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五)(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626 字 2020-08-30

「一切以穩定為上,把功勞給他,就是讓他繼續臣服與朝廷,也更容易調兵……不如此,如何能救得出王舜臣和王安撫?」

這個功勞韓岡並非不想要,如果是在還沒有決定歸屬的蕃部中,遇上西夏使節,韓岡定然會直接了當的一刀斬了,隨之而來的功勞他也會樂於接受。

但自從古渭之戰後,王韶和高遵裕軟磨硬泡而來的俞龍珂瞎葯兄弟倆,就已經被視為大宋的臣子。瞎葯作為宋臣,其搖擺不定的態度肯定會連累到推薦他的王韶等人。一旦韓岡在瞎葯城中斬殺西夏使者的消息傳出去後,他和王韶不會被褒獎,而是會被追究之前欺君的罪過。

「所以這個功勞只能讓給瞎葯來領了。」韓岡也跟著智緣撥了下火堆,讓其保持在現在的火勢上。接著對智緣道,「早點休息吧,明天還要早起。」

…………………………………………

大約四千左右禹臧家戰士,正重重圍困著駐扎了大軍的營寨。而三里外的渭源堡,也有近兩千人在圍攻。不過他么點兵力根本不夠用,吐蕃人不擅長攻城,一隊騎兵沖上去,射過幾箭,再退下來,這就算是完成了一次進攻。沒有足夠的人數,眼下能做到的進攻就只剩下這一種。

看到他帳下士兵的種種丑態,禹臧花麻放棄了破城的幻想。開始盤算著該如何才能順利的退兵。

名將的基本條件是知進退。何時該進、何時該退,進退時機能了然於胸,不為眼前之利所迷惑。做到這一點,就可以去爭取名將這個稱號了。

禹臧花麻自認還算不上是名將,但他在戰場上對進退時機的把握還是很有一套。試探性的攻了一天,一舉攻破營寨和城堡這等美事,他不會去幻想,但連城防上的破綻都沒找出一處——更確切點說,上面的破綻不是他手下的幾千兵能利用得上的——這讓禹臧花麻徹底放棄了在渭源堡這塊肥肉上咬下一塊的念頭。

雖然並不太清楚分據在營寨和渭源堡中的兵力究竟有多少,可能很多,也可能很少,但禹臧花麻無意去用人命去賭一把。梁乙埋命他出兵河湟,他已經做到了,不必在繼續為梁乙埋拼命。

禹臧花麻不會把自家在國中以之立足的本錢,丟在對他來說毫無意義的渭源堡下。如果他丟掉了對他道命令俯首帖耳的上萬精兵,禹臧家頓時就會從國中排在前五的豪門,淪為人見人欺的雜碎。而且禹臧家跟董氈的仇怨極深,若是聽到他們傾巢出動的消息,不趁機來攻上一次,除非董氈突然變成了吃齋念佛的賊禿。

而且瞎葯那里也可能會有變數,禹臧花麻不會把希望全數寄托在一個說客身上,更確切地說,他本就不相信野利征能夠成功,僅僅是隨手布下閑子而已。

他最希望的是能收到星羅結城的捷報,但到現在為止,也只傳回了一切順利進行中。禹臧花麻心知事情不對,當即便萌生了退意。

「該退了。」找來了領軍的將領,禹臧花麻說出了自己的命令。

他在他的部下中有著極大的權威,禹臧花麻很容易就驅動了他們為自己服務。有著外來的幫手,一切便處理得得井井有條,不見一絲慌亂。

一場戰事虎頭蛇尾,不過對雙方來說,他們最初的目標都已經達到。王韶要的是別羌星羅結的腦袋,而禹臧花麻則是想著應付一下朝廷。而論起損失,如果只算眼前雙方都差不多,攻城和守城雙方都損失了近三百。而星羅結城里的王舜臣那邊,只要城池未破,傷亡的人數最也只會提高上一倍。

沒有吃大虧,已經可以酬神拜佛了,可王韶還是高興不起來,因為從禹臧花麻能出現在武勝軍,有一件事已經可以確定——那就是木征倒向了西夏,否則禹臧花麻絕不會來去得如此輕松。

這是王韶在河湟與西夏人的第一次接觸,可以預見的是,這絕不是最後一次。在日後攻打木征,懾服董氈的過程中,必須留上一只眼睛盯著被北面的蘭州。

遲早要分出個勝負來。

不論是王韶,還是禹臧花麻,此刻都有了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