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達賴的法力(2 / 2)

米德爾上尉這些日子也隱約聽到***民眾當中這些談論,都說活佛請示上天降下了災難給英軍,付之一笑之下,他沒有料到連***上層的軍民也是這樣認為。

米德爾上尉哭笑不得,見藏軍指揮官態度堅決,談判無望,馬上回去上報麥克唐納將軍。

麥克唐納將軍也被震得說不出話來,先鋒部隊還沒有入藏,就已經折損,是他心中的一根刺,隱隱作痛。

惱羞成怒之下,下令驅散被圍困的藏軍。印度士兵聽懂了這項命令隱含的意思,開始搶奪藏軍手中的火繩槍。

眼間英軍開始瘋狂的搶奪自己士兵的武器,藏軍將領突然從地上跳起,躥上馬背,大聲地命令士兵開始抵抗!

隨後,他催動坐騎,向身後的大部隊跑去,想與他的人馬會合。一名印度士兵一躍而起,抓住了他的韁繩。藏族將軍抽出左輪手槍,一槍打在了印度人的下巴上。

與此同時,藏軍的大部隊從後面跑過來接應先鋒部隊。

早已埋伏在陣地兩側的廓爾喀兵團及錫克兵團從側翼用重武器向藏軍射擊。這個位置對於正面沖鋒的藏軍而言,就是大屠殺!

馬克沁重機是世界上第一種以火葯燃氣為能源的機槍,是英籍美國人馬克沁發明的。

馬克沁機槍一誕生,立即在戰場上顯示出卓越的性能。

1893年,在羅得西亞(今津巴布韋),50名英軍步兵使用4挺馬克沁機槍,擊退了5000名祖魯人的猛烈進攻,結果戰場上留下了3000具屍體。

1895年,在阿富汗奇特拉爾戰役和蘇丹戰役中,英軍使用的馬克沁機槍也使進攻的敵人死傷累累。

1898年,蘇丹的恩圖曼之戰,2萬名伊斯蘭教托缽僧被英國侵略軍屠殺,估計有15000人倒在馬克沁機槍的陣地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河會戰中,1916年7月1日,英軍向德軍發起沖鋒,德軍用馬克沁重機槍向密集隊形的英軍進行猛烈持續的射擊,英軍一天之中傷亡了近6萬人……

這是一場尚未開戰,就能預知結果的戰爭,藏軍指揮官以及那名喇嘛還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十分鍾之後,2000多名藏軍便倒下了1500名,中世紀的軍隊在二十世紀殘酷的兵器火力面前完敗了。

剩下的幾百名藏軍還是由於麥克唐納為了威懾***軍民,有意的放掉這些人的。

英軍取得勝利之後,繼續向古魯以北的江孜城繼續挺進。

消息傳到拉薩,十三世***和***貴族震驚之余,才認識到藏軍與英軍的差距,這不是一朝一夕之間能改變的,也不是畫上幾張鬼符就能取得勝利的。

1500名藏軍啊,竟然連英軍的一根毛都沒有傷到,就這樣犧牲了。

***畢竟還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孩子,驚慌之中,能想到的辦法就是找他人商議。

由此就有了開始的一幕。

***身體輕輕一顫,苦澀萬分的問道:「可憐那些英勇的士兵了,要不是當初我一力堅持,也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宇妥噶倫勸說道:「孩子們的死也不是無用的,他們讓我們見識到了英軍的強悍,在中央政府派兵入藏這段時間內,我提議不要輕易與英國人正面交戰,而是四面騷擾英軍,遲滯他們的行動。」

「就這么辦吧,希望大總統能不以為杵,接受我們的求援。」十三世***神情恍惚的說道。

2月9日,北京城熱鬧非凡,京中大小學堂正在按照希臘方面給的比賽項目,風風火火的挑選運動員。

葉之魁先是出現在國防軍事大學號召軍校生積極參與運動會挑選活動,爾後回到頤和園就讓外務部與德國人和美國人以及荷蘭人開始接洽,商議從他們的殖民地內,招募一批勞工(非洲人,印第安人,印尼土著),為占領***之後作准備,要是非洲的猩猩適應***的氣候,葉之魁必定會出錢購買,運至***,讓它們和***人一起生活。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如今中國政府正在盡全力往各大軍區運輸槍支彈葯,而鄧世昌領著海軍艦隊就沒有停止過騷擾***沿海城市,就像後世的美國海軍對付巴拿馬一樣,似乎一直騷擾了好十幾年,這個戰術對付起失去海軍的國家來說,無疑既劃算又合理。

葉之魁坐在總統辦公室內,笑意盎然的看著鄧世昌傳過來的電報,前天又攻擊了那個城市,昨天又擊沉了幾艘***船。

「大總統,駐藏大臣奎煥剛發來電報!」楊度一臉鄭重的急急走了進來。

葉之魁發下文件,說道:「哦,可有什么新的消息?」

楊度臉上表情十分復雜,嘆了一口氣,緩緩說道:「藏軍與入侵英軍於本月5日交上手。」

看楊度的表情,葉之魁大概猜到了藏軍打了敗仗。

「藏軍損失1500余人,而英軍只有寥寥幾人受傷,***當局請求中央出兵。」楊度合上電報,臉上表情有些沉痛。

他雖然知道中央政府有意消耗***本土勢力,不過看到這樣的電報,心情也不是十分好受。

葉之魁愣了愣,他也沒有料到藏軍會如此大敗。

「召開參謀會議!」葉之魁看不出是什么心情的說道。

「是,大總統!」楊度轉身快速離去。

不久,參謀會議室內,便坐滿了聞訊而來的各位將領如:屠夫,王士珍,楊士琦,周鼎臣、胡殿甲、楊慕時、姚良才、馮義和、邢長春等。

「相信各位都知道發生什么事了!」葉之魁拿起電報,不慌不忙的說道。

見眾人都一臉沉重的樣子。

葉之魁繼續說道:「事前葉某也沒有料到藏軍會如此不堪一擊,事到如今,說什么也晚了,只有做好後續准備。」

王士珍眼光閃爍,淡淡的說道:「大總統,時機已經成熟,我同意向***出兵。」

即便現在出兵,抵達***也有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隨著英軍的前進,***在***民眾心中的威望將會更加削弱。

以王士珍的意思,他其實還想再拖一段時間,不過看葉之魁以及其他在座眾位的樣子,估計是沒有可能了,只好見好就收,同意出兵。

葉之魁點點頭,看向楊士琦道:「杏城你的意思呢?」

楊士琦是李鴻章舉薦的人才,心計深沉,口舌乖巧,一般不輕易發表看法。

見葉之魁問到自己,楊士琦眼珠轉了轉,想道:如果與王士珍的說一樣的話,不免讓人看輕了自己。

「以在下之見,不如延緩一段時日,等到拉薩被英軍占領,或是***出逃之後,再出兵也不遲。」楊士琦說完之後,輕輕瞥了一眼葉之魁,見他臉色依舊,便繼續說道:「***貴族勢力太過龐大,如今只是讓他們稍稍損失而已,如果***逃跑,則威信盡喪,有助於中央政府控制***。」

王士珍暗自警惕的看了楊士琦一下,想不到此人如此心狠手辣。

葉之魁雖然砰然心動,卻不願意如此做,如果這么做了,與一般勾心斗角的軍閥又何異,他相信,以中央政府如今的威勢,會搞不定一個區區的***。

「杏城雖然言之有理,不過置***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還是有欠妥當的。」葉之魁先是贊了他一句,方才說出自己的意見。

楊士琦只不過是為了引起葉之魁的注意,結果如何他根本就沒有在意,對此也只是淺淺一笑,拍馬道:「大總統一心為民,讓屬下甚是佩服。」

統一意見之後,參謀室內便商討起出兵的各項事宜,最後決定西南軍區的川兵入藏,任命軍區司令吳大山為一軍之統帥,朱猛等人為副統帥,即刻班師討伐英軍。

領兵人選確定之後,還要考慮到逐出英軍後的一系列談判以及藏政革新等事情。

這些就不是那些兵痞子能解決的了,而原駐藏大臣奎煥老朽一個,也不怎么合適,最後,葉之魁想到後世的張蔭棠倒是在***做出了一翻成績,現在的張蔭棠是外務部的官員,就直接任命他為談判大使得了,等入藏之後,再任命他為駐藏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