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四)(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854 字 2020-08-30

「為什么?」

「不同的兵器有不同的用法。武經總要做什么列出那么多兵器?都是有用的。行砲車和床子弩各有各的功用,不是一件兵器能替代。」

一時之物,供一時之用。板甲替代了過去的魚鱗鎧,從最低檔的步人甲,到最高級的明光鎧,現在全都是板甲的樣式了,但很多將領在上陣時,內部還要套一層鎖子甲,這是淘汰不掉的。

再比如南方成都府路,那邊南方蠻部中特產藤甲,用濕泥塗過後,不會比尋常的鐵甲差太多,而輕便遠過之。板甲出來後,成都府軍器庫中照樣還儲存著大量的藤甲。

行砲車到了極致就是霹靂砲,床子弩到了極致就是八牛弩,火炮能夠同時代替這兩種完全不同類型,使用方法和作用也截然不同的兵器,在戰場上見功?郭逵可不相信。最多也只是在特定的情況下,火炮勝出。霹靂砲和八牛弩是淘汰不掉的。

「但外面都說韓宣徽說話是一言九鼎,他既然敢說火炮的好,那肯定是不會有錯,不然他何必這么說。」

「韓岡說話沒個准數。他公開宣講的東西,不是不可行,但總是拖時間,當年當著上皇的面說的鐵船,到現在連個影子都不見。現在說火炮,保不准拿出來的是什么呢。」

「其實鐵船已經有了。」郭忠孝小聲道。

郭逵雙眉一揚:「哪里,我怎么沒聽說?」

「就是前些天軍器監那邊造的。還很小,載不了人。」

「哦,那就是有個影子了。」郭逵冷笑了一聲,袖子一甩就繼續往前走:「這都多少年了?」

郭逵不信韓岡的承諾。在他看來,韓岡最多拿出個充門面的東西,然後再弄個變通的新玩意兒,讓世人將火炮給忘掉。

就像當初說要造鐵船,卻將板甲拿出來一樣。還有當年韓岡說是要打通荊襄到京城的漕運,但最後卻是把軌道丟在方城山那里就不管了。朝廷收錢收得開心,當初韓岡信誓旦旦要完成的工程也就沒什么人記得了。

都是這么一回事。

反正他要親眼看看,韓岡究竟能變出什么戲法來。

……………………

『郭逵提到火炮了?』

韓岡聽到章惇遣人通報的消息,並不以為意,以郭逵的身份,當然會想要了解一下大宋最先進的武器究竟是什么模樣。

不過章惇說鑄成後便邀請郭逵來觀看並不可取,以韓岡的想法,還是等到實驗成功後再邀請各方來評審。

現階段,除了炮彈早早成功,其他不僅火炮炮身還沒有澆鑄,就是火葯也一樣是個問題。

各種木料煅燒出來的木炭,還有溶水曬干後的火硝,再加上硫磺,要尋找出最為合適的配比,本來就需要大量的時間去試驗。原本的一硫二硝三木炭的配方比例,實在太過粗率,韓岡需要的是精細化的答案。

此外怎么防止黑火葯返潮的問題。韓岡可以確定,肯定有簡單易行的辦法。既然後世能夠將黑火葯在戰爭中用到十九世紀,那么黑火葯的返潮問題,必然有一個解決辦法,只是需要人用心去思考,去尋找。

不過在這之前,火炮就得先派上用場。要體現出火炮的威力來,比起霹靂砲和八牛弩,現在這樣已經足夠了。

改進要一步步來,沒必要一下子就一步登天。在改進的過程中,能提拔更多的優秀工匠,更能充分的鍛煉研究隊伍。這是良性循環,韓岡要做的只是提出要求、決定方向和審核結果。

韓岡現在還要分心在新一期的《自然》上。他手中正拿著剛剛刻好的雕版才印出來的樣張。

看上面的字樣,可以看得出其中有兩個字是刻好後發現錯誤,然後鏟去原版給補正的。如果是活字印刷就沒那么麻煩了。

活字印刷,必須要規范好常用字。否則木活字能湊合著臨時刻一個沒有的字補上去,但金屬活字怎么辦?

如果活字印刷不行,韓岡還有心試一試石印。只是比起鉛活字來,石印技術,韓岡只是聽說過名字,其他一概不知。原理可以推測為類似此時的碑拓,但怎么在石板上弄出凹凸紋來?最容易的猜測就是酸蝕,韓岡在前生看過的那一套科普書上,曾經看到有這么在玻璃上刻花樣的,如果用類似的原理,的確是有可能成功。但要把一整塊石頭除了有字的部分都用酸蝕去,需要多少化學原料?

而且還有油墨的問題,在再一次去信詳細說明之後,隴西那邊終於知道韓岡想要的是什么了,不是燒油取煙後做成的墨塊,而是用來印刷可以粘附在金屬上的油墨。可是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准信。這一回見到馮從義,他也沒有一個肯定的回復,支支吾吾,讓韓岡很不耐煩。不過他也確認了,要弄出合格的油墨的確不容易。

越到後面,科技發展的難度就越大,不可能像霹靂砲或是醫護衛生那樣,一句話就給點破了。許多研究,光靠一個人或是小團體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只有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才能實現進步。

拿著《自然》的樣刊,韓岡一聲嘆,說來說去,一切的關鍵,依然還是在普及教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