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德軍能換什么(2 / 2)

葉之魁苦著臉道:「您老仙風道骨,可也不能見死不救啊,神仙打架傷及凡人。小子現在已經身處局中,不知如何化解。」

「老夫只能送你四個字,安守本分,不該說的話不要說,不該做的事不要做,皇上操之過急,一意孤行,聽信康有為這等空口白談小兒,結局可想而知。」

葉之魁試探道:「維新變法,實乃強國之本,為何在我大清就施行不了?」

李鴻章皺著眉回道:「世上之事,不外乎天、地、人、和,原本西方列強辱我中國,變法得天時,因此康、梁之流才得以迅速竄起,不過如今地利,人和都不站在我方,老夫辦洋務多年,深知變法之事阻礙甚多,需一才干、人品、意志力具佳之輩方能推行,當今皇上,不說也罷,如今變法無章法、無手段、無根基、無策略、康有為等又缺乏爭取和妥協,黨同伐異,未免會一廂情願和一意孤行。」

李鴻章接著又說道:「其實,老夫亦知變法可變強,若舊法能強中國,吾國早強矣,太後又豈能不知,奈何變法扯上爭權奪利,則實為不智了。」

對李鴻章的觀點,葉之魁雖然不敢全部贊同,甚至有些還不以為然,變法無論如何當然會觸動一部分人利益,但李鴻章能有這個認知,如今大清又能有幾人,不由真心嘆道:「還是老中堂站得高,看得清,從雲還是認真練好新兵即可,如今朝廷成立練兵處,小子和中堂都添為會辦大臣,中堂還得多多照拂小子方可。」

李鴻章撇撇嘴道:「從雲你看似粗獷,實是狡猾,還要老夫照拂。練兵之事稍後再說,如今德國公使海靖已經催促朝廷釋放德軍俘虜幾次,不知從雲你有何想法?」

葉之魁可不想就這么白白放了棣特利希等德軍,他心中也早有腹稿,聞言馬上回道:「中堂,西洋諸國中,俘虜通常是需要用金銀才能贖回,小子覺得,咱們雖然不需要德人的金銀,但是可用來交換德軍的其他東西,此次作戰,小子認識到,惟有兵甲鋒利,方為獲勝之道,天津機器制造局有煉鋼廠和毛瑟步槍生產線,可自行生產槍炮。小子聞聽德國毛瑟武器制造廠保羅?毛瑟對毛瑟步槍不斷改進,可否讓德人幫忙升級我們的毛瑟生產線。」

對歷史強悍無比的毛瑟步槍,葉之魁一直是垂涎不已,德軍現在使用的是88式委員會步槍,保羅?毛瑟此時正在傾盡全力改進他的毛瑟步槍,歷史上直到1898年,德軍才決定淘汰88式步槍,采用新式毛瑟,軍方命名這種新步槍為gew.98,這種步槍德國二戰中還在使用,足可見它的牛逼之處。

不過德國現如今還不怎么重視,而保羅?毛瑟肯定希望他的步槍能先在實戰中使用,引起德國軍方的注意,加之毛瑟武器制造廠一直與北洋合作友好,葉之魁相信此時提出購買幾條機器生產線以及升級原有產線機會應該很大。

李鴻章想不到葉之魁會提出這個條件,有點詫異的說道:「自己生產槍炮固然是好,不過我大清每生產出一只步槍,就夠從西洋國買兩只步槍,算來算去實在是不劃算。」

對於李鴻章一直自產不如進口,無論是槍炮還是船艦都是孜孜不倦進行進口大業的論調,葉之魁既無奈也無語,一方面,在這個時代,列強確實沒有什么技術封鎖槍炮限制一說,反而是希望你多多購買,但另一方面你不能全依靠進口吧,本國軍工企業怎么能一直掌握在外人手中。

葉之魁組織了一下語言,一定要扭轉李鴻章的觀念,勸說道:「中堂此話小子實在不敢苟同,從生意買賣層面來看,從西洋諸國購買,不錯,是劃算,但像這次小子和德軍作戰,如果德人惱羞成怒,聯合西方諸國,不再賣給我們槍炮,我大清豈不是欲哭無淚,無槍炮可用。」

葉之魁兜銷他的理論道:「我大清和西方諸國就像是兩個池塘,而錢財猶如池塘中之水,自行生產,水終歸還在大清這口池塘中,而從洋人進口,則如將水放入洋人的池塘中,久而久之,洋人池中水越來越多,而我們卻越來越干涸。到時,我們必將受制於人。」

李鴻章聞之,細細思量,覺得有一些道理,但長久的觀念豈是一時半會能改變的,只好說道:「從雲此話雖然言之有理,不過機器局那些自行生產的槍炮為何你不要?」

葉之魁被問得啞口無言,他就像是後世一邊高喊著使用國貨,一邊又覺得國貨太爛看不上而用進口物品的人,武毅軍使用的可是清一色的進口貨。

「這個,小子。」

李鴻章看見葉之魁吃癟,半響說不出一句話來,不由暗自一笑,道:「行了,不要這個那個了,購買設備引進毛瑟步槍生產不是什么大事,老夫估計德人會欣然接受,求之不得!」

葉之魁訕訕一笑,李鴻章見正事差不多談完,便說道:「從雲啊,老夫還等著喝你的喜酒,不知你和杏蓀的小女何時成親?」

葉之魁臉色一紅,想起那個狡黠漂亮的盛三小姐,不由回道:「小子軍務繁忙,那有時間想這么多。」

「那可不行,杏蓀可是提醒老夫這個媒人好幾回了,你得趕緊挑個黃道吉日,把盛家大小姐娶回家,要不盛家小姐快熬成老姑娘了。」

葉之魁摸摸鼻子,只好回道:「小子敢不聽中堂大人之話。」

兩人又交談片刻,葉之魁便告辭而去,這段時間,他要留在京師參與談判以及和伊藤博文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