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1 / 2)

影視行業對牧野映象的「新產品」表示出了十二分的嫌棄,這種大松口氣隨後肆無忌憚抨擊對方的心態,根源還是來自於他們對牧野映象的忌憚。

任何一個行業都不歡迎競爭者,影視行業也是一樣,尤其是牧野映象這種背後擁有巨大的資源與資本的競爭者,所以當李牧成立牧野映象開始,業內對它就格外提防。

不過此時此刻,影視行業對牧野映象的戒備心已經基本上煙消雲散。

本來以為李牧會在這個行業里搞出什么了不得的新東西,不過現在看來,這種擔心純屬多余。

而且,當這些影視公司冷靜下來分析問題的時候,他們發覺,牧野映象目前的規模本身並不算大,也沒有大張旗鼓的簽藝人和導演,如果按照李牧在互聯網行業做事那種高舉高打的套路,那他在影視行業也一定要砸錢做出大動作來,不過眼下看來,牧野映象並沒什么了不得的大動作。

牧野映象今年雖然搞了兩部院線電影,但是對一線影視公司來說,這個量簡直少的可憐,根本入不得他們的法眼,就算是對三流的影視公司來說,一年只做兩部作品,也確實是有些不入流。

由此可以猜測,李牧可能對影視這個行業並不是真的很感興趣,只是進來玩票而已,這樣的話,大家也就能把心放肚子里,不用對李牧以及牧野映象太過在意了。

在行業的輕視中,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開始了第一波的試映。

上午十點,五家影院的試映廳座無虛席,這其中全部都是yy和淘寶兩個平台的中獎用戶,本身就是對這部電影有很大關注的,他們有些人關注的是杜薇以及張克軒這兩位主演,有些人關注的是這個從預告片和簡介里看起來比較吸引人的校園情感故事,還有些人根本就是奔著主題曲來的,他們在預告片里聽了些片段,但是沒機會聽到全部。

正因為所有中獎觀眾對這部電影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期待,所以幾乎每一個場次都是滿座狀態,沒有人缺席。

李牧沒在燕京,不過牧野映象還是安排了好幾個工作人員,以及導演騰華滔在內的劇組主創人員前往現場了解觀眾的評價。

雖然這部電影的每一個鏡頭都是在騰華滔的執導下拍攝的,但騰華滔依舊對這部電影的商業前景充滿了不自信,倒不是他不喜歡這個故事,而是他覺得這故事的用戶受眾有些太過年輕化。

騰華滔沒經歷過後世的小鮮肉時代以及青春劇泛濫的年月,所以他對這部電影的商業價值判斷不輕,他覺得,雖說整部電影里的男女主角都經歷了高中、大學以及走上社會,但是它最大的篇幅還是在描述男女主在高中時的感情生活,也就是說,這部電影其實就是描述了高中生的愛情故事而已。

既然是高中生的愛情故事,那么,作為票房主力軍的二十到三十五歲年輕人、中年人,是否還會對這樣的影片感興趣?

不光是騰華滔,制作團隊里的其他人對這部電影的商業價值,也不是很抱希望,即便是業內的同行,雖然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但是從了解到的信息來看,他們對這部電影的商業效果也有很大的質疑,雖然現在牧野映象調動了牧野科技的推廣能力,把這部電影推的人盡皆知,但是說到底,真正起決定性因素的,是到底有多少人願意為這部電影買票。

眼下,對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抱有最大希望的,就是李牧,因為李牧心里很清楚,這部電影當年橫空出世,之所以能夠斬獲極高的票房,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這部電影做到了對用戶深層需求的下探以及深入挖掘。

所有人都覺得觀眾喜歡看的是大片、大明星、大制作,喜歡馮氏喜劇、喜歡張氏電影,喜歡無厘頭的喜劇、喜歡現代都市矯揉做作的情感故事,於是所有人都在圍繞著這些關鍵點做電影,認為這才是商業電影的精髓所在,沒有人願意多動動腦筋,想一想觀眾更深層次還有哪些需求。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這樣的電影,核心受眾永遠都不是高中生,而是所有那些擁有高中經歷卻已經步入社會的人群,可能是二十二三歲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也可能是工作了好幾年、二十七八歲的青中年,還可能是那些已經三十多歲、結婚生子奔四張的中年人,只要他們有過高中經歷、只要他們有過早戀的情愫,只要他們對高中生涯還有所緬懷,那么他就都是這部電影的核心受眾。

正因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誤打誤撞的下探到了用戶的「懷舊」情愫,所以才在票房上得到了巨大的爆發,這個爆發,包括制作發行公司,包括主創團隊在內的所有人都不曾預料到。

而後的許多跟風作品中,夏洛特煩惱也是一匹絕對的黑馬,他的高明之處在於,不僅下探到了用戶懷舊的這個層面上,還盜用網文圈里的重生梗,搞了一把偽重生,以「重新再來一遍」的切入點,帶領大家重溫了一遍高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