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18)(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624 字 2020-08-30

不僅僅是這一次,就是之前宋遼大戰,兩家快報的報道主力也放在河東、河北的戰局上。而潼關以西的戰事,就是王舜臣的名字都比提到呂惠卿的次數更多。在種諤和呂惠卿的對比中,種諤也是遠遠勝出。早在呂惠卿到山西前,他就已經是名震一方的大將了

由於宣傳上有所側重,在最底層的百姓中,有很多人都認為呂惠卿是借助了種諤才得到的靈武之地,只是撿了便宜去。相比起韓岡救難之功,當然是差了很遠。與郭逵那邊相比,也就占了個斬首多,奪回的土地多,其他也只是平平。

雖說這樣的說法,擦了一點事實的邊,但總體上說,沒有呂惠卿在背後支持,最後的結果不會這么完美。賀蘭山下的核心地區給官軍牢牢占據,幾家從青銅峽出來的黨項部族根本無力與官軍抗衡。這其中,呂惠卿起到的作用比種諤要大,而且是大得多。

「肯定是有興趣。」呂惠卿笑說著,但很快就收斂了笑容。只見他又說道,「關西百年烽煙,於今終於是到了盡頭。澶淵之後,河北得享七十年太平,現在也該輪到關西軍民休養生息了。不過西軍雖是精銳,可若馬放南山,幾年之後,也就泯然眾人了,屆時如同河北禁軍一般,國家憂急之時,如何派上用場?」

「也不是不能用。」韓岡皺著眉頭,「河北禁軍訓練一下,還是可以獨當一面的。河東的官軍就是如此,河北軍也不會例外。」

呂惠卿冷笑了一聲:「倉促訓練,又能如何?關西,有良將強兵,又能驅使黨項,故而勝得輕易。而河東,雖然一開始就是危局,但河東精兵是玉昆你第一次任官河東時就開始訓練的,此番雖敗,卻非戰之罪。只有河北的禁軍最差,跟京營相仿佛。若是令表兄領軍侵入遼境時,麾下皆是西軍的話,不會有此大敗。」

韓岡搖頭道:「終究還是不訓練的緣故。字一天不練手變生了,全都馬放南山,不要說幾年,半年、一年就廢了。不過自來練兵,沒有比戰場更合適的地方了。西軍的精銳,是用一年數次上陣換來的。現如今,元豐新約既已議定,短時間內無論南北都不會去破壞。沒有戰事,練兵也無從談起?」

呂惠卿輕輕搖頭,韓岡其實心中早有定見,現在只是裝傻。

「大宋周圍,可以用兵的地方多得是。不信玉昆你沒有考慮過。」呂惠卿說道。

之前在王安石家,有許多話沒能說得很細,但現在時間正好很充裕,可以稍稍詳細的說上一陣。

韓岡的心思,呂惠卿看得清楚,卻又感覺很模糊。說是清楚,韓岡一心要推廣氣學,這一點,呂惠卿早就看明白了。但說他模糊,卻也的確模糊,韓岡的氣學發展下去,究竟會變成什么樣子。這一點,呂惠卿還沒有想出個結果來。

不過現在既然要出外,一段時間內都沒有競爭的必要。現在順著毛捋,暫時倒是不難應付。

韓岡這個人,只要不主動去招惹他,幾乎是無害的。就像是刺蝟只要把刺豎起來,誰上來都要吃個大虧。

當然,刺蝟不會經常忘水里丟石頭,讓人沒法兒安生的過日子。呂惠卿也明白,韓岡只是現在稍稍消停了一點,過些日子,又不知會做什么事了。

種痘法就是韓岡弄出來的事,還有軍器監各種行之有效的產品,還有方城山中的軌道,都是韓岡弄出來的事。只要稍稍放松一下,韓岡就會將手伸到各個角落,就是呂惠卿也想不清到底是從哪里來的那么多奇思妙想。

不過呂惠卿很快就放棄了猜想,安心想用韓岡的發明就夠了。

韓岡也有些感慨,呂惠卿當真是想要在河北做一番事業,之前的猜測都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不過呂惠卿可不是省油的燈。王安石一走,就開始推行手實法。現在鎮守河北,縱然不是宣撫使,但能動用的資源也不是等閑,想要做出點事情來還是很容易的。

但這關韓岡什么事?那是兩府要操心的。呂惠卿要是能分心在兩府身上,韓岡雙手支持。

兩人各有索取,很容易便達成了協議。自不會要書寫合同,只要簽字畫押。點點頭,在夜幕下,分道揚鑣而去。

呂惠卿走了,走得十分的干脆利落。讓很多人失望不少。

而沈括回京來了,蘇軾也回來了,還有蘇軾的死對頭李定,官復原職的御史中丞,竟然跟蘇軾同時進京。連兩人所乘坐的官船,都是同時入港。去迎接兩人的官員,見面時,少不了有些尷尬。最頭疼的就是章惇,李定和蘇軾他都要迎接,偏偏還撞上了。

蕭禧卻還沒走,他還在等向皇後的第二次接見。

「這個秋天還真熱鬧。」韓岡拿著墨香陣陣的《自然》新刊,說得事不關己。

「京城一向熱鬧。」坐在韓岡對面,李信平靜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