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各國的反應(2 / 2)

亨利眼珠一轉,說道:「這次中國人除了想購買一些槍炮生產線工藝圖紙和戰列艦外,還希望我們幫助他們恢復擴大他們的福州船政局。」

威廉二世想了想,確認道:「是中法戰爭時,中國被破壞的那個造船廠?」

「正是!」

「還是等到中俄戰爭結束之後再說這些事吧。」威廉雖然心動,但是還想最大的爭取一些利益。

「陛下,中國人也開始和美國人接觸,要是我們不積極回應,這筆大生意就會落入美國佬的口袋中,對我們的損失不可估量啊。」

「那好吧,就由你全權負責此事,與李鴻章接觸,要是能拖到戰爭結束之後才確定更好。」

見大事已定,亨利大喜,他還等著拿收尾的錢呢!當然是越快辦好越好了,那里還管戰爭結不結束。

中國海軍的勝利非但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震動,讓他們重新審視這個老大帝國,也讓他們的對華政策有一定的改變。從以前的把中國不當回事,到現在的稍微當個人看。

而軍政府外務部忙著和德國、美國佬談判,對內則趁著人民群眾愛國熱情的高漲的時候,轉變各地捐款方式,改為發放國債的形式。

這樣,讓廣大人民群眾成為軍政府的債主,原本是無條件捐助,現在聽說以後軍政府會還錢,而且還有利息,又一輪購買國債的高潮被掀起。

這里也只有各地督撫知道軍政府這是包藏禍心,對付的是他們,群眾購買了國債之後,心中自然不希望軍政府倒台了,自然而然就會支持軍政府了,到時候軍政府強大的號召力不是區區一地政府能抵擋的。

有人開心,自然就有人傷心了,海參崴是凄凄慘慘戚戚,俄國人是一片愁雲慘淡,阿列克謝耶夫死無全屍之後,其他幾位少將忍著傷悲,一商量,覺得還是把一切往這個死人身上推為好。

於是在隱瞞了一兩天之後,太平洋艦隊大敗的消息終於姍姍來遲,傳回了俄國國內,在此之前,甚至連阿穆爾軍區司令格羅傑科夫的稍微知道了一些風聲,連陸上進攻也緩解了不少,一直在向海參崴求證。

現在消息傳開,俄陸、海軍大臣相顧失色,俄軍前線士兵士氣更是大跌。

海參崴算是俄軍的後方了,一旦中***隊在那邊登陸,無疑他們後路***,會被兩面夾擊,到時肯定是痛苦不堪了。

「你是說帝國的太平洋艦隊完了?連艦隊司令阿列克謝耶夫都陣亡了?」

尼古拉二世大驚失色,從皇位上竄下來,搖擺著柴夫的肩膀,不信的大喊。

「你不是說,帝國艦隊一直死死壓制著北洋艦隊嗎?」

柴夫臉色蒼白,任他有一百張嘴,也不知道如何說是好。

旁邊的海軍大臣伯奇涅夫上前勸說道:「陛下請熄怒,原本太平洋艦隊就是一些老舊艦船,損失也,…」

尼古拉二世一雙眼睛死死盯著他。

伯奇涅夫連忙轉話,「損失實在是不可估量,不過據報,這都是阿列克謝耶夫的錯,之前艦隊已經接到***人的警告,可惜他絲毫不放在心上,既不做應戰准備,也不認真探查敵情,連北洋艦隊何時來去都不知道。陛下,阿列克謝耶夫因為怕陛下責怪,已經畏罪自殺。」

尼古拉二世氣呼呼的說道:「他死了就行了嗎?我還要鞭他的屍。」

「陛下,他是跳海自殺,已經找不到屍體了。」

尼古拉二世恨聲說道:「那就殺他全家。」

其他大臣無人敢在他氣頭上出言反對。

阿列克謝耶夫成為俄海軍失敗的替罪羔羊,連家人也不能幸免。

「伯奇涅夫,你趕快從歐洲組建支援艦隊,不滅了中國人的艦隊,我實在消不下心中這口氣。」

陸軍大臣庫羅巴特金還想上前勸說,政府官僚氣息重,申請補給品需要很多道程序,波羅的海艦隊本身就沒有多少新艦,而且海軍精煉的官兵大多在遠東,等到成建制到達中國起碼要一年之後了。

柴夫連忙使眼色給庫羅巴特金,要他別再說話,任由尼古拉二世折騰就是,現在是多說多錯。

中國人,我一定要你們成為我的奴隸,尼古拉二世咬牙切齒的恨聲發誓,直到現在他還不知中國的首領是哪位,也許他也不怎么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