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鑒定大師(1 / 2)

真人美化系統 李弦原 1122 字 2020-08-29

丁木和申公望等了半個多小時,馮銘東終於來到了這個公眾研究中心,不但一副急火火的樣子,還臭著一張臉。他手頭事很多,忙著呢,可館長召喚又不能不來,就耷拉著臉說:「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叫我嗎?我在下面忙著呢。」

「老馮,你都這把年齡了,事情多讓他們年輕人干,你把關就行了。」申公望有些嗔怪道,「來來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丁木,他有一批文物,准備入藏咱們國家博物館。我就說,讓他來看看咱們的家底。您最了解,您給介紹一下。」

聽館長這么一說,馮銘東反而是不惱了,如果有文物能夠進來,那么在可能的情況下,給人家提供點看文物的便利,拉近一下關系,這也不算違反規定,這是館長應盡的義務,也是應該使用的職權,這是天大的好事。

這樣的話,他這個保管部主任是非常願意效勞的,能收藏到一大批更好的文物,就是一個博物館的「政績」了。馮銘東當然明白這個道理。而且,越是說自己館藏的文物好,越是顯示出底蘊深厚,那么相對而言,若想轉讓給我們館的文物,也就變的更為「一般」了,更容易壓價了。

這下,他的態度一下子就轉好了,對搬過來的這批東西是娓娓道來,細致講解起來。相較之下,老先生更重視青銅器,他眼睛一掃這邊調來的幾件器物,就呵呵笑道:「小伙子,這幾件青銅器看著一般般,其實每件都大有講究。」

「呃。」丁木對這個一般般是十分的不認同,這幾件青銅器全都非常精美,無論是上面的花紋,還是鑄造的精良程度,都是上上之選。如果這個還一般,那亮點在哪呢?

馮銘東講道:「銅器,不光是本身,主要看銘文,這個銘文如果字數多,而且內容不平常,歷史價值大,那么就價值高。」

「原來如此。」丁木才算懂了對青銅器的價值判斷。

「你看,這周生簋,內容就不平凡,銘文104字,記載了周生在一次田地訴訟之中,得到了宗主的庇護,達到了多占田地的目的。」

「我真佩服您,多少個銘文字數都知道。」丁木確實得佩服一下。

「呵呵。」馮銘東傲然一笑,繼續說道,「這件扶匜,記載了西周時期司法訴訟的內容,銘文中提到了,因為牧牛告上司的事情,提到了當時的一些刑法,比如鞭刑,墨刑,贖刑等到。」

「這么早就有贖刑了?」丁木好奇道。

「以財物贖罪。贖刑始於上古。《尚書·舜典》:『金作贖刑。』孔穎達疏:『古之贖罪者,皆用銅,漢始改用黃金。』馮銘東就好像一本活字典,問到什么張口就可以引經據典,「歷代都有贖刑,但制度不盡相同。大體來說,五刑之中,上自死刑,下到杖、笞,都可以贖,贖金的數量有具體規定。贖罪的財物,上古用銅;西漢用黃金,有時候用錢;東漢用縑;魏晉以後多用絹。隋代復古,又改用銅。唐、宋沿用隋制。元代用鈔,明清用銅錢。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家貧,貨賂不足以自贖。』終於受到宮刑。」

丁木連連點頭,可謂佩服之至,如果老和這種學富五車的大師在一起,光靠聊天也能學會不少東西。

馮銘東就繼續給丁木講另外一件器物:「這件,是召卣,也是西周時期的東西。記載有土地單位『里』。銘文44字,講了周王講位於畢地的土地『方五十里』賞賜給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