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五)(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763 字 2020-08-30

「就等著子厚兄你發話了。」韓岡笑著,讓方興去解決問題。

工匠們很快就架好了的滑輪組,將其中的一門火炮,吊裝到了廠房內的軌道小車上。由兩匹馬牽著,人群跟在後面,同樣是慢慢地走。

正是韓岡的計劃。是先從輕型的步兵炮開始,這樣也好鑄造。能到有一點眉目,再抽調人手將重型的城防炮給設計出來。守住城池也能更安心一點。

口徑四寸,重量在千斤左右,可以裝在雙輪的炮架上,炮架要安在輪子上,輪子要足夠寬,如此才能適應野地的穿行。但炮架又要適量的重,這樣才能壓得住火炮的反作用力,但又不能台太重,這樣才能用最少的馬匹一起拖著隨軍走。

現在這種青銅炮由於韓岡擔心會炸膛,所以命工匠們將第一第二門火炮,著意加厚制作。等到展示過後,真正的研發開始,那時候就要試著如何減少重量。甚至最後要將熟鐵炮給研究出來。

怎么在一系列需求中,找到合適的平衡點,這就是得讓設計者們去費盡心思的考慮的問題。韓岡估計這差不多要一年的時間。找出最合適的尺寸,這樣才方便定型。等到定型之後,才是去設計量產方案。

如果能有鏜床就好了。韓岡在工坊中不止一次這么想。一把刀具直接將實心的炮管給鏜出炮管來,順便再把火門給弄好。這樣做出來的火炮,內部一定光滑如鏡,必然是最為合適射擊的炮管之一。

但現實中沒可能那么簡單。光是穩定的刀具就是絕大的難題,還有精確有力的轉動刀身,這也不是這個時代能夠給出答案的。

退上一步的結果,就是只能設法進行精密的鑄造,剩下還有許多問題,所能變通的便是將誤差許可的范圍稍稍擴大一點,但還是要盡可能的精細,這樣才能不負漢人精工之名。

火炮很快就給架設好了,就在軍器監中的一片空場中。火葯和炮彈都拿來了,瞄准的標靶也豎在了炮口之前,隔了有百步的距離。接下來就是如何去發射了。

「開始吧。」章惇等得急了,他希望還能遇到一個真正的驚喜。

工匠們立刻就忙碌了起來,裝填葯包,裝填炮彈,接上引線,最後一切就緒,方興沖著章惇、韓岡行了一禮,道:「還請樞密、宣徽來主持。」

章惇看看韓岡,韓岡比了個手勢,請章惇自便。

章惇也不再謙讓,拿起一支小火炬,小心的將引線點燃。

引線滋滋作聲,轉瞬就沒入了炮膛內,還沒等章惇閃回躲避的位置上,火炮就轟然巨響,將章惇都給驚得腳尖一顛,整個人一下高了兩寸多。

回頭一看,就看見火炮的炮口正被一陣白色的青煙所籠罩。沒看到炮彈出膛的狀況,樞密使感到很有些失望,再看韓岡,卻發現他的神色有異。

「怎么了?」章惇很焦急的問著。

「中了靶子,卻飛出去了。」方興幫韓岡指了出來。

章惇仔細去看,果然木質的靶子上端有著一個小小的缺口。

「炮彈呢,飛出去了多遠?」他順著炮口的方向望過去,臉色陡然間也變了。那邊再便宜點就是皇城的城牆!

「至少三百六十步。」韓岡的聲音不復往日的沉靜。

他現在感到後怕不已,方才的這一炮彈,實在放得太過輕率,竟然差點就往皇城那邊奔了。幸好這邊的地勢不方便瞄准皇城城牆,正好偏過去。而工匠們也不敢將火炮對准皇城。

「那不就是一里多地了?!」章惇再看了一下,臉色更顯難看。沒砸到皇城是幸運的,但砸到了人怎么辦?

派人去看看吧。韓岡對章惇說了一句,然後點了親信去火炮炮口的指向去尋找。

「怎么樣?玉昆你覺得如何?」章惇之前緊張了一陣,現在放開了。只要不命中皇城,其他罪名都好說。

「終究是火葯不行。」韓岡搖搖頭。

韓岡清楚的看見那一支清理炮膛的拖把,帶出了多少火葯葯渣。

看起來火炮火葯最大的問題是原材料的提純。

硝石的來源是茅廁牆上和地上的土,還有牲畜糞便堆積處的附近。那些地方才會產硝石。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種類的硝,名字類似,只是不能用來做火葯。

硝與硝是不一樣的。這個時代的命名法,完全沒有任何條理可言。一個葯材就有十幾種名字。制作火葯所需的是火硝,韓岡還記得是硝酸鉀。而另一種叫做芒硝的,卻是一點排不上用場。

只是元素的分離和提純到現在還沒有辦法進行。韓岡粗淺的學術功底,不足以讓他完成這樣的任務。

他有時候還想過用光譜分析來確認新元素。煤氣燈,三棱鏡,顯微鏡,不論哪一項,軍器監和將作監的技術儲備都能實現他的要求。但有問題的是韓岡本人,他只知道光譜分析這個名詞,其他一竅不通,具體的細節都沒有,現在完全排不上用場。

真的是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