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爭名奪利卿何急(2 / 2)

1895年是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年,維新變法的熱頭還沒有退去,清政府又在京師成立總理練兵處,任命慶親王奕劻,北洋總督榮祿為總理大臣,李鴻章、葉之魁為會辦大臣,鐵良等滿族英勇善戰之士為幫辦大臣,開展轟轟烈烈的全國大練兵活動,一時之間日月為之無光,天地為之變色,舊營為之痛哭,其他各省的督撫對朝廷的練兵政策大多陽奉陰違,葉之魁、袁世凱等新兵將領則積極支持,形成鮮明的對比。

葉之魁收到『被會辦』的消息後,指使王士珍,溫白山,包不同等幕僚向榮祿獻上武毅軍將領共同編纂的《新建陸軍兵略錄存》和《訓練操法詳晰圖說》二書,以使新建陸軍的訓練有章可循,軍紀得以保障。

榮祿看之大喜,真是瞌睡了就有人來送枕頭,加之葉之魁練兵收效甚大,武毅軍已經被證明了確實是一支牛皮哄哄的軍隊,他便從武毅軍中抽調了大批的將士操練新軍,葉之魁則趁機安插親信分任要職,以其掌握北方各軍的新軍訓練,進而控制新兵。

山東勇營被改名為山東新軍先鋒隊,仍然由聶士成統領,因為正在打仗,這些改編、裁並神馬的當然是日後再說了,以免引起前線將士的躁動。

山東巡撫聶士成和直隸提督葉之魁又上奏言道:「山東各地人民抗擊列強熱情高炙,紛紛成立各種鄉團,扶清滅洋,山東勇營、新兵各部前線抗擊德軍,兵力不足,為安撫各地民眾,不致生變,建議朝廷出面改拳勇為民團,以撫為主。」

義和團因為有了葉之魁的暗中支持以及控制,不再像原先歷史上那樣無組織,無紀律,散沙一盤,而是有目標,有方向的發展,至少如今不是凡與一個『洋』字扯上關系的都毀之而後快。

隱藏在義和團之中的十三鷹暗士按照上面的指示向惇親王載濂、端郡王載漪、輔國公載瀾、庄親王載勛、剛毅及其一幫扶助義和團的大臣,趙舒翹、毓賢、董福祥等頑固派秋波暗遞,轉身投靠。

對於聶士成和葉之魁聯名上的折子,朝廷不日便傳來慈禧的上諭,剿扶兼施,以撫為主。鑒於山東兵力薄弱,慈禧下旨袁世凱新軍入山東進行剿滅,袁世凱小站新兵入山東,必將掀起血風腥雨,攪亂各方形勢。

葉之魁正躺在病床上聽取山東分部十三鷹負責人五零一的匯報,當聽到袁世凱新軍入山東時。葉之魁擺了擺手,示意五零一停下來。

葉之魁稍微沉思了一下,下令道:「袁項城此人善於鑽營,此人奉慈禧的懿旨剿滅義和團,必將趁機撈取功勞,毫不手軟,你這次回去之後,指使一部分聽從十三鷹、忠於我等的義和團慢慢向直隸地區發展,對那些行事乖張,不服管教的義和團,就讓他們去與袁世凱新軍硬碰,一方面能清理義和團的隊伍,一方面也能使袁世凱折損一部分兵力。」

五零一微微一彎腰道:「屬下領命。」接著又擔憂的說道:「葉帥,此次德人偷襲,葉帥身邊十三鷹折損不少,是否要屬下調派一些人手保護您?」

葉之魁聞言,想到死去的親兵,臉色一黯淡,說道:「這個你就放心吧,屠叔已經從總部派遣十三鷹精銳過來,不時將到山東,義和團之事,事關重大,大意不得,一旦事情敗露,不但大業不能成,我們也再難找到此等良機。」

五零一又問道:「屬下一事不明,為何我們要投靠朝中那些頑固派。」

葉之魁微微一笑道:「天機不可泄露,時候一到,你自然明曉,如今你還是做好眼前事重要,厚積薄發,以待天時,你先下去吧。」

「是,葉帥!」五零一領命緩緩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