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23)(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714 字 2020-08-30

這時候願意蹚渾水的並不多,很多朝臣都不想在這個時候被迫選邊站。

雙方的唇槍舌劍不見止歇,原本為了直接解決爭議而舉行的會議,因為一人的不服氣,再一次陷入了混亂,向太後心中不耐,「夠了!」

她剛剛張開口,就聽到下面一聲更加響亮的呵斥,「夠了!還在吵什么?還是說有人覺得,今ri之會不合時宜?」

朝臣們驚訝的發現,存在感一直都比較單薄的首相韓絳站了出來,

韓絳沒理會班列之外的王安石、韓岡等人,怒瞪著殿中的御史們:「殿中侍御史何在?!有人瀆亂朝儀,爾等為何坐視不理?!」

李定陡然變sè。

韓絳出面維持朝綱,這是在討好誰?自然是太後。

而太後又是站在誰的一邊?那就不用說了。

韓絳對韓岡的支持,這還是第一次如此旗幟鮮明。任誰都知道,在如今正在爭論的伐遼一事上,出身河北靈壽的韓絳,是絕對支持韓岡的。但國是不同,之前支持韓岡,只是反對一場戰爭,現在與韓岡站在一邊,卻是在反對整個新黨。

所以這段時間朝中都猜測韓絳即使有偏向,也不會公開表明支持誰。三次為相,韓絳已經沒必要再蹚渾水,靈壽韓家的地位,誰在台上都動搖不了。就像洛陽那幾位元老,即使敗出朝堂,每天生ri,朝廷照樣要遣使問好,逢年過節,賞賜照樣不會短少。

但韓絳還是表明了立場,這當然讓許多朝臣驚訝莫名。甚至王安石都不免心中動搖,回頭深深的看了老友一眼。

排在班列後方的陸佃也不安的挪動了一下身子,一下子變得不自在起來。他沒想到韓絳會支持韓岡,這或許是韓岡如此自信的原因所在,有太後,有首相,的確能夠分庭抗禮。

方興只排在他後幾位,一切都看在眼里,冷笑了起來。

別忘了韓相公是哪里人?!河北靈壽啊!

如果能夠一戰擊敗遼人,那當然最好,河北就此太平了,但呂惠卿能做到嗎?

韓絳了解一切,呂惠卿為了回朝,所玩弄的那些伎倆,又豈能瞞得過韓絳的眼睛?

韓絳與老朋友對視了一眼,眼中沒有交情,只有決絕。

既然不准備打虎,卻偏偏要去捋虎須,事成之後,自己悠哉悠哉的回京為相,卻在河北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呂惠卿是福建子,自不擔心遼人的鐵蹄,可韓絳不能不為鄉里擔心。

在韓岡站出來之後,他就徹底的站在韓岡的一邊了。不管王安石和呂惠卿是當真想與遼人打上一仗,還是只想借機混些功勞回京,韓絳都不能容忍有人拿著河北的安危做自己的墊腳石。

有了太後的支持,有朝中唯一的宰相支持,韓岡已經不再處於劣勢,這一次的勝負,一下就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韓絳一怒,在短暫的震驚和靜默之後,王安石、韓岡、曾孝寬、呂嘉問齊齊請罪,向太後道,「不用多說了,相公、樞密對於今國是,可有何提議?韓參政,此事是你先提出,你先來說。」

韓絳成了敵人,呂嘉問心中正怒,但太後這么一發話,他差點就要笑出來。

太後或許是要幫韓岡,讓他先聲奪人,可惜的是,她這是幫倒忙。

先開口不是好事,等於先暴露了虛實,後面的人可以根據他的提議而做出調整,原本因為韓絳而五五開的勝率,至少又有一成倒了回來。

韓岡這一次當是有苦說不出。

韓岡也是停了一下,才邁步出班,朗聲道:「先帝念茲在茲,不過富國強兵。新法施行十有余年,國僅小康,尤未富也。於今皇宋生民億萬,一人一年僅食兩石,亦要兩萬萬石。今ri國中積儲多少?臣聞『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今ri皇宋,可有九年之積?」

他瞥了一眼王安石,而後繼續道,「且不說九年之蓄,三年之蓄可有?大宋幅員萬里,無一年無災異。十分國土,有災異者,多則十之五六,熙寧是也;少則十之一二,今ri是也。若無千萬糧谷,如何保得住中國無亂事、無流民?若要北上攻遼,收復故土,如今所作的准備更是遠遠不夠。」

「所以今ri朝廷所要做的,是繼續變法,而不是抱殘守缺,不求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