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中)(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668 字 2020-08-30

韓岡祖籍京東,自他祖父那一輩才因故遷來關西,聽到竇舜卿為老家剿滅賊寇的事跡,倒有幾分親切感。但如今的海盜,其實就跟前日死在韓岡手上的過山風差不多,一伙也就十幾人、幾十人的樣子。若是剿滅海盜都能算是戰功,那他韓岡手上的戰績,便已經不比竇副總管在京東差了。

竇舜卿是承繼父蔭而得官,其父好像升到了橫班,是朝中總計不超過三十人的高層將領之一。而竇舜卿本人,甚至比他父親還要官運亨通,竟是以殿前都虞侯、邕州觀察使的身份,來領秦鳳路馬步軍副總管一職!

駐扎在開封府界的十萬京營禁軍,分屬兩司三衙統領。兩司是殿前司和侍衛親軍司,而侍衛親軍司又分為侍衛親軍馬軍司和侍衛親軍步軍司,這兩司與殿前司便合稱三衙。其中殿前都虞侯便是殿前司排名第三的統兵官,僅次於殿前都指、副都指揮使,統領著京城內外拱衛天子的班直侍衛,以及捧日、天武等上位禁軍。

不過放到竇舜卿這里,殿前都虞侯就不是實領的差遣,而是與向寶『帶御器械』的加銜一樣,是一個榮譽性的頭銜。比起天子身邊的宿衛,殿前司統兵官當然要遠遠高出一大截。向寶能讓前任副總管形同虛設,但在竇舜卿面前卻根本抬不起頭來。

在關西,名位能與竇舜卿相抗衡的武臣,也就只有宣徽南院使、靜難軍節度留後、判延州兼鄜延經略使——郭逵一人。

而觀察使一職,同樣是武臣中屈指可數的官位,世稱為貴官,僅次於節度使和節度留後,排在武臣等級的第三級,其下是防御使,團練使和刺史。

通常這等貴官,不僅是給武將,更多是封給宗室或是外戚,偶爾也有文臣得以加銜。濮王的第十三子趙曙,也就是英宗皇帝,被仁宗過繼來為皇子前,便是個團練使,人稱十三團練,比竇舜卿的觀察使還低兩級。

以竇舜卿如今的官位品級,已經達到在國史中留下一份傳記的資格。一般來說,官階升到竇舜卿、郭逵這般地步,名位便已做到了頂,天下武臣中也不過三五人的地步。就該喝著熱茶,曬著太陽,等待致仕了。

前任的那位讓人印象模糊的秦鳳兵馬副總管,已算得上老邁無用,而竇舜卿的年紀比他還大上一點。郭逵是在陝西、河北都留下累累功勛的宿將,所以當開拓橫山的戰略需要一個穩妥的後方時,他便被趙頊欽點去鎮守延州。

可竇舜卿的才具世間並無傳說,只是他的籍貫是相州,與兩朝顧命的元老大臣韓琦是鄉里鄉親,他能得升高位,多得韓琦助力。而韓琦如今是反變法一派的主心骨,縱然離開了京城回到相州,他的陰影依然盤踞在變法一派的頭頂上。

王韶就很擔心竇舜卿來秦州後,會與韓琦一呼一應,使得拓邊之計淪為空談。韓岡現在遠遠的盯著竇舜卿,他已經忘記了追查眼神的主人,而推算著新來的副都總管會給秦州官場帶來什么樣的變局。

「玉昆!」

「嗯?」耳邊一聲喚,把韓岡從思緒中驚醒,王厚帶著王舜臣不知何時擠到了他的身邊。被搶去位置的幾人嘴里嘟嘟囔囔還在抱怨著,但幫王厚推開人群的王舜臣只一瞪眼,他們便如落水狗一樣抖了幾下,乖乖的讓了開去。

「昨天回來,大人為了上報碩托、隆博兩部的事,便連夜去翻經略司架閣庫【注1】里的故紙堆,想找出過去處理蕃部相爭的堂扎,好對著寫奏章。最後想找的沒找到,卻找到了一個更有用的……玉昆你猜,大人找到了什么?」王厚很是興奮,鞭牛已經快輪到了王韶,他也不去看,對著韓岡扯出一大段來。

「沒頭沒腦的,我怎么可能猜得到……」韓岡聲音突然一頓,將視線投到排在官員隊列中的王韶臉上。雖然他裝得若無其事,但已經很熟悉王韶的韓岡,還是能看出明顯的透著喜色。

「是與古渭有關?還是抓到經略相公的把柄?」韓岡猜測著。王韶不是沉不住氣的人,能讓他興奮如此,定然是有助於拓邊計劃的重要情報。而王韶翻的又是政事堂下發的公文——這稱為堂扎——還與蕃部事務無關,那需要猜測的范圍就很小了。

注1:架閣庫就是中國古代的檔案館。一般來說,無論中樞還是地方的衙門,都會設有架閣庫,用以存放過往公文和賬簿、名籍等物。

ps:今天這段順便說了下詩詞的事,古人並不缺才智,如果想用抄襲的詩詞來長名聲,不能抄傑作,弄個二三流的作品湊數就行。若是抄襲的詩詞等級太高,惹動了那些眼光毒辣的文學宗匠,想不露破綻是不可能的。

第三更,求紅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