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26)(1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688 字 2020-08-30

蔡確依然留在宮中,臨放衙時,他被皇後派來的中使給攔住了,說是皇後要見他。

蔡確欣然而往,只是他沒想到,擔任參知政事的曾布也被留了下來。

蔡確有些納悶。皇後想要說什么保密話,或是私下里征詢意見,只要留下一人就夠了。同時留下兩名並不和睦的宰輔,讓蔡確想不透皇後到底要說什么?

瞥了曾布一眼,蔡確心道:留下的人也太多了。

不過說起來,也是兩府的人太多了。等到呂惠卿和韓岡回來,人會顯得更多。

兩府已經都滿員,如同被塞滿的書箱,連一只筆都放不進去了。

正常情況下,皇帝肯定要唆使御史台為他分憂解難,可如今的皇後沒有這個手腕。

到時候,皇後有沒有清洗兩府、給人騰位子的魄力?這可難說得很。

章獻明肅劉後垂簾,曾下詔命重臣將家中子侄的名字呈上來,她將視情況重用。等名單一個個送上來後,劉皇後卻翻了臉。只要是上了名單的人,就一個不用。

不用宰輔私親,這當然是好事。可哪有這么玩的?這一下可是把宰輔重臣都得罪慘了。

還有這一回,司馬光又是怎么灰頭土臉的回洛陽的?

女人的心思不要猜。

蔡確有著切身體會,家中妻妾的心思都捉摸不透,皇後的心思怎么猜得透?

但也不需要他去猜了,皇後開口便是要議論的話題:「和議已經定下,連來自各路的援軍都紛紛回返本鎮。說起來韓、呂兩樞密也都該讓他們回來了。」

用眼角余光瞅瞅曾布,蔡確明白了,為什么皇後留自己和曾布下來。宰輔之中,堅持不讓呂、韓二人回京的,除了王安石以外,就是自己和曾布了。

王安石不想女婿回來倡議氣學、擾亂政局;蔡確只想擋住呂惠卿,免得他也升任宰相;而曾布則是韓岡、呂惠卿都想擋住。

曾布上前一步:「殿下,臣等只怕會遼人那邊多生波折。」

「當初王韶活捉了吐蕃人,官家連夜親筆草詔,要他回京。現在兩位樞密的功勞比王韶當年大得多了,你們卻說會傷了遼國的顏面,讓和議再生波折。」

蔡確低著頭。主持朝政半年多,原本生澀的皇後現在的確是不太容易糊弄了。

——只是不太容易。

曾布辯道:「鎮守三路的主帥不在,臣等更怕遼國又起異心。」

「那就先讓韓樞密回來。呂樞密去河東代替他,陝西交給郭逵。」

這個……皇後究竟是突發奇想,還是早有定計?

「但這對呂惠卿未免過苛,其恢復興靈之功,不在韓岡退敵之下。」曾布只稍稍一頓,立刻又找到了借口:「如今迫於局勢,呂惠卿與韓岡不得不在外稍留,以安地方。兩人一為宣撫使、一為制置使,皆是非常之任,臨危而授。如今和議已定,若是將呂惠卿調任河東,又何來臨危之說?河東宣撫既不可授,難道任其為經略不成,這豈不是形同貶責?!且朝廷用人豈是兒戲,數日一變,讓世人如何看待?」

屏風後的聲音斷了,似乎是向皇後給駁得說不出話來。

蔡確輕聲一嘆,也僅僅是不容易罷了。

現在他對呂、韓的態度,也只是拖一拖,拖個半年,人心定了,回來也容易打發出去。何況兩人在陝西,河東,要挑出錯來也簡單。

餅就這么大,嘴多了兩張,每人分到的可就少了。

而且朝野內外都公認的,呂、韓皆是開國以來數得著的能吏。一旦他們進入中樞,參與朝政,除了王安石、章惇、薛向幾人,其他還不得都給擠到一邊站去?

王安石當年以一參知政事,讓兩相兩參都靠邊站,弄出來個生老病死苦的笑話來,韓岡和呂惠卿說不定也能做一做。

只是皇後要調回韓岡的心思越來越迫切,像曾布這樣硬攔著,究竟還能攔到何時?

蔡確看著曾布,搖了搖頭。曾布在政事堂中就是爹不親娘不愛,被王安石生生壓著,倒是變成了倔驢的脾氣。

他起身,向屏風後行了一禮:「殿下。臣有一言。」

「相公請講。」

關閉

「呂惠卿功高,當授節以開府。而郭逵在河北,領軍日久,不宜再留居大名,當遷。」

給呂惠卿一個開府儀同三司的名號,讓他去做北京留守。郭逵加個節度使去河東好了。至於韓岡,當然就可以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