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欲雨還晴咨明輔(45)(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709 字 2020-08-30

「聽到一點。」楊從先表示自己知道,但不算多。他在城南驛,聽了不少小道消息,可對於鑄幣局的事,還是不甚了了,也不怎么關心。他注意到了這一回百官、三軍所得到的賞賜。那數目實在是讓他這個沒趕上的禪讓大典的外地鈐轄心生嫉妒。

「鑄幣局的任務就是鑄錢。不過所鑄造的錢幣將會有別於過去的錢幣,而且材質不僅僅局限於鐵和銅。金和銀一樣都可以作錢,那是比鐵錢,更能得到百姓的認同。」

楊從先不太明白,不過他還是知道點頭,示意自己仍然在認真聽著。

「日本多金銀,銅似乎也不少。就是他們的工匠手藝不行,總是一船船的將錢運回去。」

「樞密想要將用錢換金銀?」楊從先問道。

韓岡點頭,「其實金銀如果用模鍛壓制成幣,就算只有實際價值的一半分量,其他都是摻了銅,顯得更輕,也一樣能用的出去。只要無人能仿造,足夠精美就行了。」

楊從先先想點頭,可剛點了一下就僵住,然後搖頭,「模鍛壓制?這個倒是沒聽說過,末將只知道鑄錢。」

「其實也簡單。」韓岡不厭其煩的解釋著,「面點中不是有那種將面壓成不同形狀,然後做湯或是烤著、炸著吃嗎?就類似於此。」

「哦。原來是這樣。」楊從先這下子是明白了,可立刻就又驚訝道,「但那個要多硬的模子?!」

「足色的金、銀、銅也都不算堅硬,用指甲都能劃出印子的。如果用硬質的鋼鐵做模具,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韓岡在楊從先面前還是隱瞞了一些問題。模鍛壓制沒有那么簡單,需要強大的壓力,水壓機如果從現在開始制造還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夠成功,但終究也有別的辦法來取巧。

「朝廷需要大量的金銀。」韓岡繼續說道,「對日本的貿易或是別的事,是要放在日後,不過終究是免不了。日後有的是水師上場的時候。」

楊從先如何不明白,這一回其實就是在跟遼國爭奪高麗,就是日本,等到韓岡上台後肯定也想動一動。

想要在朝廷上屹立不倒,並不是天子或是那位貴人的賞識,而是擁有一項不可或缺、無人能取代的資本。想要日後海上征戰,朝廷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楊從先,而不會是別人,就必須在這一回去高麗的時候,盡量完成比朝廷要求更多的任務。表現出自己的才干,以及對水師、高麗和日本的認識。

就像他所經歷的南征之役。當時朝廷為了救援邕州,只能選擇在荊南征戰過,又有一干如臂使指的舊部聽命的章惇為主帥,而當時正在京城中,又有著豐富的輔佐主帥征戰經驗的韓岡,就成了副手的不二人選。

還有現如今在樞密院中做副使的薛向薛師正,他在朝廷中就是以財計一項。讓所有進士出身的朝臣都無法與他競爭。否則從沒有東華門外唱名的他,如何能走進西府?就是薛顏,也是薛向蔭補來源的祖父,雖然也是以才干著稱於朝,不過因為僅僅是治事之材,所以一輩子都在外路做州官,最高也不過是分司河南,為洛陽守,遠遠不如他的孫子。

當然,還得不要犯蠢,小心做人,這是所有朝臣都要謹守的道理。不會做人,有在出眾的才能都要完蛋。持才自傲的蠢人,幾十年官場,楊從先見得太多了。

「末將明白了,還請宣徽放心。這一件事,一定會辦得妥妥當當。」楊從先拍著胸脯保證著。

韓岡看起來很滿意,點頭道:「慕文你能明白就好。」

歇了一下,韓岡讓下人上了湯葯飲子,點湯送客的規矩,楊從先當然懂。喝了韓家的飲子之後,便起身告辭。

韓岡也不留他,點頭道:「你先回去吧,把事情做好就是對章樞密最好的回報了。」說著就將看起來很疲憊的楊從先給趕了回去。

明天就要出行,別的韓岡倒不擔心,唯獨擔心他們的運氣。

到了京東,只要不撞上台風,剩下的就沒有別的問題了。而去了高麗之後,如果形勢不妙,直接風緊扯呼,又不是要讓他們跟遼人死拼。確定了落腳的位置,朝廷才會派兵去設立城寨、港口,駐扎兵馬和戰船。

不會有大戰。並不代表楊從先要做的工作危險性會降低多少。海上危險總是說來就來,沒有人能夠保證自己全都安然度過。

但那個就不是韓岡能解決得了的了,除非王中正能上船,否則任誰免不了都要擔一份心。而王中正,肯定是不願近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