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四七章 前途與命運(1 / 2)

鐵骨 天子 2058 字 2020-08-31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鐵骨最新章節!

長安,小南海。

安毅收到夏儉電報時,正在與蔣雲山、徐子良、胡家林、周崇安、董馥川、楊傑、展到、鄧斌等政要、將領在治政堂勤政樓的小會議室,商議重新修訂安家軍軍銜等問題。

從三七年安家軍南下到現在,已經有五年多的時間,由於連續的大戰,當初的少將和少部分上校,現在大多擁擠在了中將一級,中校和少部分少校,現在也因功晉升,成為了將軍,而最初的那批上將,隨著十多名中將的陸續晉升,現在不得不與自己昔日的屬下同享榮耀。

戰爭還要持續幾年,今後戰功還會繼續累積,如果再不修改軍銜制度,會大大挫傷將士們的積極性。

安毅拋出議題後,會議室里一片沉默。由於涉及到軍隊問題,沒有誰敢輕易發言。安毅見狀,只好點名讓大家發表看法。

胡家林認為保持現狀即可,雖然彼此軍銜相同,但職務卻不一樣,這並不影響軍隊的軍令、政令統一。

蔣雲山則認為可以增設軍銜,但必須從長遠考慮,參考將領的資歷以及兼顧方方面面的利益,以避免混亂或者將來出現尾大不掉的局面。

徐子良稱自己還未考慮周詳,先聽聽其他人的看法。

周崇安和董馥川商議一番後,又參考了楊傑、展到、鄧斌等將領的意見,詢問是否可以參照美國人的軍制,為上將定星,即把上將將分為五個級別,從一星上將到五星上將,這樣足以把各個級別的上將區分開。最高的五星上將,代表了最大的榮耀與權威。

「如果單單把上將提出來這樣區分。無疑削減了上將本身所蘊含的意義,會帶來更大的混亂。」胡家林再次提出反對意見。

「大家看這樣可好?」

安毅見遲遲沒有合適的建議,只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准備在上校之上,增設大校軍銜,以增加晉升將軍的難度。今後在一般情況下,團級干部的軍銜為上校或中校,師一級軍事和政治主官均為少將,其余副師長、參謀長等職務為大校或者上校軍銜。

「中將職務,只要用於各集團軍正職。原則上副職及參謀長為少將,各處負責人級別不限。上將如今主要是由軍委委員、各方面軍和軍區主官以及三總部領導擔任,原則上各方面軍和軍區副職、參謀長及為中將軍銜,其余各處負責人級別不限。

「在上將之上。我認為可以增設大將軍軍銜。大將軍最多十人,這樣上將和大將軍之間就拉開了距離,累積的軍功就有了用處。新晉升的中將、上將也都有了進取的方向。大將軍軍銜主要授予軍委、三總部以及各方面軍軍政主官,戰爭結束後,我准備再設元帥軍銜,最多也設十人,這樣大家都有了前進的動力。」

蔣雲山眼前一亮,立即出言贊同:「我同意。有了這樣的目標,軍中各級將領肯定會你追我趕。全力以赴地把每一場仗打好,從而形成良好的競爭局面!而且由於相互間屬於競爭關系,這樣就避免了拉幫結派,有利於軍隊的團結和長治久安!同時。這樣設定軍銜,既符合中國的傳統,又一目了然,非常實用!」

徐子良對於軍隊的態度,向來是以安毅馬首是瞻,因此沒有過多的廢話,只說了三個字:「我支持!」

胡家林雖然知道不管是大將軍軍銜還是元帥軍銜,以自己的資歷和現在的職務,將來注定會有自己的一個,但他卻依然提出不同的見解:

「大校和大將軍軍銜可以設立,但再增設元帥軍銜是否有必要?畢竟這是個象征意義很大的軍銜,軍中除了主席之外,其他人哪里有資格?雖然一月份的全國政治協商五次會議上,已經正式將我們的軍隊命名為國防軍,但不管是各國政要、將領還是新聞記者,依然把咱們的軍隊稱為安家軍,這可不是白叫的!」

安毅一怔,隨即啞然失笑,為胡家林的赤膽忠心暗暗感動之余,不得不出言解釋:「這種擔心沒有必要,如果大家怕與我排在一起,那么在元帥之上再設一個大元帥軍銜又何嘗不可?而且元帥軍銜又不與實際職務掛鉤,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就比如現在的蘇聯,幾位元帥威脅到斯大林的地位了嗎?

「我們這個國家成立的時間太短,國土上的居民大多為國內來的移民,而由於人口潮到來的新生一代,此時還處於襁褓之中,他們的成長還有待時日。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民眾對這個國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還不足,且沒有當家做主的覺悟,更不知道該如何行使自己的權力,對於洋人在骨子里依然有著天然的畏懼。

「若非如此,我連這個大元帥都不想當。在民眾心目中,軍隊是一個國家政權穩定的保證,若沒有一支鐵骨錚錚、不屈不撓的軍隊,恐怕民眾對咱們政府的信心也不會足,就談不上安居樂業。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軍隊的國家化不可能會實現,黨指揮槍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會持續存在,中央軍委將依然將行使領導和指揮職能。

「在這種情況下,我就不相信那些登上高位的將領,會背叛我!」

安毅最後一句話斬釘截鐵,充滿了自信和霸氣。

擔負全軍政治思想工作的展到補充道:「軍隊一直置於以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和軍委領導之下,這一點沒有任何問題!我們的軍隊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一直抓得很嚴,從連一級開始便建有黨支部和士兵委員會,用主席的民族主義思想來統攝全軍,在軍隊中充分保持了黨組織的純潔性,黨支部每周都會舉行會議,哪怕是在戰爭狀態下也不例外。在會議上,批評和自我批評蔚然成風。所有的會議記錄都會整理上報,我們有專人整理存檔。以便及時發現問題。

「而士兵委員會則充分保障了軍隊中的基層民主,使得官兵一致落到了實處。在士兵委員會每一個月都會進行的民主評議中,普通的士兵可以質疑軍事和政治主官的所有決定,如果證明是軍事和政治主官出錯的,我們會對提出異議的士兵進行獎勵,並記入功勞簿,這既調動了廣大官兵的積極性,同時又避免了軍隊成為軍官的私產。」

楊傑感慨地說:「說實話,我們的軍隊是我見過的最純粹、最不可能造反的隊伍!嚴格的軍紀。使得我們得到了老百姓的衷心擁護,軍人家屬也得到了各級政府和軍管會的妥善照顧。到目前為止,參軍都是自覺自願的,根本就沒有抓壯丁的現象發生。

「尤其可貴的是。我們的軍隊徹底杜絕了舊軍隊中普遍盛行的打罵士兵的現象。通過不斷地糾正和學習,那些『不聽話』的士兵,每每在戰斗中發揮出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他們在民主評議受到批評和教育的同時,知恥而後勇,迅速成長為我們的基層指揮員,隨後又用自己的學習體會,去幫助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