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上)(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943 字 2020-08-30

「正是!」王厚興奮地點頭說著,「玉昆實是有大才,天文地理,兵事水利,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尤其對西賊和青唐吐蕃的看法,與大人極其相似。玉昆是張子厚的弟子,大人又曾經為河湟之事與橫渠先生議論過,難怪他能將河湟之事說得通通透透。」

「是嗎?」王韶面現冷笑,腳步仍然不停。

他的《平戎策》受張載啟發的地方的確不少,但開拓河湟的策略並非張載或自己獨創,關西有識之士誰人說不出個一二三來?別說受張載教誨甚多的學生,就是向寶、張守約等武將,都是清楚河湟吐蕃對大宋的意義何在。

王厚看不見走在前面的父親臉上的神色,尤滔滔不絕的向王韶舉薦著韓岡:「玉昆為人有氣節,有才智,有勇略,昨日在裴峽中以三十余名民伕大破賊寇,斬首三十一,繳獲軍械近百。如此人才,如何不薦之為官?!以他的功勞,也足夠了……」

「等等……」王韶突然停步回頭,抬手打斷兒子的話,皺著眉:「你說裴峽中有賊寇?!」

王厚點頭:「正是!玉昆……」

王韶再一次打斷兒子的話頭,很著急的追問道:「是西賊還是蕃賊?人數呢?」

「聽命於西賊的蕃賊!人數百人以上!」

「斬首和器械都有?」

「孩兒親眼驗過了!玉昆這邊也有傷員。」王厚其實都沒有看過,但他對韓岡毫無半點懷疑之心,韓岡怎么說,他就怎么信。

「此事當立刻通報給李經略,伏羌城和夕陽鎮都得出兵!」王韶說著便要回屋寫信,讓人緊急送往秦州城。此事非同小可,能出動百名蕃兵,後面至少有一個部族,如果這只是前兆,那就更加危險。秦州通往渭水附近各寨的要道絕不容有失!

王厚在後面忙忙叫道:「爹爹,那玉昆的事?」

王韶回過頭來,問道:「還記得為父昨日說的話嗎?韓岡心機極深,二哥兒你遠遠不是他的對手。」

王厚立刻正色回應:「大人誤會了,玉昆是正人君子。孩兒想請他來寅賓館與大人一敘,他卻辭以公事。此舉豈是小人可為?若是一般人,不待孩兒提,自己就投過來了。」

「是嗎?」

聽王厚說了這么多,王韶倒是真的打算收韓岡為門下,做自己的臂助了。大宋從來不缺吟詩作對的才子,但有才能,有膽略的人物,卻總是少得可憐。只用了一個晚上,就把一貫心高氣傲的兒子給懾服了。更加令人驚訝的,是他還能不貪一時之利,而是表現出自己的氣節,等待更多的收獲。大約才二十出頭的韓秀才,絕不是個簡單人物,說不定真得有用。

「我會薦舉他的,但不是現在。必須壓他一壓,等他在我門下有了足夠的表現再薦舉不遲。」王韶笑了一笑,對上太聰明的人就不能順著他們的意,不然就會被他們牽著鼻子走,「現在說這些也太多了,等他從甘谷城回來再說。」

「韓玉昆現在可是在服衙前役啊!」王厚急叫道。

王韶不在意的說道,「少年人吃點苦是應該的,不會有壞處,二哥兒你就是太順了。」

「甘谷城如今如此危局,大人你還能眼看著他往死路上走?!」

「不用擔心,韓三秀才比你知進退。」

「大人!」王厚猛然提高了嗓門,沖著王韶怒吼起來。

護衛們見王機宜父子相爭,都避得遠遠的,不敢靠近。王韶皺眉看著一向孝順聽話的二兒子,王厚則不甘示弱的與他對視著。能讓兒子如此維護,王韶對韓岡的評價高了些許,但感觀卻又差了許多。挑撥著兒子跟老子爭吵,這樣的朋友,沒有哪個父親想在兒子身邊看到。

王韶沉吟著,兒子對韓岡的偏袒,讓他不禁懷疑起裴峽谷之戰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一直以來,王韶在幾個兒子中最為信任次子王厚的才能和眼光,所以才將他一人帶出來,放在身邊學著做事,但現在王韶已經無法再向過去那般信任兒子。若是將裴峽谷之事不加確認就急報李師中,最後成了秦州城中的笑料倒也罷了,要是影響到東京城中對他的看法,那樣的損失,怎么也難以挽回。

『到底還是要確認一下。』王韶最終點頭道:「好吧,就去見他一見!」

王厚並不清楚王韶這一轉念間,對自己的眼光和能力不復往日的信任,只知道父親終於同意了自己的要求。他轉怒為喜,忙著喚護衛過來准備出行,卻沒發現身後王韶已變得淡漠的神情。

ps:今天第一更,求紅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