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16)(1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703 字 2020-08-30

【第一更】

「……行大錢於世,乃是王莽禍亂天下之舉,漢武前車豈可不知?這是說吾日後會連累官家下罪己詔。」政事堂中,當著朝臣們的面,向皇後抖著雙唇,將手中的一份奏章以同樣的節奏抖著:「這份奏章,眾位卿家怎么看?!」

蔡確聞言,立刻道:「此輩敗壞朝廷信用,使百姓疑天子不德,似忠實奸,不可輕饒!」

韓絳的態度稍稍緩和一點:「說似忠實奸或許過當,不過其不明事理,有害於國事,不當留於朝堂、官府。」

「韓相公的意思是將他罷職嘍?」

韓絳低頭:「已有前例,殿下依例而斷便可。」

「蔡相公。依相公論,當如何處置?」向皇後轉過去問蔡確。

蔡確回復道:「宜當重處,以為後人之鑒……罷官猶然太輕,當追奪出身以來文字。」

「張卿、曾卿,你二人意下如何?」

「兩位相公之論,臣無異議。罷官的確過輕,但追奪出身以來文字則未免過重,兩者之間,殿下可自行損益。」

「臣意與韓相公相同,罷官奪職已是重懲。」

「韓宣徽,不知宣徽怎么看?」

「此東府事,臣不敢妄言。只望朝廷的處斷,能讓後人引之為戒。」

向皇後稍作猶豫,便下旨道:「……那就依蔡相公之言,追奪此人出身以來文字!」

這已經是近日來,第七位因為上書廢止鑄造大錢,而被朝廷處以重責的官員了。

從古至今,鼓鑄大錢都是敗壞國政、搜刮百姓的舉措,也是奸臣當道,朝綱不振的證據之一。

折五錢、當十錢都是明擺著的大錢,而且朝廷在其中大賺特賺更不是什么秘密。只要多讀讀史書,就知道過去鑄造大錢的用意和後果。不論史書中的評價有沒有道理,反對者都是能夠立刻便拿出史料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這本來會成為韓岡的致命傷。但經過韓岡之前的教導,以及之後對一干反對者的敲打,兩個多月以來,京城內的千百官員早就消停了,只有地方上,還有不曉事的官員上書諍諫。

對於這群糊塗蟲,朝廷給予的處罰毫不留情,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連續多位地方官視言辭輕重,被處以免職、降官、乃至今日奪去官身的處罰。

自始至終,韓岡都沒有說過該如何處置,全都推到了東府身上。

因為不需要他開口,兩府宰執和太上皇後,都會幫他將事情處理好,鎮壓下所有的反對者。不為他事,只為朝廷永遠都填不滿的國庫,就絕不能放棄日後每年都會有的巨大收益。

沒有新近趕鑄的四百萬錢,明年春天,滿朝文武都得喝西北風。而新錢的發行,終於可以讓朝廷財計稍稍松了一口氣。

僅僅是融化舊幣、改鑄新幣的買賣,每鑄好一枚青銅折五錢,就平白多掙出一文半來。至於舊有的折五錢,雖然重新改鑄,不僅不賺,反而虧本,幸而數量不多,這個損失也承擔得起。

更休提當十錢量產後的成本,跟折五錢相當,同樣只有三文多,這其中賺取的錢息就更可怕了。

如此算下來,光是鑄幣局的鑄造業務,每年都能給朝廷帶來一兩百萬貫的收入。

所謂善財難舍,唾手可得的巨量收益,沒有哪個宰輔能夠輕言放棄。而且反對者一開始就不成氣候,主事者又是韓岡這個對敵人絕不容情的狠辣角色。宰輔們當然不會犯下那種最愚蠢的錯,當然會選擇站在勝利者的一方,站在於己有利的一方。

東府的相公和參政議、論如何懲處反對者的時候,韓岡就已經將他拋到了腦後。不值得費心去多想。眼下他的當務之急,是繼續鑄造新錢,並設法開發後續的大面值貨幣。金幣、銀幣和銅幣都可以,只要不是紙幣就行了。

雖然發行紙幣一本萬利,不論是鑄造哪種金屬錢幣,都遠遠比不上紙幣的收益,但也免去了推行紙幣帶來的信用損失。

就算日後朝廷發行紙幣,韓岡也不希望自己被牽連進入,免得好不容易攢下的那些名望,給連累到煙消雲散,被後人戳脊梁骨。

韓岡的錢源論,縱然已是深入人心。但遇到國家財計上的大窟窿,總免不得要割肉補瘡。

難道後世將紙幣發行到帶上多少個零的那些國家不知道濫發的壞處?他們當然清楚!各國主持發鈔的官員,任何一個都比韓岡更有理論水平。只是那時候根本停不下來了。

所以只能發行硬幣,而不是紙幣。有實際的價值在里面,底線上的信用便能維持。

只要朝廷肯守信,維持住新錢的信用,就算明知到朝廷鑄新錢是為了賺錢,但京城百姓依然會樂於使用。而朝臣習慣之後,就會知道這新錢有多方便。

京城內的那一幫詩人,敢說酸話,卻不敢上書反對此事。也就是這樣的水平,根本不值得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