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六)(1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647 字 2020-08-30

【昨天有事沒能更新,今夜三更,明天再三更。第一更。】

政事堂。

每天結束了崇政殿議事,回到政事堂後,就是宰執們在正堂定例舉行合議的時間。

在合議上,宰相和參知政事,都會就今天要處理的幾樁大事商量一下,就算黨派、政見都不相同,也會互相通個氣,省得鬧得太過難看。

除非有什么無法調和的矛盾,必須分出個你死我活,否則都會盡量在合議上解決,就是當年王安石和馮京、王珪都在政事堂中的時候,也沒有說天天爭得面紅耳赤。

入秋之後,在合議上沒了什么大事要討論——真正有關天下大局的幾樁事,都要跟西面樞密府討論過之後,才能做出決定——也就是一年一度的秋稅能惹起宰執們的注意。

可能當真是改了年號的緣故,靠著一個好口才,元豐元年的天下諸路,竟然絕大多數都取得了豐收。夏糧早早的完稅,秋稅的情況也是十分的喜人。青苗貸、免行錢,還有市易司的出息,都讓幾名宰執松下了一口氣。

不過除了秋稅以外,還有一樁事讓東府中的宰相、參政牽腸掛肚。

呂惠卿拿著天子批下來的一份奏折,搖搖頭,向著王珪、元絳揚了一揚:「韓岡倒是自信,要在冬月京畿水道封凍之前,將六十萬石綱糧運到京城。天子都給他攛掇的一頭勁。昨天奏折直送御覽,都不在崇政殿中問上一句,就直接批了下來。」

王珪笑道:「韓岡為人穩重,說得出來,多半是能做到的。天子也是因此才信他。厚之,你說是不是?」

元絳在幾位宰執中年紀最長,但他在政事堂中的時間卻是最短的,對韓岡不算了解,也不往深里說,「天子既然批了,我等副署就是了。做成了,自有封賞,做不成,少不了一個欺君的罪名。想那么多在做什么?」

「也不是不信韓岡,我也知道他素來是言出必踐的。只是想不到有什么辦法能將六十萬石綱糧運進京來。只是想猜猜韓玉昆這一次想用什么手段。」呂惠卿很是有些好奇的模樣,「板甲、飛船,可都是讓人怎么都追不上的奇思妙想,不動聲色的就給他做出來了。這一次,不知他又打算給人帶來什么驚喜。」

「才六十萬石,應該不難吧?」王珪看神色是有幾分疑惑,「從汴水運上京城的,可是六百萬石。」

元絳捋著保養得極好的胡須,慢悠悠的說道:「延行百年的六百萬石,和初來乍到的六十萬石,肯定是後者更難上一籌。無人手、無規程、無故事,一切從頭做起,全都要韓岡來創立。換作是在下來做,就絕不敢在成事之前,先在天子面前下軍令狀的。」

「厚之說得正是。」呂惠卿對元絳笑著點點頭,轉頭就對王珪道:「相公有所不知,六十萬石綱糧哪有這么容易運抵京城?就像東南六路的綱糧必須在揚州換用綱船一樣。沿著漢水將秋糧運抵襄州的船只,大小形制各不相同,要在襄州換了一色七百石的綱船才方便北上至方城山下。」

他一聲嗤笑:「當真以為有了軌道、水道就能見功了?搬運綱糧,需要大量的人力。一名尋常的苦力一次最多也就能扛上兩百斤,揚州單是力工就有三千多人,這樣才能在九個月中,將六百萬石的綱糧送抵京城。算算六十萬石要多少人次的搬運工,就知道絕不是修好了軌道、打通了水道就能成事。」

王珪皺著眉,不是為韓岡,而是為呂惠卿的態度。論起做事,他的確不能算是行家里手,但說起如何取得天子的信任,自己是不會輸給任何人。要不然也不會自己坐上了宰相的位置。

見王珪無法回答,呂惠卿微微一笑:「一個月之內,要把六十萬石在三個不同的港口搬上船、運下船,而且還是剛剛擴張和新建的港口。就是以財計和轉運之術,聞名國中的薛向來了,都不能拍著胸脯說自己一點問題都沒有。」

他問著兩位同僚,「缺乏足夠的人手,韓岡總不能調來廂軍、或是征發民夫做力工——碼頭上的搬運工作也是有技巧的,不是說有把子蠻力就能安安穩穩的將米袋送到船上,保不准就有個幾萬斤連人一起掉到水里去——韓岡他到底想怎么做?」

「看起來吉甫你還是覺得韓岡做不到……」王珪笑著,

「只是覺得自己的做不到。而韓玉昆他多半……」呂惠卿斟酌一下言辭:「以其之才,當是肯定能做到。我只是想知道他是打算怎么做的罷了。」

王珪和元絳沉吟著,呂惠卿的一番話,也讓他們升起了好奇,韓岡到底打算怎么趕在時限前,親手向天子證明他說出來的話的正確。

……………………

韓岡自然不會去滿足宰執們的好奇,他也沒那個義務,但只要人到了襄州城外的港口上,就自然能明白韓岡轉運綱糧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