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〇二章黑夜殺機(1 / 2)

鐵骨 天子 2128 字 2020-08-31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鐵骨最新章節!

第一三〇二章黑夜殺機

星月黯淡無光,號稱火爐的南京又濕又悶,一場大雨顯然為期不遠。

南京中央軍委會議室里,由於安裝了空調,屋子里溫度適宜,眾多將領聚坐一堂,商議最新軍情。

總參謀部第二廳廳長徐祖詒正在匯報:「日前,長江中上游沿線各港口行駛與停泊的日本軍艦與商船,大約有三十余艘,突然放棄了正常的航運計劃,開始有意識地向長江下游地區撤離。與此同時,在重慶、武漢、南京一帶的日本僑民,紛紛搶購火車票、船票或者干脆乘坐日本人的船只,准備離開生活已久的地方,其目的地大都是江浙沿海城市,這其中又以上海居多。宜昌行營參謀長路程光將軍來電,詢問是否對日本船只和僑民采取強制措施?」

蔣介石沉吟一下,問道:「安毅是持什么意見?」

徐祖詒大聲道:「安毅將軍剛剛復電,認為這個時候日本船只和僑民出現異動,必然有重大陰謀,應該將其船只堅決予以扣押,對其僑民采取收押拘留等措施,借此威懾日本政府和軍隊。此外,安毅將軍稱他明日將赴京,親自向委座和軍事委員會稟報華北抗戰事宜,建議軍事委員會向劉經扶將軍去電,立即停止在冀東方向的軍事行動。」

馮玉祥臉色一變,皺著眉頭道:「安將軍如此鄭重其事,莫非平津局勢有所變化?」

徐祖詒道:「據程頌雲將軍講,安毅將軍連夜趕赴通縣,想當面勸諫經扶將軍切勿輕舉妄動,一切待明日安毅將軍回南京向委座和軍委稟報華北戰況後再行兵。可惜,經扶將軍已經統率第二集團軍大部,經燕郊鎮,向三河、大廠縣城進。目前第二集團軍之前鋒,已抵達夏殿鎮,其間已與日偽軍零星阻擊部隊生交戰,相信至多明日,便會傳來好消息。」

白崇禧抬起頭,若有所思:「或許安將軍是是擔心後方不穩吧第五軍團起的天津之戰的詳細戰報大家都看過了,日軍在天津城和塘沽、大沽二港囤積有大量兵力,導致原本想一鼓作氣拿下天津的五十三軍和四十軍損失慘重。

「我想安將軍有可能為此感到擔憂。事實上,在攻取天津還是在冀東反擊上,我也曾猶豫過,但想到天津瀕臨大海,一旦進入日軍艦炮的射程,必將帶來極大傷亡,相對而言,冀東更容易攻取,而且影響力絲毫不遜於天津,一旦我們把戰線推進至長城各隘口,到時候再回頭收拾天津,便瓜熟蒂落了」

陳誠微微一笑:「這兩天廣播和報紙的新聞報道可謂精彩紛呈,石友三成為第一個被執行軍法的高級將領,極大地威懾了各地漢奸勢力和武裝,也讓某些試圖保存實力在對日作戰上鼠兩端的軍閥嚇出一身冷汗,全國上下一致予以好評,只有日本人的報紙灰溜溜地稱這是對日本的嚴重污蔑和挑釁。隨後便是天津之戰,雖然這場大戰最終以我軍主動退卻結束,但是依然給日軍造成了上萬人的傷亡,並摧毀其大量坦克和重炮,從兌子的角度看,咱們不虧,可是天津這顆釘子不拔除,對整個華北局勢依然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我想安將軍此次回來,是不是為天津而來?」

何應欽最反感的是開會的時候帶出安毅,當即咳嗽一聲:「諸位,大家還是先回歸正題,如何應對日本人的撤僑風波吧。我覺得現在生在華北的中日戰爭還僅僅只是局部戰爭,但如果我們對日本的船只和僑民采取行動,那么性質就極有可能生變化。我們的目的原本就是以打促和,逼迫日本人回到談判桌前,如果徹底觸怒日本人,和平的大門一旦關上,那中日間將是不死不休的結局。」

唐生智點點頭:「敬之兄所言有理,這個問題確實值得咱們好好考慮斟酌。就目前而言,暫時與日本締結平等的合約,把相互間關系維系到三三年長城抗戰前後是一個不錯的結果。去年我們的國防計劃中,幾乎就已經預見到今日的情況——就目前中國之國情而言,維持和平、牟取經濟和工農業的展,一旦日軍在華北占不到好處後,必然把覬覦的目光投向地廣人稀的西伯利亞,蘇、日兩國遲早有一戰。待日軍與蘇聯紅軍決戰時,我們即可進出白山黑水之間將敵殲滅之,屆時復興民族據東亞之牛耳不難也。」

蔣介石心中委決不下,想到日本撤僑和船只出逃事件,很可能昭示著戰事的擴大,下一步日軍極有可能在沿海地區實施登陸,而上海必然是日軍的要目標,便詢問張治中關於淞滬備戰的情況。

張治中站起來,一臉鄭重地稟報:「長江下游太湖附近之地區,為我國最重要之經濟、工業中心及都所在地。自民國二十一年《淞滬協定》簽署後,日軍在上海已構成相當根據地,一旦戰起,日軍必將以有力部隊,在上海實施登陸,協同其強大的海軍一起向我起進攻,目的是盡最大可能打擊我國抵抗之意志。

「我的設想是長江下游地區之我軍,於開戰之初應先用全力占領上海,無論如何必須撲滅在上海之日軍,以為全部作戰之核心。爾後直接沿江、海岸阻止敵之上陸,並對登陸成功之敵攻擊而殲之。不得已時,逐次後退,占領預設陣地,與敵對峙,最後須確保乍浦—嘉興—無錫—江陰之線,以鞏衛都之安全。對杭州灣、江陰之江面,則實行封鎖,阻絕敵艦之侵入。」

「嗯」

蔣介石點了點頭,表示嘉許:「聽起來不錯,有具體的計劃嗎?」

張治中來到會議室一側牆壁上懸掛的大幅江浙地圖前,舉起指揮棒,對照地圖進行講解:「根據上海的實際情況,一旦開戰,起碼要投入兩個集團軍以上的兵力才可以應付作戰需求,因此我就以兩個集團軍之規模來規劃戰事進展。

「在開戰初期,我以主力進出上海附近,掃盪該地陸上之敵人,破滅其根據地,爾後用一個集團軍的兵力,布置於吳淞—寶山—瀏河—白茆口—福山—江陰沿岸,我們姑且將之命名為左路集團軍,另一集團軍則置於澉浦—乍浦—奉賢—川沙—黃浦江東岸之沿海岸,拒止敵之登陸,這一路我們暫命名為右路集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