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章 榮祿的分化拉攏(2 / 2)

葉之魁暗暗盤算了一遍,竟然發現沒有誰會對自己造成危險。不由暗暗謹慎,他自己都看出來了,榮祿至少可以看出武毅軍是最強的軍隊吧。

榮祿見眾人臉色都不是很好,又拉攏了一番,消除大家的戒備,便讓其他人先行退下,獨留葉之魁一人。

「從雲,老夫甚是看重你,希望你不要讓老夫失望。」榮祿忽然幽幽的說道。

葉之魁其實與光緒沒有什么奸情,心中無鬼也就不擔心,不過還是連忙說道:「下官一向惟大人馬首是瞻。」

「聽說你覲見皇上時談了一個多時辰,看來皇上很看重你啊,飛黃騰達之日不遠。」

「皇上是君,下官是臣,皇上興致較濃,下官只有附和,不過相較之下,下官還是比較喜歡去頤和園。」葉之魁半真半假的說道。

「是嗎?從雲,你是個聰明人,要知道皇上能給你的,太後也能給,皇上和太後是母子兩人,人倫之道不可廢,你可要看清楚形勢了。」

「大人,從雲一向安守本分,不該做的不做,不該管的不管。」還是裝孫子吧。

榮祿聞言點點頭,他當然不是一下子就信了葉之魁這番話,不過他自信做了如此多准備,葉之魁就算有什么二心,也翻不出什么浪來。

榮祿又告誡了葉之魁幾句,這才放他出去。

葉之魁出門之後,也如袁世凱一樣,感覺到自己的後背濕透,誰說殺榮祿如殺一狗爾。

「賢侄,你總算出來了,老夫可等了一段時間。」盛宣懷竟然一直在門口的轎子里等著他。

葉之魁連忙上前見禮,笑著說道:「伯父可是有要事找小侄相商?」

盛宣懷含笑看著葉之魁說道:「賢侄你先上轎再說。」

葉之魁無奈,只好鑽了進去,好在盛宣懷的轎子很大,兩個人坐著沒有任何的擁擠。

盛宣懷一臉笑意的說道:「皇上已下了聖旨召我入京,老夫不日將入京面聖談修築鐵路、練兵、理財、辦學等事,不過在入京之前,老夫還想把一件事給辦了。」

葉之魁皺起眉頭,無視後面那句話,不解的說道:「如今風大雨大,伯父入京面聖可有危險?」

盛宣懷毫不在意的說道:「太後是怕你們這些手握兵馬的將軍,對老夫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有何怕之,無論誰贏誰輸,總歸需要人來辦商業,不是老夫狂妄,如今朝廷有幾人能有老夫熟悉這些事物。」

葉之魁放下心來,笑著說道:「還是伯父看得深,看來是小侄瞎操心了。對了,伯父你前些日子接辦湖北漢陽鐵廠,鐵廠欠款甚多需要借款,小侄亞洲銀行正好有幾個閑錢,想參與幾股,不知伯父是否看得上小侄的錢?」

盛宣懷很詫異,搖頭勸說道:「從雲,不是伯父不同意,而是漢陽鐵廠虧損甚多,想賺錢還不知要熬到何時,因此老夫勸你還是去投資其他產業,老夫手下廠礦甚多,那個不比這漢陽鐵廠好。」

漢陽鐵廠一開始就是個笑話,張之洞接手七年,被弄得焦頭爛額、賠本賠盡了不說,還欠下了五百萬兩的巨款,只好跑到天津來找盛宣懷接手,張之洞初辦此廠時,盛宣懷就告訴他要商辦不要官辦,否則大家薅社會主義羊毛,挖社會主義牆角,不會心痛,不會手軟,奈何張之洞不信,後來果然虧得連他老媽都不認識了。

對這個號稱「中國鋼鐵工業的起步」的鐵廠所遇到的困難,葉之魁一直是耿耿於懷,決定參上一腳。

因為老外實在是欺人太甚,後世漢陽鐵廠被盛懷宣接手後,雖然造出了鋼來,但一直不合格,質量有問題,賣不出去,為什么呢?盛宣懷幾經波折,派李維格去海外考察,終於弄懂原因,漢陽鐵廠產出來的鋼之所以易脆,易斷折那都是礦石中含磷太多,在冶煉過程中,使用去磷法就可。

漢陽鐵廠原來就有那么多重金聘請來的懂行的洋技師,連外行的李維格去一趟國外就知道原因了,他們能不知道原因嗎?還不是他們欺負中國人不懂技術,不想中國練出好鋼來。致使中國鋼鐵產業「糜去十余年之光陰,耗盡千余萬之成本」,損失慘痛之極。

葉之魁決不能讓此事再次發生,笑著對盛宣懷說道:「伯父,小侄聞張之洞的機爐都采用酸法煉鋼,而礦石含磷太多,南轅北撤之下,練出的鋼都不合格,用鹼法去磷煉鋼法應該能改善,伯父還得多多注意,派人去國外考察,另行購買機器,改進工藝,而且洋技師不可靠,還是要培養中國自己的技師方為上策,到時加上伯父的手腕,小侄相信鐵廠一定會扭轉乾坤,改虧損為盈利。」

盛宣懷正在為此事發愁呢,他接手後,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但是沒人能解決得了,如今聽葉之魁這么一說,似乎有那么一些道理,好歹是一條解決道路,便不由記在心中,暗暗決定派人去國外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