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74)(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733 字 2020-08-30

文及甫沒有附和,等了一下,道:「大人,還有一件事。」

「什么事?」文彥博不在意的睜開眼。

文及甫道,「兒子回來的時候,正好碰見韓岡出城了。」

「出城?」文彥博兩條雪白的長眉皺起,「去哪里了?」

「應該是往自然學會的會所去了。」

『哦。』文彥博像是松了口氣。「就是那個自然學會的第一次全國大會?蘇頌去了三次,他也該去了。不知又會有什么新奇東西。」

文彥博的口吻,就像是在看百藝表演的時候,猜測下一個節目。

文及甫的眼睛落到了文彥博方才正在看的報紙上。

頭版,二版,三版都少不了有關這一次大會內容。甚至壓倒了正在舉行的大議會籌備會。

好奇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對身邊常見的事物,突然冒出個讓人匪夷所思的論點來,這當然會吸引到絕大多數人的關注。

浮力原理為什么能引起轟動?就是因為從再尋常不過的河船上,引申出了一個讓人瞠目的飛船。

相反地,經義不論做得多好,也就只有些儒生會感興趣,即使有什么超乎想象的新釋義,也只能驚到幾個內行人。

蒙學之中,講習經義的課程上,十個人里面有九個人會昏昏欲睡,但換成是各種各的新玩意兒的自然科,十個里面倒有十一個會興致高昂。

文彥博感受到了兒子的視線,一張老臉上看不出羞惱,語氣中倒是泄露了幾分,「老老實實的造槍、造炮、造蒸汽機就好,摻和什么大議會?」

文彥博並不是反對韓岡所帶來的一切,他的鼻子上還架著黒木框的水晶眼鏡。

回想起二十年前沒有眼鏡的日子,文彥博已經無法想象若沒有眼鏡問世,自己這二十年要怎么過日子。

就算是閉月羞花的絕代佳人,如果看不清面目,也跟粗笨的村婦沒有多掃區別。

對因大量的人體解剖而為人詬病的河東軍醫院,文彥博在痛罵其喪心病狂之余,也很享受軍醫院的研究在醫學上帶來的進步。

去年的這個時候,已經去世的王拱辰的曾孫子,突然患了絞腸痧,一干內科聖手束手無策。王家人,只得簽了生死自負的協議,將其送上手術台。雖然風險很大,但還是安安然然的救了回來,只是肚皮上多了一條蜈蚣樣的長疤。

按洛陽醫院的說法,現在只需要發明一種強效殺毒、防止感染的葯物,就能將開膛破腹的手術推廣開去,日後再不用懼怕絞腸痧等過去的不治之症。

文彥博覺得這樣的研究很好,醫官們將一輩子的精力都投入進去,沒必要摻和什么政事。研究蒸汽機的就一輩子去研究蒸汽機,弄上車,弄上船,能弄上飛船就更好。還有研究天文地理的,有專門的衙門養他們。研究格物之道的,就一輩子在里面研究,不要想著干預國事。

所謂各司其職,士大夫秉政治事,小人則盡可去做醫卜星相,去行農、工等事,只要不造反,朝廷會很樂意見到一個對國家有所裨益的技術。

「可是,大人。」文及甫道,「蘇頌,韓岡如此看重學會,會不會這一回選舉,他們會將學會會員派出來參選?」

「都是些不成器的。成器的早就去考進士了。」文彥博並不是很擔心,自從太宗、真宗大力抬舉進士,只要讀書,無不是先去考進士,考不中進士的才會去研究其他東西。

「可進士都不會留在在地方上,留下來的人里面,很多都是自然學會的成員。」

而且韓岡還在鼓勵士人去考諸科。尤其是明算,明工兩科,都是韓岡的自留地,只要去考這兩門,都可算是他的徒子徒孫,至少也是受到了他的恩惠。

進士的數量不多,諸科的數量也不多,但相比起進士的遠大前途,諸科就差了許多,留在地方上成為議員的誘惑力,可比在朝廷里面做官要強很多。

「緩不濟急。」文彥博依然不屑一顧,「試問學會會員里面哪個更多?貧戶,還是富戶,官戶?」

富戶,官戶,早就有了自己的傾向,大多數還是對新法頗多微詞,如果有改變的機會,為什么不改變?

學會會員也許對韓岡有感激,有崇敬,可作為家族中的子弟,又怎么可能與家族為敵,最後肯定會遵從家族的意願。

什么叫做底蘊?什么叫做世家?什么是與天子共治天下的士大夫?

絕不是一家貧戶出了一個進士,就能算士大夫的。區區寒門子弟,即使做到宰相,也絕不會明白這其中的關鍵。

文彥博呵呵陰笑,又一次重復這幾日一直在說的話,「讓那灌園小兒,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ps:推薦兩本老作者的新書。

一本是歷史穿越的老前輩淡墨青衫的新作《大明1617》,自晉商的角度開局,十分新穎。當年淡墨青衫的《大漢龍騰》,《清明上河圖》都是讓人欲罷不能的佳作,這一本也同樣值得期待。/book/

另一個是《盜宋》《葬明》的作者寒風拂劍的轉型新書《爭龍道》,有人間爭霸,亦有神道之爭,雖然整體架構才開局,依然值得期待。/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