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吵吵鬧鬧的早朝(2 / 2)

政府機關冗繁,吃飯的人多,干事的人少。這事即使在後世也沒有搞定,里面的關系路子多著呢!不定就會得罪某位朝臣,加上前幾日光緒拿他開刀,他李鴻章不爽加上不傻,怎會答應!當即跪下回道:「微臣籌辦洋務多年,不曾辦過類似事情,沒有絲毫經驗,皇上還是另請高明,微臣怕擔當不起。」

李鴻章說完便低頭不語,光緒心下微怒,但又無可奈何,顯然對李鴻章這樣的老狐狸,光緒還不夠格和人家斗。我自認為才學不夠辦不好,你能如何?光緒又將眼睛看向吏部尚書孫毓汶。

孫毓汶還沒待光緒開口,就已經搶先跪下說道:「皇上,何為重疊閑散機構,老臣入中樞多年,從未聽過此等詞語?還望皇上解釋給老臣聽。」此老開始裝瘋賣傻了。

光緒強壓住怒火,接著看向領班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世鐸為宗人府宗令,光緒說道:「禮親王,取消旗人的特權就交給你辦了。」

世鐸知道現在光緒已經較為惱火了,可他還是跪著回道:「奴才認為此事應該從長計議,我大清自開國以來,八旗制度便已經確定,如今要改祖宗之法,當深思熟慮之後再施行。」

禮親王開口說完後,慈禧的鐵桿心腹軍機大臣剛毅一把跪倒在地,搶天呼地痛哭道:「各位大清的列祖列宗啊,如今皇上要取消咱們旗人的特權,以後還會有大清嗎?以後還有我們旗人的立足之地嗎?各位先皇,你讓那些為大清建過功立過勛的八旗子弟如何著想,皇上這是要滅我大清,滅我旗人啊。」

有了剛毅的領頭,其他一些旗人也都紛紛開始痛哭流涕,叫祖宗呼奶奶的,全都奉勸光緒趕緊收回上諭,否則大清必亡,李鴻章等一干漢族官員則冷眼旁觀,此事不是他們能攪和的,一個不慎,就會被扣上謀逆的大帽子。

光緒看著那些像剛死了爹,死了娘的朝臣,不由氣得臉色鐵青,霍的一下從帝座上站了起來,冷哼一聲,雙手指著下邊,大聲說道:「你們一個個別以為朕不知道你們心里想著什么!你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一個個致大清利益而不顧,朕變法只為圖強,只為我大清能趕上西洋列強,可你們呢!一個個成天嚷著祖宗之法不可變,要不就陽奉陰違,朝中有你們這樣一群小人,大清才是離亡不遠了。」

光緒口不擇言,一竿子打死,將所有朝臣都給罵成小人了,滿朝文武官員臉色登時沒有一個好看的,剛才還大吵不休,痛哭流涕的也忘了表演,愕然的看著忽然暴起的光緒。想不到一向懦弱的光緒會雄起。

光緒胸膛起伏,心情激盪,繼續怒喝道:「真是豎子不足為謀,枉我泱泱大清,滿朝文武竟然沒有一個康有為有見識,退朝!」

光緒說完,也不管下面群臣的反應,直接甩衣離去,光緒只覺得與這班守舊的廷臣為伍,心情變得非常焦躁煩悶,都是一群頑固不朽的家伙,朕還是回去看看康有為、梁啟超的折子平復一下心情吧,唉!為何這些大才都不在朝中呢?光緒心下想道:看來真需要廢除科舉取士了。

自覺與滿朝文武格格不入的光緒下定決心拿下幾個朝臣,提拔幾個維新變法人士,否則這滿朝文武沒有一個看得上眼的人物。

想著想著,光緒信心又開始漲了起來,還是康有為看得清,說得對,要想變法,非得拿下朝中一兩個一品大員方可啊。

「皇上,直隸提督葉之魁已在來京師的路途中,相信最遲今晚就能回到京師!」一個太監匆匆而來。

光緒聞之大喜,心中欣喜,叫道:葉之魁,你終於來了,你留德學習多年,清楚明白國外的形勢,肯定會贊同朕的變法思想。

光緒想著如何重用這位不可多得的忠臣,用之以防不測,生性多疑的他,已經隱隱約約看到一股暗流向自己襲來,不得不到處尋找外援,葉之魁武毅軍駐扎在天津,離京師不遠,當是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