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一)(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640 字 2020-08-30

在前幾天,李信還得知,他的表弟與章惇討論了要如何維持西軍的戰斗力不墮的話題。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加大與大理的聯系。要多購滇馬。之前的茶馬貿易,依然是以廣西為主。至今仍有四成是經過羅殿、自杞的中轉,讓許多利潤留在了兩家小國手中,若是能夠加大與大理的直接聯系,讓更多的份額轉到大理國手中。

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的路數!

李信離韓岡近,許多事他都很清楚。

朝廷最近跟遼人爭論高麗的問題。說是要在新約上增加補充條款,允許雙方於邊境新築寨堡,而且重修城防,不用再通知對方。以此為條件,交換朝廷不再直接支持高麗國復國。

不論遼國同意還是不同意,明年朝廷就會在河北破土動工,增補常年失修的城防。這就是西北罷兵後,節省下的千萬錢糧其中一部分的用處。而另一部分,就是為下一場戰爭進行准備。

國家財計正在進行調整,如果沒有大的災害,三年之內,國庫中的錢糧就能補足到維持一場滅國之戰的水平上。三年之內,李信的任務就是練出一支能夠派得上用處的炮兵來。雖然他不清楚,沉重的火炮怎么才能夠通過西南的崇山峻嶺,可訓練炮兵本就是他的職責,將事情做好,其他事,李信也不打算去多考慮。

出身西軍的李信也明白,韓岡並不是為私利,才想要攻打大理,而是西軍內部在失去了目標之後,對未來有一種恐懼,讓他不得不為之奔走,設法解決。

西班武選,從最低的從九品三班借職,到最高的正二品節度使,有六十余級之多。小使臣、大使臣、諸司使副、橫班、正任,哪一個台階下面還要分出許多小台階。

武將想要晉升,如果單純靠熬年資的話,每升一級得七年,這還要其中一點錯誤不犯。而靠軍功,一等功賞就是七資三轉,數十年的磨勘一次就跨越過去。這樣的設計,就是為了讓武將拼命爭取軍功。若說成效,也的確是有那么一些,至少在戰亂的邊陲,想要升官的話,大部分軍校士卒都是得靠拼命廝殺爭取立功受賞。

西軍上下對此也習慣了,至少還有一個奔頭,不用靠家世,不用靠諂媚上司,只憑自己的努力,也是有那么一條道路可以爬上去的。

現在太平盛世降臨西北,立功受賞的機會不復存在。在瓜分了平滅西夏和重奪靈武的戰功之後,西北邊陲,北方上千里外的阻卜人,已經是離得最近的敵人了。極西之地,王舜臣眼看著就要盡收西域,難道還能指望朝廷發動幾十萬大軍,越過崇山峻嶺,去攻打大食、天竺不成?

自元昊起兵後,宋夏交鋒四十年,國家財計用在軍費上的開銷,有近一半落到陝西。換個說法,養著西軍上下數十萬兵馬的,正是從國庫源源不斷流出來的財稅。同時對立的兩國邊疆,也是各級軍頭牟取私利的地方,空額和回易,養肥了多少兵將。

一旦沒了戰爭,不說那些底層的軍官就此失去了向上上升的便捷通道,就是將門世家,也沒了家中最大的一筆收入。光靠喝兵血,一名禁軍的空額一年也不過十幾貫錢鈔、十幾石糧食和幾匹絹帛。便是勢大如種家,難道還敢幾千上萬的在軍籍簿上編造空名?千余人就已經擔著很大的風險了。而這些收入,對一個龐大的家族來說只能是杯水車薪。

種家還算是好的,他們能夠靠滅國之功,長保家門,說不定未來還能出一個皇後。而中低層的將門和軍旅世家,卻不可能有這么好的運氣。除了回易和空餉,就是有俸祿一條收入來源。現如今,很多家族都陷入了危機。姚、曲、景、王,等等等等,大小將門都在頭疼日後的生計,就是想種地保住家門,一時間也找不到那么多佃戶。

另外一場戰爭,是西軍上下共同的需求。

朝廷也不希望看見好不容易才練出的一支強軍,重蹈京營與河北軍的覆轍。至少在解決掉遼人之前,不能讓西軍墮落到兵不修列、馬不習鞍的地步。

大理雖遠在邊陲,卻是一個可以讓西軍重新上陣的地方。

大理一向對中國並不恭順,自晉時立國,百余年不曾遣使通問。而太祖皇帝以玉斧劃大渡河為界,也讓大理一直可以高枕無憂。直到熙寧十年滅交趾,方才開始遣貢使入中國——這是被嚇的,不僅大理,西南的如羅殿、自杞等小國,都是在交趾滅國之後,改變了態度。一直有入貢的,變得更加恭順,而過去從來沒有臣服過的國家,也開始進獻貢品請求朝廷給予冊封。

對於這樣的化外小國,朝廷並不怎么看重。鴻臚寺掛個名而已。到了逢年過節,天子御大慶殿時,把一眾使臣拉出來撐撐場面,看起來也熱鬧。其作用僅止於此。

朝廷並不會庇護他們多少。就像正苦於交州捕奴隊的占城、真臘兩國,他們的使節上京來哭訴過多少回了,但朝廷還不是聽之任之,根本就沒管過交州各家窮凶極惡的蠻部。

而一旦有所需求,現如今主掌朝政的宰輔們,都不介意拿其中的哪個國家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