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下)(1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681 字 2020-08-30

【遲了一點,下一更在七八點的時候】

韓岡負責重整海門港,要將這座並不算太大的港口,變成交州對外輸出的通道。而章惇的工作,除了主持和審核身為行營和經略招討司的主官無法推卸的任務,剩下的心思就全部放在重立銅柱上。

他希望能在入京之前,親眼看到銅柱的豎起。將自己的功績用永不磨滅的青銅傳遞到千秋萬代,也讓朝廷的聲威,繼續震懾這一片位處於天涯海角的南疆。

這一具有象征意義的工作,首先就是要找工匠來。章惇從廣西調集了一批鑄鍾匠——普通的銅匠沒有鑄造大件器物的本事——接著又派人去廣東借調。以他如今的威望,加上日後的前途,廣東的幾位路中監司官,都不會也不敢從中作梗。

很快,來自於嶺外兩路的高手匠人陸陸續續的都抵達了海門,沒有太多耽擱的就開始了設計和鑄造的工作。

至於工料的成本倒是不用在乎太多。一貫小平錢十斤上下,就算融化成數萬斤甚至十萬斤重的銅柱,也就幾千貫、上萬貫而已,數目並不算多,而且也不一定會鑄得那么重。

從交趾國庫中,官軍並沒有繳獲多少財物。為了激勵守軍的士氣,在官軍過江之後,李常傑幾乎將國庫里面的財物全都散盡了。但領錢的人畢竟還是在城中,等官軍攻入升龍府後,這些錢基本上都又收回來了,而且還翻了幾番——多出來的部分,自然是民間原有的財物。

按照事先約定的條款,士兵、將校、官中,以四三三的比例,將戰利品進行分配。掌握在安南經略招討司中的現錢就有三十余萬貫,其中基本上都是銅錢——大宋鑄造的鐵錢,在境外並不通用,與銅錢並不相同——章惇已經為此上書,從中拿出一萬貫來在交州重設銅柱,料無不允之理。

匠人們已經在升龍府開工了,章惇則是拿了自己推敲了好久的《平南記事》來找韓岡,這是准備同時鑄在銅柱上的銘文,准備讓韓岡過目一下。

不過到了韓岡臨時的衙署中,卻看見在他的桌上擺著一條色做深紫的桿棒,再仔細一看,這桿棒卻是一頭有葉,一頭有須根,「這不是甘蔗嗎?」

「是甘蔗。」韓岡拿起來給章惇看,「是榨糖用的。」他掀開與甘蔗放在一起的一個素色的小瓷盅,里面不是茶水,而是褐色的糖。

「黃糖。」

「紅糖。」

韓岡和章惇同時說出口的卻是不同的名詞。不過黃糖也好、紅糖也好,只是對粗糖不同的稱謂而已,區別並不大。不論何種稱謂,都代表此時市面上流通的蔗糖並不純凈。

「玉昆是打算在交州制糖?」章惇問道,驚訝之余卻帶了點欣喜。

糖業在此時是暴利,如果交州開始種植甘蔗,章惇倒不介意讓自家兄弟來分一杯羹。韓岡在熙河路的一番布局,如今得到的成果,章惇也是艷羨了好久。

「交趾本來就產糖,只是數目不多而已。」

將章惇拉下水,那是順水推舟的事,一點力氣都不用。韓岡則是想著,能不能將李憲和燕達都拖下來,不過燕達出身開封,而李憲的閹人身份也同樣讓他感到忌諱。

「如果甘蔗種得多了,出產的糧食可就會少上不少……」章惇坐了下來,把自己要找韓岡的事丟在了一邊。

「如果讓分派在交州的蠻部只從事糧產,將命脈送到他們手里,時間長了就受到蠻部的很大牽制。若是出點意外,天災**什么的,國中或許就會出大亂子。而將糖、油、棉之類的糧食以外的作物交給他人之手,卻是沒有太大的關系。沒有棉花還有絲緞,沒有油料那就用些清淡的菜餚,沒有糖更不會活不下去。」

韓岡的盤算,章惇略略一想也就明白了。頓時撫掌大笑,拍案叫絕,「如果分出一半來種植甘蔗,蠻部的命脈可就控制在海門港手中了。」

韓岡點頭。

這就是殖民,讓殖民地從事單一的經濟生產,將其變成母國經濟體系中的一個環節,藉此來牢牢控制住殖民地。

在千年之後,有一段時間,殖民地紛紛獨立建國,但他們建國之後,就立刻陷入了困境之中,從舊有的經濟體系中分離,卻不能建立起新的體系,有許多到了幾十年後都沒有恢復過來。

「而且光是糧食和木料,對一個港口來說還不夠,再加上糖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