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八)(1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643 字 2020-08-30

{} 趙頊聽著韓岡對編纂葯典的陳述,默默的不停點頭。

韓岡對醫術一竅不通——這是世間公認的看法。但人貴能學,韓岡這十年來,不好聲色,不事游樂,閑暇時只以讀書為消遣。就是尋常的凡庸之輩,能潛下心來專心十年向學,也能有所成就,何論韓岡?

十年之功,韓岡醫書也讀了許多,要說給人問診治病,那依然是不成的,可至少他對這個時代的醫葯,已經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一時間倒也說得頭頭是道。

趙頊對韓岡怎么編訂葯典醫典沒有興趣,可編纂出來絕對是一樁美事。韓岡素不輕言妄語,過往的經驗讓趙頊很清楚這一點。韓岡既然對《神農本草經》能胸有成竹的批評,自然是有所依仗。以他的才能來看,應當是一部尤勝前人的大典。能有這樣的一部本草葯典問世,便是他趙頊文治武功的一個證明。

編纂類書典籍,是彰顯一朝文萃的盛事,太宗皇帝在高粱河兵敗後,便著令宰輔李昉等人主持編修《太平廣記》、《太平御覽》、《文苑英華》,由此來挽回失去的聲望。其中《太平廣記》,僅是對前代的小說和傳奇加以收集編訂,可領銜的依然是宰相之尊,所受到的重視可見一斑。

「此事乃是一時盛舉,還得韓卿上書條陳之,朕當細覽。」雖然同樣是要韓岡進札子,但這一回趙頊的語氣要鄭重十倍。

主編典籍的功勞,足以將一名重臣推送入兩府之中。韓岡當是想以此為功,趙頊自問看透了韓岡的心思。但一部大典的編纂,窮十年之功亦是等閑,不成書、不論功,若是能像《資治通鑒》於司馬光一般,耗費去韓岡多余的精力,對趙頊來說倒也是好事。

韓岡躬身領命:「臣遵旨。」

終於如願以償,韓岡也是放下一樁心事來。向著目標穩步前進,總是能讓人心情舒暢。

擁有的來自後世的學問並不多,韓岡知道自己能做的很有限。畢竟他沒能力推導出物理和數學上的一干公式,也不知道,只能用僅有的一點常識,來拼湊出一個大概出來。

物理中的力學、光學,化學中的元素論,生物中的分類學,在數學中則是近似於後世代數的天元術,在自然哲學上,則是一力主張著實證。雖然都是十分粗淺的理論知識,但韓岡相信,只要假以時日,必然能順利的生根發芽,最後得到豐厚的成果。望遠鏡和顯微鏡的出現,便是最佳的證明。

趙頊又微笑著說道:「葯典若成,定為本朝一大盛舉。令岳近日又進呈了《字說》,考訂先王之文,欲以一道德。卿家翁婿,無論文武,皆是有大功於國。」

韓岡想不到王安石的那部訓詁都已經定稿成書了,還趕在自己入京之前送到了趙頊的手中。這個速度還真是令人吃驚。王安石這是在煽風添柴,新學這一下子聲勢又上去了。

「家岳的新作,曾與臣共議過。的確是難得的佳作,只是也有一些地方,是臣難以苟同的。」韓岡並不遮掩自己對王安石新作的看法。

「是嗎……」趙頊低低回了一聲,卻不置可否,也沒有細問。

韓岡沒等到趙頊的回音,向上瞥了一眼,趙頊略皺著眉,向後靠著,看似是有些疲累,又是在想些什么。

見狀韓岡並不多言,轉而低頭告退。現在還不是時候。

趙頊也沒有留他,而是叮囑了韓岡盡快將有關厚生司的工作以及編修葯典的條陳札子遞上去,還安排了一名內侍領著他去太常寺——可惜不是童貫,韓岡回今後就聽說他去南方擔任走馬承受了。

這個未來的奸佞運氣還真的是不怎樣。若是有機會,韓岡還是願意幫一幫他,至少有童貫這個人在宮中,也不是什么壞事。

從崇政殿出來,接下來便是去太常寺上任。等到接了太常寺的印,還要往厚生司和太醫局去,這兩天都得盡快接手。

自殿閣間刮來的風帶著宮城中特有的陰冷,仿佛是身處洞穴之中。但繞過回廊,出了文德門,頭頂上的陽光立刻又熾烈起來。一想到接下來幾天還要在這樣的天氣下走家串戶,韓岡的腳步也變得沉重了。

如今的重臣之中,身兼幾任的為數不少,但很少有人是一下接受幾項差遣,都是隔一段時間,才會被派上一門差事。韓岡卻是一下子接了三門,加上他又打算有所作為,自然是有的忙了。但這樣的忙碌,卻是他心甘情願的。

只是今日的廷對有些問題讓人警醒。在廷對上,趙頊並沒有向韓岡詢問河東的境況,以及之後在西北邊地應對遼人的方略。對於一名剛剛從河東離任,又積累下了大量戰功的經略使來說,這樣的情況並不正常。

韓岡很確定,這肯定不是趙頊忘了問,而是不想讓自己有機會對河東、陝西繼續保持著影響力,甚至有警告的成分在。反正與遼人已經定下了國界,需要知道什么消息,都能從其他官員和走馬承受那里得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