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動員(1 / 2)

唐朝好男人 多一半 1263 字 2020-08-31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好男人最新章節!

永微四年(654年),百濟與靺鞨聯兵入侵新羅,奪其三十余城,新羅真德女王撰寫《太平頌》,親自刺綉,呈獻大唐,乞求援救。(當時朝鮮半島並存三個獨立國家,北部為高麗,南部偏東為新羅,南部偏西為百濟。其中新羅一直與唐廷保持朝貢關系)

高麗已經被太宗李世民打殘了,如今朝鮮半島就剩下百濟這根魚刺,對於養息多年的大唐來說,只要拔除了這根刺,就能順利的把朝鮮半島緊緊握在掌心。瞌睡送上熱枕頭,新羅女王的求救給了唐朝『政府』一個師出有名的好借口,在遼東經營多年的唐軍將士終於可以活動一下筋骨了。

在接到新羅女王求援的同一時間,朝廷就任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率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等水陸大軍10萬討伐百濟;同時任命金春秋為蝸夷道行軍總管,率新羅兵5萬與蘇定方配合作戰。

這是李治登基以來第一次大規模對外戰爭,也是對新君的一次崗位能力考核。如果能順利拿下百濟,不但雪了太宗皇帝當年被迫撤退之辱,更能提升其在朝野的聲望,威震對大唐抱有狼子野心的周邊鄰國,並彰顯唐朝『政府』為維護地區和平所表現的大國責任感和決心。

此戰至關重大,舉國注目,在開戰前夕,府兵已經開始頻繁調度,關內道將近二十府的兵將陸續開拔,向攏右進發。吐蕃一直是大唐最強大的敵人,分量之重讓百濟等跳梁小國難以比擬,近年來兩國邊境上的沖突頻繁,規模逐漸加大,如果吐蕃要趁大唐進攻百濟跳出來趁火打劫的話,局部戰爭就可能演化成國家戰爭,後果不堪設想。

為了鞏固唐吐邊境的優勢,關內道的府兵源源不斷的開往攏右和劍南,造成關內兵力不足,為補充兵源,朝廷隨頒發募兵令。

唐朝的兵制建立在隋朝的兵制基礎之上,其編制的基本單位是折沖府。府分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軍府長官為折沖都尉,副職為左右果毅都尉。府兵稱衛士或侍官。軍府分別隸屬於十二衛和六率。十二衛各設大將軍一人,直接聽命於皇帝。六率各設率一人,隸屬於太子。軍府最多時有六百三十四個,約百分之四十分布在京師所在的關中,以便中央『政府』手握重兵,控制四方。府兵必須憑尚書省兵部的兵符才能調撥。戰時由皇帝命將率軍出征,戰爭結束,將領回朝,士卒歸府,將無常兵,難以干預國政

均田制基礎上,是兵農合一的制度。衛士二十一歲入軍,六十歲免役。征點標准是「財均者取強,力均者取富,財力又均,先取多丁」( 初期規定,凡20歲至60歲有受田權利的人都有服兵役的義務;後改為25至50歲。通常情況下,把全國戶口分為三等九級,資財在中等以上家有三丁者,從中挑選一人充當府兵)。府兵農忙時生產,農閑時『操』練。其經常『性』任務是輪流到京城宿衛(稱為「番上」),或到邊境和內地的要地戍守。戰時則應征作戰。衛士服役期間,免除其自身的租調,但衣裝、口糧和大部分兵器都要自備。

府兵制的特點可以簡單概括為:平時為民,戰時為兵;寓兵於農,兵農合一。府兵的戶籍由軍府統領和管轄。和平時期耕地種田。戰爭發生時,自帶糧食與馬匹,兵刃,出征打仗。這種兵役制度,有利於農業生產,減輕國家軍費開支,也擴大了兵源。

這種藏兵於民的軍制成為大唐建朝不久就能橫掃周邊的重要條件。

募兵令下達不久,關中百姓的凡符合條件者紛紛響應,母送兒,妻送夫,田間街頭持刀跨劍踴躍從軍者比比皆是,國家的榮辱已經深深的和百姓們聯系在一起,盡顯強國子民的優越意識。

王家接到募兵令的同時也忙碌起來,凡符合從軍條件的庄戶雜役都先來王府報道登記畫冊,一個個身穿戎裝,腰跨利刃,表情嚴肅的排列整齊站在王府門前。平時的溫和謙恭的庄戶雜役瞬間變成熱血沸騰的勇士,前後的反差讓從沒體驗過戰爭的我有點難以接受。

「夫君,妾身已經將老侯爺的鎧甲收拾好了,待會點兵的時候您穿上。」見我准備帶領眾農戶,是眾勇士去辦理入伍手續,從後面追了出來。

「啊?咱家不符合條件吧?」按王家三代單傳碩果僅存還沒有後代的我來說,除非是兵部特招,要不就算送去都要被退回來的。

穎不吭氣,撤著我的袖子把我拉了回去。二女正盤腿坐在大炕上細心的收拾著一幅被擦拭的烏黑鋥亮的甲胄。

「來,妾身給夫君換上,」穎扭頭招呼二女,「去把我昨天打好的絲帶拿來。」

二女點點頭,飛快的下炕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