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中)(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726 字 2020-08-30

「不知司馬君實會怎么說!」

「大概會笑……」

城南驛的外廳中一時成了菜市場,韓岡聽了幾句,便轉身上樓。消息剛剛傳開,少有幾個靠譜的。但聽著他們的話,他給王安石支的這一招的用心還沒人看透。不過等過上幾日,新黨接下來的手段一個個開始實行,王安石的用意,自然很快就能傳播開來。

只是自己提議的計策,卻在口耳相傳中變成了三命僧化成的招數,韓岡只覺得有些好笑。三命僧化成在東京城名氣極大,以能斷人三生休咎而聞名。他住在大相國寺的偏院中,每日賓客盈門,高官顯宦從來不少,連王公宰臣家的家人都在老老實實的排隊,請他推算個運數。

韓岡對此則秉持著孔夫子的態度,敬鬼神而遠之,不語怪力亂神,只在外面看了兩眼,就掉頭離開。

回到房間後,韓岡讓李小六打理了一下行裝,這兩天就該回秦州了,東西要先整理一下。而韓岡,則整了整衣服,往小甜水巷的方向去了。

這些天,張戩和程顥都挺忙,攻擊新法的工作讓他們忙得腳不沾地。因為程張二人的忙碌,韓岡已經有兩天沒有去拜訪,如今就要返鄉,韓岡當然要再見上他們一面。

僻靜的後巷中,韓岡推開偏門,自行走進程家的院子。程顥、張戩都把他當子侄看待,他在兩家進出自如,並不需叩門等人通報。

「玉昆哥哥。」韓岡剛走進院中,一個小女孩的清脆嗓音便傳進他耳中。

韓岡循聲看過去,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從通後院的小門中走了出來。小女孩兒綁著雙丫髻,長得雪玉可愛,一雙透著天真的大眼睛,皮膚如初雪一般白凈。大概是天氣尚有些冷的緣故,小臉上還泛著紅暈。

「是二十九娘啊……」韓岡沖小女孩笑了笑,一點也不避諱。

小女孩兒是程顥的女兒,族中排行二十九,今年才不過十一歲。是程顥在鄂州任官時所生,故起名作鄂娘【注1】。以任官之地,為子女取名,是很常見的事。司馬光便是在其父司馬池在光州光山縣任知縣時所生,其名就由此而來。

小女孩很懂禮貌,儒學宗師家的家教也的確出色,程鄂娘行禮、問好做得一板一眼。並不似老學究打躬作揖的那樣禮節繁瑣得惹人厭,而是平添了一分可愛,更有著大家閨秀的嫻雅,可以想見她幾年後的出色。

韓岡回了半禮後,就見著小女孩兒小碎步跑到身邊,仰頭問著:「玉昆哥哥怎么這兩天都沒來?」

「先生事忙,不便打擾。」韓岡低頭看著程鄂娘帶著稚氣的一張小臉,如同山中潭水一般清澈的雙瞳,就想起了遠在秦州的韓雲娘,不知她現在怎么樣了。韓岡暗暗一嘆,收起紛亂的心緒,他又問道:「先生呢?今天還忙不忙?」

程鄂娘很認真的點頭答道:「爹爹剛剛回來,和表叔公在書房里。」說著,她又歪著頭想了想,「表叔公心情很不好呢。」

小耳報神跟韓岡很親近,程家張家的幾個子女也都跟韓岡很親近。程顥張戩治家嚴謹,對子女的管教十分嚴格,平常吃用都是從簡朴中來,玩具什么的更是少有。而韓岡因為經常在程張兩家蹭飯,有些不好意思,便在逛大相國寺時,買了幾件小什物送給兩家的孩子,程鄂娘手腕上的辟邪桃核串,就是韓岡送的。

韓岡是一片好意,張戩程顥也不好說什么。也因此,程張兩家的子女們,看到韓岡便是哥哥長,哥哥短。

又哄了小女孩幾句話,韓岡便走進程顥的書房。書房內張戩沉著臉,使得氣氛有些凝重。

「兩位先生,韓岡來了。」韓岡上前行禮。心知兩位監察御史應該是聽說了王安石今天的動作。他們不同於城南驛中的閑官們,變法派的一舉一動他們都會往深里去想,所以心情看起來有些糟糕的樣子。

「玉昆來了。」程顥抬頭招呼了一聲,張戩則悶著頭不說話。

雖然韓岡心知張戩陰沉的原因,但還是得裝作糊塗的問一下。他用詢問的眼神望著程顥,程顥了然一笑:「玉昆,可聽說過今天朝堂上的一樁大事?」

「聽說了,方才驛館中一群人正說著這件事。利民低息貸款是吧?」韓岡點點頭,直言道:「這是好事啊。」

「什么?!」張戩難以置信的抬頭看著韓岡,他的這個學生怎么會支持青苗法?他怒道:「與民爭利這是好事?朝廷放債這是好事?!」

韓岡不以為然。管子設女閭,以皮肉錢九合諸侯匡復周室,聖人不還是說『微管仲,吾披發而左衽』。不過這些話韓岡不好說出口,那樣就真的要吵起來了。

注1:程顥在史料中留下記載的女兒有兩人。年長的未留名——只雲程氏孝女,而年幼的幼年早夭,在她墓志銘上記載名叫澶娘——是程顥在澶州任官時所生,時間是在熙寧四年。故而從程澶娘的名字反推回,得到了程鄂娘這個名字,也算是杜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