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24)(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633 字 2020-08-30

「這事要有耐心。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真要等到開花結果,就像玉昆之前說過的,」蘇頌沖韓岡笑了笑,「要窮十年之功。」

「要真的有十年功。存下來的稿件怕是要堆滿幾間屋子了。」

沈括看了眼地上存著廢稿的木箱,被他們三人集體否定的稿件,全都會丟進這個木箱中。箱中積存的稿件有上百封之多了,但沒審核的還有更多。

《自然》已經到了第五期,前幾期所引發的回應也越來越多了。如同潮水,涌向了京城。投稿絡繹不絕,在剔除了近三分之一,求官、討好、申冤、求助,以及滿篇詩詞歌賦的信件之後,剩下的投稿依然有五百余封。而其中有價值的,其實不及十分之一。

前幾期被淘汰和錄用的投稿,都按照時間和錄用與否,分別打包存放了起來。並不會銷毀掉。但時間長了,就免不了像沈括說的一樣,堆滿幾間屋子。

「幾間屋子的事還好說。」韓岡說道,「除了那些亂七八糟的信,現在能給《自然》投稿的,率為有心於格物之輩。不論本心為何、見識高低,都是值得鼓勵的。像這樣只是收下就沒了回音,說起來有些傷人心啊。」

「那怎么辦?又不可能一個個都回信。每一期最後都說了抱歉了吧?」

按照韓岡的提議,現在都在每一期最後一頁刊登致歉聲明,對無法回信表示歉意。不能回信也許是現實,但人心必須要考慮到。

蘇頌也搖頭。一一回信的確不可能。他寫想勉勵那些有心格物卻不知從何入手的投稿者,但現實的情況不允許。

如今私信,絕大多數都是托人轉交。有的是拜托親友,還有的則是借助穩定的來往於商業路線上商人來傳遞。朝廷的驛傳,雖說大臣們偶爾可以借用,但如此大數量的回信,就絕不可能。

而且投稿人來自天南海北,現在最遠的已經有隴西和福建的投稿,可以想見,在未來,嶺南、甚至甘涼的投稿也會有。不說數理化,就是將各地獨特的地理風貌記錄下來,便能登入《自然》之中的地理一科了。那樣的情況下怎么給人回信?

韓岡自是知道《自然》的發行和收錄,需要一個遍布全國的郵驛系統。但他沒想到會這么快就需要了。原本他都做好了連著兩三年都沒有合格投稿的心理准備。但現在,情況比他預計的要樂觀很多,寄來的信件中,有價值的比例比預計的要高不少。估計兩三年之後,就得改為月刊,才能安排下版面了。

「如果要能借用朝廷的驛傳,辦理民間的郵政那就是好了。」韓岡決定先敲敲鼓,沒必要多拖了,「現成的驛站車馬,走慣了的路線,更有大量的人手。」

「不可能吧,朝廷怎么可能會答應。不說干擾軍情遞送,就是花銷……」沈括說著說著就停了口,驚問韓岡:「要收錢的?!」

「當然要收錢。從東京送到交州是一個價,從東京送到南京則是另一個價。路程越遠,郵遞價格就越高。但不管路程遠近,朝廷的驛傳肯定要比民間托人帶信要快。」見沈括想要說話,韓岡又補充道,「我是說平均速度。」

民間都是順帶送信,不可能像驛傳一樣,目的就是送信,能一程程的送下去。有一些人會比朝廷的步遞要快,但更多的卻會更慢,而且是慢得多。

沈括皺著眉頭:「就算收錢,可驛站傳信也只能送到驛館。還是說送到官府,然後通知人去領?」

「當然不是。」韓岡解釋道,「路、州、縣、鄉都設專門的郵局,一層層的將信轉發下去,也一層層的將信收上來。就像是衙門一樣,鄉鎮、縣監、州郡,然後到路中,最後匯集到京里。驛傳不正是這樣用嗎?」

「玉昆,說明白點。」蘇頌道,放下了手中的茶盞,擺出了洗耳恭聽的姿勢。

「如果韓岡在鞏州隴西縣的鄉里,有信要寄到同一州的寧遠縣。可將信送到鄉中的郵局,如數付了錢。然後當天鄉中的郵局就將信送到縣中郵局,縣中的郵局再送到州治的上級郵局,在那里進行分揀。確定是本州的寧遠縣,然後就是讓負責這條線的人送下去,傳到寧遠縣中。」

「下面呢?怎么送?」蘇頌追問道。

「具體到城中,就要先做好准備。必須每一家每一戶都要有個門牌號。廂、坊、街巷,然後是街巷中的第幾戶人家。比如存中府上,正門開在宣化坊北亭巷中,所以便開封府舊城右軍第一廂宣化坊北亭巷一號……從東頭數第一家嘛。」韓岡沖沈括笑了笑,繼續對蘇頌道,「只要知道了門牌號,這樣本城的郵局,就能順利的將信投遞到府上。」

「如果是本路寄信就在路中多一重轉送。如果是隔著好幾路,那就是從京城轉送了。是不是這樣的?」蘇頌說著,問韓岡。

韓岡點頭,「其實東南、河北,中原,西南、這樣的大區域,都要設一個轉運的中心。免得兩浙送江東的信,要到京城走一遭。」

「鄉間呢?」蘇頌又問道。

「郵送不可能到村中。但每個村子都可以在鄉里或鎮上的郵局設個專屬的郵箱,存放本村的郵件。等村里有人到鄉中、鎮上的時候,順便就能帶回去了。郵箱可以安鎖,郵局和那個村子各拿一把,免得給外人偷拿走。」

「能到鄉鎮就不錯了。的確用不著到村里。」

蘇頌閉起眼睛,在頭腦中過了一遍。很快就點起了頭。有已經成型的驛傳系統在,將民間的郵政納入進來,還是很容易的。一個達到鄉、鎮一級的郵遞系統,這對國家的意義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