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九四章 忍無可忍(二)(1 / 2)

鐵骨 天子 1811 字 2020-08-31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鐵骨最新章節!

七月十一日中午,成都北校場,中失軍官學校成都分校籌備處,委員長臨時行營。

蔣介石正在與趕來請示對日關系的浙江省長黃紹竣、湖北省長張群、福建省長陳儀、江西省長熊式輝等人共進簡單的工作午餐,蔣介石對麾下封疆大吏們沒有去找汪精衛,而是不約而同趕來四川覲見請示,感到非常的欣慰和滿意,同時也對不斷惡化的華北局勢、以及日本得寸進尺、咄咄逼人的外交壓迫憂心忡忡。

在日本駐華軍隊和使領館的巨大壓力下,始終信奉「攘外必先奐內」錯誤原則的蔣介石,就認了何應欽的愚蠢行為,盡管』何梅協定公之於眾,引起全國上下的一片憤怒,何應欽卻爭辯說自己從來沒有在任何協定上簽字,為此他侍應欽請示過汪精衛院長和蔣介石委員長,而且是遵照中央會議精神而為,但是執掌華北軍政大權的何應欽給予日本天津駐屯軍司令梅津美治郎的書面答復證據確鑿,根本無法推卸其賣國的罪責。

對此,遠在成都指揮剿共的蔣介石沉就不語,讓何應欽和促成』何梅協定》的國民黨總裁兼政務院長汪精衛兩人,繼續去充當奴顏屈膝、賣國求榮的擋箭牌。

緊接著,汪精衛主持的中央軍政特別會議,做出了撤銷第十七軍團司令部的決定,蔣介石明知道這是汪精衛、何應欽和國民黨中央政府那群妥協派為了擺脫日本人無休無止的威脅和糾纏,根據』何梅協定》中「撤退駐扎河北所有中央軍」條款而做出的懦弱讓步,明知這是最終會令第十七軍完全撤出華北的關鍵一步,明知安家軍在對日立場上一點即燃的強硬態度蘊藏巨大戰爭風險,但是蔣介石略微猶豫,依然在中央軍委和中央政府的聯名電詢中予以同意。

但昨日下午接到何應欽從保定來的急電之後,蔣介石驚慌了,胡家林和第十七軍將領的拒不妥協,原本就在蔣介石的意料之中,但是一點兒面子都不給何應欽的強橫態度,的確令人擔憂。

到現在為止,蔣介石仍在猶豫觀望之中,不知道該如何給自己器重的愛將胡家林去電勸慰,也不知道自己同意撤銷第十七軍團司令部的妥協態度,是否因此而自毀長城,會不會釀成禍國殃民的大錯。

從本意上來講,蔣介石實在舍不得撤走雄踞冀中、冀南戰略要地的鐵血雄師第十七軍,前一段安毅不惜血本對第十七軍兵力和戰力的迅補充,也是經過他蔣介石同意才實施的,目的就是對日益囂張的日寇、對華北漢奸武裝、對紛紛力圖自保而對日立場軟弱搖擺的各路諸侯保持強大的震懾力,不讓本就岌岌可危的華北局勢,展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再者,《何梅協定》簽署之後,沒有換來天下太平,貪得無厭的日本人不但不滿足,反而得寸進尺步步緊逼,隨之激起的全民族憤怒、生波及華夏大地的抗日浪潮,前所未有的反對國民黨政府的呼聲、全國各界拍案而起對何應欽和汪精衛政權的口誅筆伐……這所有的一切,深深震動了遠在西南的蔣介石,一種從未有過的驚恐、懊悔、猶豫和失控感交集襲來,讓他坐立不安,進退失踞。

因此,猶猶豫豫的蔣介石,沒有及時給胡家林下達明確的命令,他非常清楚悍將胡家林和十七軍八萬余彪悍將士,只會聽從他蔣介石和安毅的命令,何應欽根本無法指手畫腳,何況何應欽本來就與出自安家軍的第十七軍將士有解不開的宿怨,趕到保定不被十七軍將士羞辱已經算是走運了。

但有一點蔣介石頗為放,c,他認為徐庭瑤這個十七軍的老長官也奉命到了保定,越來越沉穩的明家林再怎么憤怒,也不會不給徐庭瑤面子,也不會在未接到他蔣介石的明確命令之前,貿然對日采取軍事行動。

但是,蔣介石卻忽視了就在他南面不遠的安毅,忽略了安毅身邊那群天不怕地不怕的猛將,也忽略了徐庭瑤與安家軍之間深厚的交情和徐庭瑤心中的愛國主義情感,更沒想到暫時駐扎保定清苑機場的安家軍空一團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蔣介石原本計劃與各省省長開完會,就給胡家林去密電,讓胡家林依然采取忍讓態度,同意中央會議決定,撤銷軍團司令部但暫不轍軍,先把形勢穩定下來再說。可如今,就是僅僅半天的猶豫,終於引了巨大的危機。

當蔣介石看到鄧文儀臉色慘白地一路跑而來,心中頓時一陣寒冷,手中的筷子滑落到桌面上。黃紹竣、張群等人全都停止交談,驚訝地望著失態的蔣介石。「校長,大事不好……」

鄧文儀突然意識到一群封疆大吏就坐在蔣介石身邊,閉住嘴沒有往下說。

蔣介石放下手中剩下的一根筷子,撿起雪白的餐巾,輕輕擦了擦手:「說吧,在座的都是黨國柱石,沒有什么好保密的。」眾人對蔣介石的信任非常感激,蔣介石的冷靜也讓鄧文儀安心很

「校長,剛接到胡家林軍長急報:上午九點四十分,三架日軍戰機再次悍然入侵第十七軍防區徐水空域,對正在南撤的關麟征二十五師實施偵查和低空威脅,一分鍾後與正在例行巡邏的西南空軍司令部空一團戰機編隊突然遭遇,日軍飛機率先開火挑釁,空一團機隊被迫還擊,全殲日軍飛機三架,兩名跳傘的目軍飛行員摔成重傷,急送保定野戰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為以防萬胡家林將軍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在眾將的一致建議下,命令全軍進入戰斗准備。」

「啊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