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2,功成名就(2 / 2)

恩特教授的工作室非常大,比起一般的建築公司都要寬敞,要知道在曼哈頓這種地價堪比黃金的地方,擁有自己的工作室和研究室,那是件極不容易的事。

並且哥大的教授級人物每年薪資也才五六萬,所以恩特教授算是非常有條件的人物了,可人家還那么低調。

看看工作室和研究室里的來自各國的人才們,深入了解後才知道,里頭真是不乏貴族男士啊,有兩個還是來自歐洲王室的,這讓辛依那眼珠子都亮了。

王室?

心底大呼感謝生命讓她在有生之年見到了正兒八經的王子!

在工作室待了一段時間後,好奇漸漸消退,再看當初認為的各種拉風同事們,心態又不一樣了。

背過人就會想說,嗯,原來貴族公子,王室子孫也就那樣,還是人,跟她一樣要吃要喝的人。

辛依第二學期就搬出了學校宿舍,跟人合租在工作室附近。

第二學期辛依的課程照樣不少,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有時候會羨慕已經找到男朋友的娟子和瑞雪她們,可再看看自己,還是潛心學自己的。

國外第一學期堅持好好學習的學生有不少,第二學期還一如既往的在學習,並沒有流連各大交友網站,活動,舞會等的,就少了,第三學期,呵,還在堅持的,那就是精英和人才。

恩特教授也很欣慰,沒看錯這個小小的女生。

辛依的設計作品恩特教授看過,之所以第一學期全給她b,是故意要壓一壓她的傲氣。

恩特先生眼里,辛依這孩子還太年輕,年輕就免不了浮躁,給她太多心就容易自滿,再朴實無法的孩子都這樣。

恩特先生帶過不少留學生,家里條件差的孩子應有盡有,一開始非常認真,非常專注學業,可到後來就松懈了,「亂花漸欲迷人眼」嘛,人年輕,也能理解。

辛依算是堅持下來了,拿到哥大高級建築設計專業的碩士學位後正式成為恩特先生工作室的設計師。

辛依的第一個正式意義的作品問世時,她才二十四歲。是一棟結構造型非常獨特的影劇院建築,在新西蘭落成,原本命名為「象牙塔」,可後來不知道怎么的,居然改成了「犀牛角」,倒是通俗容易記了。

犀牛角大樓幫辛依奪得了最年輕的女建築師稱號,是第一個獲得b·w國際建築結構類大獎的華人女建築師,這個獎項讓她一夜成名,只身擠入世界大師行列。

在繼犀牛角大樓之後,辛依相繼為丹麥王妃設計了頗具現代感的行宮,以及設計了一棟庄嚴而又神聖的政府大樓坐落在比利時。

三部作品相繼問世後,她便搖身一變,成為不折不扣的女建築師。

與此同時,在自己個人作品問世的期間,也參與設計了「全球第一樓」、「全球第一洲」等全球性的建築物。

當然,那只是掛了個名,她設計稿設計風格都太過於張揚和獨特,與別人相差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