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為日覓月議乾坤(11)(1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669 字 2020-08-30

屋外,堂吏來往奔走,偏偏腳下片塵不驚。

當宰輔們濟濟一堂,經過門前時,堂吏們就連大氣也不敢喘。

不過有幾分是深怕驚擾到屋中的宰輔,有幾分是擔心氣喘粗了,聽不見里面的爭論,這還真說不准。

熊本倒是可以確定,現在至少有二十對耳朵朝著這間公廳豎著。

將注意力從屋外轉回屋內,熊本就見鄧潤甫指著那片紙,質問上首處的韓岡,「敢問相公,何為童生?「

所謂童生,如果只是顧名思義,那就是小學生。這是誰都能明白的。但與進士歸為一類,那肯定就不一樣了。就像是秀才,尋常稱呼讀書人的,現在同樣與進士寫在一處,誰也不會還覺得是尋常的稱呼。

「蒙學畢業,便是童生。」

當太後留下韓岡的時候,熊本就知道他們會怎么做。

想要讓太後繼續垂簾,第一就要收買人心。若韓岡不說,過了今晚,熊本也要上書。之前在殿上一同請太後繼續垂簾,有幾分算是形勢所迫,可既然上了賊船,又跳不下去,也只能從賊了。

計議出了什么對策,還得盡快頒布,至少是得盡快宣傳出去,要不然,今天在內東門小殿中的一番話傳揚開,宰輔們少不了為人詬病。盡管理由光明正大,大部分朝臣還是會站在他們一邊,可身上背負的罵名難道不是越少越好。

不過這套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的玩意兒,熊本事前還真沒想到。

蒙學的畢業考是由縣中主持,算是官方的考試,過去按照通過人數多寡,蒙學的主辦者,以及當地的知縣、教諭還有更高層的學政都會都到相應的處罰和獎賞。而蒙學畢業的學生,過去並沒有太注重,只是希望由此減少文盲數量——韓岡創造的這個詞可謂是精到——實現有教無類的夢想。

但現在看來,韓岡怕是已經計劃很久了,用以更進一步的收買人心。

「做了童生有什么好處?」

熊本能想到的東西,鄧潤甫也不可能想不到。

「好處?自然是丁稅。」

「免征?!」

「蒙學的學生數目可不少。」

鄧潤甫和曾孝寬先後說道。

兩人不是反對,而是想知道韓岡怎么解決。

韓岡道:「商稅增加的數目,足以抵得上人丁稅了。」

先不說讀書人有多少,丁稅數量本也不多,多的是附在丁稅之後的折變。

丁稅本身一般在兩三百文之間,有地方少至百文,但也有地方多到四五百文,開國初年,甚至曾經有七百文的情況。如果是納糧,則是三五斗不等,多的時候也曾達到一石的。

如果是在京師,四五百文最多也就半月苦工的收入。而貧困之地,丁稅的數額一般也不會高。七百文、一石米的例子,基本上都是出自江南的魚米之鄉,而且是開國初年,延續了吳越、南唐的稅收額度才會如此之高。

最重要的,是朝廷經常免去某個地方的丁稅。因為天災,因為戰亂,都會減免丁稅。相比起夏秋兩稅來,丁稅的數量並不算多,減免一部分並不會影響朝廷的財政收入太多。

「從此之後,怕是人人都要讓自家的兒子去上學了。」鄧潤甫嘆道。

家中子弟去讀書,只要通過縣中組織的考試,就能拿到童生的資格。名額沒有限制,達到標准就可以。只要三年,讓七八歲的小孩子上三年學,這么簡單就能免去日後幾十年的丁稅,有幾個人算不過這筆賬?

韓岡怡然頷首,而曾孝寬卻又嘆道,「日後作弊者必多如牛毛,無法禁絕。」

「有學政在,讓學政去管。」韓岡毫無責任心的說著。

怎么杜絕作弊,還有在作弊之後怎么查出來,辦法都是人想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嘛。

「時日一長,丁稅怕就是再也收不上來了。」

「丁稅本就行之無據。」章惇突然說道,「本朝稅制,上承唐之兩稅,而兩稅法,本就是將舊制租庸調歸並為夏秋二稅,身丁錢亦納入其中。晚唐五代,天下戰亂頻頻,為軍資故,各地復征身丁錢,尤其以南方為重。而本朝開國之後,相因承襲,並未恢復舊制。」

「免行錢怎么辦?」熊本問道。

這是免除夫役要繳納的稅收,說起來也算是人頭稅的一種,而且數量還不少,並不下於丁稅。

「做了秀才便可免除,而且成為秀才之後,便可以游學天下,不需要地方開具的路引。」

方便做生意嗎?熊本暗自搖頭。韓岡看樣子就是想要做到兩全其美,一方面收買人心,一方面還要為氣學張目,打得一手好算盤。

「秀才的資格是小學畢業?」曾孝寬問道。

「當然。」

「舉人呢?解試?」「不過通過了發解試便是舉人,那日後是不是都可以上京趕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