二終究沒有那個魄力和膽識,血早就不能再沸騰起來了,加之不日朝廷傳來消息,遷李鴻章入軍機處,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成為中樞重臣。

慈禧這一手玩得極為漂亮,將李鴻章不降反升,提拔為京師重臣,放在自己眼皮底下,而李鴻章也可以稱得上出相入將,對他這個只願做官,不敢謀反的權臣來說,未嘗也不是一件好事。只是他被調離北洋,也就失去了他的根基,北洋開始進入群龍無首的狀態。

…………………………………………………………

打個廣告,別啪我,本書企鵝群鐵血十三鷹:三四四八九二零四,歡迎您的加入,現在我在里面寂寞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