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為慕升平擬休兵(15)(1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868 字 2020-08-30

戰爭已經結束了。

至少對京城的軍民來說是這樣的。

盡管河北的鏖戰依然未有停歇,河東的對峙也還在進行當中,每天從城門運出去的軍資裝滿了一輛輛馬車,但遼國的求和使者已在京城盤亘多日,每天在都亭驛中的談判一結束,當天的談判成果在當夜就能傳得滿城都是。

整個談判過程,一直都暴露在公眾中。到了現在為止,遼人的使者雖然不斷退讓,也只同意將以增加十萬歲幣的要求縮減到五萬,同時兩國邊疆恢復到戰前的狀態。東京士民都相信,再有個幾天,就能達成歲幣維持不變,邊境也恢復如初的皆大歡喜的協議。那時候,太平的日子就當真回來了。

冷清下來的酒家重新坐滿了食客,兩大聯賽的賽場上也再一次歡騰起來,任誰都知道,這一場戰爭,只差達成協議、簽訂和約這兩步了。太平的日子就要回來了。

「都亭驛那邊還不肯松口?」

「昨天才壓到歲幣加增銀絹各兩萬五千匹兩,今天怎么也不可能再降的。」

「討價還價,買菜乎?」

「也跟買菜差不多了。」

「應該很快會答應吧。拿半個代州換回興靈和武州,耶律乙辛的面子也不算丟。」

「皇後的那位堂兄差不多也該回來了吧?」

「要看耶律乙辛肯不肯放人了。」

「留著又能如何?還能拿來當人質不成?一刺史耳!耶律乙辛也要顧及面皮。」

「當初韓玉昆提議讓商人去跟耶律乙辛打交道,這是個好主意。如果能將收益跟耶律乙辛計算清楚,他當是不會再鬧著要歲幣了。」

「就是怕他覺得騎虎難下,必須要賭上這口氣。」

「那也無妨。讓耶律乙辛三分又如何?現如今銀貴絹賤,五十五萬銀絹可以給他,換成十萬兩銀,四十五萬匹絹就可以了。」

「這是朝三暮四中的猴子吧。」

春風已經吹進了皇城中。

在京的兩府諸公濟濟一堂,從排位最高的王安石,到最後面的薛向,基本上心情都很放松。戰爭已經到了尾聲,正常進入收尾階段,不會再有大的波瀾。

雖然他們每天還要在海量的軍需物資的批准書上簽下自己的大名,但從各自本人的角度來說,也已經不再需要堅持戰爭。

之前宰輔們不能主張議和,因為那與向遼人投降無遺。一旦同意和議,地位還不算穩固的他們,會連同皇後一起,都將失去天下士民的信任,乃至對朝堂的控制。

但現在不同了。遼人主動遣使來求和,已經證明了他們的能力,以及堅持與遼人作戰的正確性,剩下的只是討價還價如同買菜的工作而已。

這一場猝然而起的戰爭,使得新生的新黨政府徹底站穩了腳跟,並打掉了所有反對者的氣焰。不論是在前線的呂慧卿、韓岡,還是在中樞的王安石、韓絳等人,在天下士民心目中的地位,都有很大的提升。因為天子中風而帶來的動盪,也由此安定下來。

國有賢臣。

街頭巷尾多有操持這個觀點的百姓。要不然怎么能著快就逼退遼軍。原本連河東都快占了,這才兩個月,就只剩半個代州,河北那邊更是穩守著防線。

當年寇准要將真宗皇帝架到澶州,逼著他渡過黃河,但如今只用幾個樞密使守邊,就把遼人給打回去了。現在雙方大軍都停在了邊境線上,也就沒有了戰爭存在的土壤。場戰爭打到了陷入僵局,最好的做法就是兩家收兵,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不要再空耗國力。

呂慧卿和韓岡的名望自不用多說。就是郭逵,也有很多文臣覺得可以破例給他一個節度使,以褒獎他守住河北的功勞,再厚給賞賜,讓他安心的去養老了。

唯一值得憂慮的地方,就是在外的樞密使對和談的態度。

「韓玉昆那邊怎么辦?」

一眾人望向王安石。

韓岡說是願意接受和談,但韓岡提出來的條件,卻讓人啼笑皆非。

已經奪占的興靈、武州都要保下來,代州也要拿回來,作為交換條件,則是歲幣依舊。當然,興靈和武州都是舊日盟約中承認其為遼國屬地,所以為了名正言順的拿到手,皇宋可以拿錢買斷。自此兩地與遼國再無瓜葛。至於出價呢,也就十來萬貫——相當於投入進一場頂級馬賽中的賭資,還不到蹴鞠聯賽季後賽時,砸在關鍵場次中賭金的三分之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