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2 / 2)

戴笠和劉健群到天津已是五月的天氣了,但天津還是有些冷。

孫殿英的下榻處在天津的租界內,戴笠和劉健群在租界里費了好些功夫才與孫殿英見上面。因為劉健群在蔣介石和何應欽面前都是紅人,所以戴笠此次行事全以劉健群為主。劉健群也當仁不讓,與孫殿英見面後就論起了理論。他開口閉口不外是「攘外必先安內,抗日必先剿共」、「絕對擁護一個黨和一個領袖」、「實現三民主義必須堅決主張領袖**」等等一套理論,而這些孫殿英聽的是雲里霧里,好半天還明白不過來。孫殿英本是個流氓軍閥,因東陵盜寶而聲名狼藉,他一生所奉行的哲學思想便是「有奶就是娘」。就此時的孫殿英來說,正處於左右兩難的境地,如果靠向馮玉祥等人的抗日同盟軍,萬一抗日失敗怎么辦?他似乎覺得抗日是抗不得的。如果聽從蔣介石和何應欽的命令去攻擊抗日同盟軍,那么剛由熱河抗戰中得來的名譽又要喪失徹底,孫殿英覺得抗日同盟軍也是打不得的。

雖然,孫殿英在戴笠和劉健群面前顯得左右為難,其實此刻在他心里頭什么抗日不抗日、是擁蔣介石還是聯合馮玉祥都不是主要的。孫殿英盤算的是在蔣介石和馮玉祥之間,誰能成為自己穩當的靠山,以保住由熱河抗戰中得來的榮譽和所形成的實力,好更快地發展自己的地盤和勢力。而劉健群雖然能言善辯,但畢竟書生氣太重,揣摩不了像孫殿英這種人的心理。盡管劉健群把自己的理論發揮的淋漓盡致,但使孫殿英的內心產生了極度的不痛快。不過,孫殿英還是給了戴笠和劉健群的面子,以有要事在身不能久留客人而禮貌地要人送客。孫殿英這么一說,劉健群泄氣了,他茫然地站在屋子里不知所措。而此時的戴笠要比劉健群老練的多,雖然在整個過程中戴笠沒說什么話,但他的兩眼幾乎沒有離開過孫殿英的臉。戴笠心里清楚,對孫殿英這樣的人講大話是沒有用的,關鍵是要他感覺到有利可圖。此外,戴笠還從孫殿英的表情里感覺到,孫殿英對他和劉健群的地位並不看重。

當戴笠與劉健群走出孫殿英的住處後,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劉健群。劉健群聽後不以為然,他認為主要是孫殿英對他的思想還沒有認識。戴笠瞥了眼劉健群後沉默了,心想,如果下次再與劉健群來也許孫殿英連面都不願見了。為此,當蔣介石要戴笠再次去天津做孫殿英工作時,他避開劉健群,對孫殿英所接觸的人員和其周圍情況作了仔細的了解。臨行前,何應欽聽從戴笠的意見,給孫殿英親筆書信一封,信中以察哈爾省主席或青海西區屯墾督辦的職位為誘餌,作為拉攏孫殿英的條件。戴笠接過信後,何應欽對戴笠說:「此次,能否成事就看你了。」

戴笠成了此舉的關鍵性人物。

由於孫殿英年青的時候參加過幫會,戴笠此次天津之行邀請了洪幫里有名的老頭子張樹聲,以及孫殿英的好友北方出了名的政客張壁。到天津後,戴笠這次沒有上孫殿英的門,而是到英租界里的利順德大飯店開了豪華包間。利順德大飯店建於一八六三年,完全是英國古典建築的風格,該飯店是中國最早的涉外飯店,也是中外各界社會名流的高級社交場所。溥儀居於天津時曾多次到該飯店用餐,美國第三十一屆總統胡佛在此居住過多年,還有孫中山等人也多次在此下榻。在天津有錢和有勢的人中,沒有人不知道利順德大飯店的。戴笠心里清楚只要住進利順德大飯店就是地位和權勢的象征,更何況他要的是這飯店里最豪華的房間呢。

當該考慮的都考慮後,戴笠本想讓張壁和張樹聲一起去孫殿英的門上,邀孫殿英來利順德大飯店見面。臨走時因張樹聲突然身體不適,只好把他安置在另外的房間後,讓張壁一個人前去了。當張壁敲開孫殿英的門時,孫殿英正在燒煙土。多年沒見張壁的孫殿英趕忙丟下煙槍讓座,並吩咐邊上的人上茶。茶上來後,孫殿英問起了張壁的來意。張壁呷了口茶說,有人要見你。孫殿英不解地問,誰?張壁放下茶杯接著說,就是上次到你門上來過的戴笠。聽說是戴笠,孫殿英馬上就沒有了好臉。張壁看在眼里,目光在孫殿英的臉上停留了一下說,此人可絕對不能小看,他可是蔣介石身邊的親信哪。聽到這里,孫殿英不好看的臉上有了驚愕的表情。張壁又說,戴笠手中的權力可以讓你上天堂也可以讓你下地獄……。孫殿英愣了好一會,聽張壁說戴笠在利順德大飯店等時,馬上讓人准備了厚禮後,就輕裝簡從地跟著張壁到利順德大飯店見戴笠了。

孫殿英畢竟是個混江湖的老手,見戴笠後還沒有說話就倒地拜了三拜,一再地說:「失敬失敬上次相見我是有眼不識泰山哪」戴笠絕沒有想到孫殿英會這樣,盡管他覺得有些突然但心里一下寬慰了許多,因為眼前這個「東陵大盜」顯然是來討好的。戴笠連忙攙扶起孫殿英,還沒有來得及客套,孫殿英把聲音嚷的響響地說:「我們都是在江湖上闖盪的,只要蔣委員長用得上我,願一輩子做馬前卒,要我割下頭來,保證不會割耳朵。今日見面實屬難得,為了表示我的心願,就送兩顆紅寶石作紀念吧。」看著孫殿英江湖豪傑的樣子,戴笠仿佛從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以前的影子,而正是這使他縮短了與孫殿英之間的距離。

孫殿英說完,向戴笠遞上了一個非常考究和精美的盒子。戴笠打開一看,只見里面是兩顆光澤潤厚的紅珠子。這時,孫殿英附著戴笠的耳邊悄悄地說:「這是乾隆皇帝御用的朝珠,原本有一百零八顆,數這兩顆最大,都是無價之寶呀」雖然孫殿英沒有明說這兩顆是送給誰的,但戴笠接過珠寶後馬上表示,回南京後定面交蔣委員長。過後,在張壁的撮合下,戴笠與孫殿英談的相當的投機,完全沒有了第一次見面時的那種難耐和壓抑。是的,孫殿英認為戴笠是位難得的知己,往日可以利用。而戴笠覺得孫殿英確有江湖上的豪氣,今日正好網羅。當兩人談到如何對付馮玉祥的抗日同盟軍時,戴笠向孫殿英遞上了何應欽的親筆信。孫殿英凝視著信沉思良久,他明白何應欽要給的這份禮也不薄,但如果就任察哈爾省主席無疑會與抗日同盟軍作對,還不如退往西北開墾青海。於是,孫殿英接受了青海西區屯墾督辦的位置,並再三感謝戴笠的好意和厚恩。

戴笠此次的天津之行無疑是成功的。

當戴笠把兩顆乾隆皇帝的御用朝珠面交蔣介石後,蔣介石十分高興地對戴笠說:「好好你肯用腦子,能辦事。」

一九三四年開春後,孫殿英的隊伍開拔,遠赴青海。

孫殿英原本以為這樣既能屯邊守土又能遠離內戰旋渦,但他絕沒有想到就在他的隊伍向西北推進不久,蔣介石暗中給寧夏軍閥馬鴻賓和馬鴻逵發了電報,說他並不支持孫殿英出兵西部搶占回族兄弟的地盤。這可激起了馬鴻兵和馬鴻逵的不安和憤怒,在他們聯絡了青海軍閥馬步青和馬步芳後,准備發起「四馬拒孫」之戰。孫殿英對西北有惡戰是有考慮的,為此他派人與在陝西的紅軍和楊虎成做工作,以求能得到幫助。當時,孫殿英還給紅軍送了一千支步槍和一百挺機槍。為此,孫殿英部隊過黃河時也得到了紅軍和楊虎成部隊的協助。但孫殿英畢竟是孤軍深入,在寧夏久攻不成後,被蔣介石撤消了青海督辦的官職,而且還停發了孫殿英整個部隊的糧軍餉。這時的孫殿英已掌控不了部隊了,許多部下陣前倒戈。就在孫殿英左右為難的時候,山西的閻錫山出兵斷了他的歸路。頓時,孫殿英成了孤家寡人,無奈之下只得到山西太原的晉祠隱居了起來。

這隱居的日子過了三年多。

盧溝橋事變發生後,在晉祠里悶的快透不過氣來的孫殿英覺得是出山的時候了。終於在一個雨天里,孫殿英只身溜回了北平城。在經過好一陣口舌後,孫殿英向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借了五百條槍。接著,他從北平出城,一路收容散兵游勇。出乎孫殿英意料的是,當他來到石家庄以北的東長壽時,居然已收容到二千多人了。就這樣,孫殿英又拉起了一支隊伍,他把這支隊伍編成了四個大隊。隊伍有了,可孫殿英的心是懸著的。他知道要想進一步擴充實力,給自己在政治上重新造成氣候,不從蔣介石那里取得正式的「名號」是不行的。要不然僅靠這二千多條人槍,頂多也只能做一時的江湖梟雄。由此,孫殿英想到了戴笠。但因與戴笠已多年沒了交往,孫殿英對已權重位高的戴笠心里沒了底。為了摸這個底,孫殿英先派擅長外交的一個親信通過關系與戴笠取得了聯系。隨後,孫殿英又用東陵盜來的寶物打通了駐防保定的第二集團軍司令劉峙的關節,要劉峙電請蔣介石能見他一面。當這一切都做妥當後,孫殿英覺得是動身去南京的時候了。

孫殿英是帶著大量珍寶去南京的。

此時已是八月的天氣,南京城里驕陽似火。

孫殿英首先會的是戴笠,是戴笠手下的人把他帶到雞鵝巷五十三號的。由於這里都是不起眼的低矮平房,孫殿英一走進戴笠辦公室後就有了陰涼的感覺。孫殿英是個慣於見機行事的人,他清楚這次與戴笠見面跟前幾年在天津的相見絕不是同一回事。所以,孫殿英進門後眼神始終注意著戴笠的表情,不該說不說,就是該說的也很少說。孫殿英在戴笠面前站了好一會,始終沒有找到恰當的話題。但總不能不說話吧?孫殿英猶豫再三,而後試探地對戴笠說:「我已有人槍近萬,還可以號召舊部數萬,進可以與日本軍隊決一雌雄,退可以與八路軍爭個高低。憑我闖盪江湖的一套本領,總不會落在別人的後面。所以,我這次來南京要全靠戴先生幫忙了。」孫殿英的這套大話自然騙不過戴笠,好在戴笠對孫殿英的處境和這次來的用意已有所了解。此時的戴笠不想掃孫殿英的興,當他親手給孫殿英泡了茶後,一來二往的兩人之間的話變得投機起來了。說到高興時,孫殿英終於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緒,打開了隨身所帶的奇珍異寶。在所帶珍寶中數一顆夜明珠最為寶貴,這夜明珠分開是兩塊,合攏是個圓球,分開透明無光,合攏則透出一道綠色的寒光,要是夜間在百步之內可照見頭發。戴笠拿著夜明珠搬弄了一番,果真如此,不由得連連喝彩。這時,孫殿英走近戴笠悄悄地告訴說:「……當時將慈禧的棺材劈開後,慈禧的屍身完好,看上去就好像在睡覺一樣,就因為她的嘴里含著這顆夜明珠。」孫殿英話音還沒落,戴笠就提議這夜明珠送給蔣夫人宋美齡。孫殿英接著又拿出件寶物,對戴笠說:「這是慈禧在墓中用的枕頭,名叫翡翠西瓜,你看送給誰?」戴笠望著這「翡翠西瓜」傻眼了,真的,他從沒有見過如此珍奇的東西,連忙說:「此物還是送給宋子文先生吧。」當孫殿英把所剩寶物拿出來後,也由戴笠一一作主分給了孔祥熙和何應欽等人。只是孔祥熙夫婦後來看到宋氏兄妹的寶物後,極為眼紅。經戴笠電告孫殿英後,孫又選了兩串朝鞋上寶石後才算擺平。當然,這已是後事了。

對戴笠的細心,孫殿英莫不稱是。

經戴笠安排,蔣介石如期接見了孫殿英。當孫殿英剛走進蔣的辦公室兩只腳還沒有站穩,站著的蔣介石就對孫殿英說:「你的情況戴科長已經向我說明白了,你要好好地為國家出力,我已手令你為冀察游擊司令。」孫殿英還沒來得及感謝,蔣介石把他從頭到腳看了遍後又說:「你很能干,有作為,就是過去的歷史不太清白,趁抗日救國之際好好地洗刷一番,以後不要胡來了,有困難可以找我。」孫殿英被蔣介石的話嚇出了一身冷汗,他趕緊跪地就拜,連說:「我過去沒有找到親爹親娘,這次戴先生引我找到了親爹親娘。從此,我一定忠心不二,要我生就生,要我死就死……」孫殿英還沒有說完,就已經是淚流滿臉了。

蔣介石的接見只有短短的幾分鍾,而孫殿英覺得這短短的幾分鍾實在是太長了。從蔣介石的辦公室里走出來後,孫殿英面對著天長嘆一聲後笑了。他這次南京之行終於利用戴笠是蔣介石的心腹和親信的地位,達到了他自己所信奉的「騎馬要騎的巧,耍人要耍的好」的目的。不過,孫殿英面對戴笠還是有幾分內疚,這次他沒有給戴笠留下一件珍寶。也許是給戴笠一些寬慰,或者是還有其它的目的,孫殿英離開南京前與戴笠說出了藏在內心的秘密。孫殿英告訴戴笠說,他藏有一件非常名貴的九龍寶劍,劍長五尺,劍柄特長,上雕有九條紫金龍,劍體光華四射,不銹不污,鋒利無比,吹毛可斷,削鐵如泥。特別是劍鞘它是用名貴沙魚皮制成,上面嵌滿紅藍寶石及金剛鑽,陽光下它會滿目燦爛,令人炫目。戴笠聽孫殿英如此一說,瞬間有了極大的興趣。戴笠問,此劍不假?孫殿英說,他得到此劍後曾暗中托人考證後,才知此劍是清乾隆二十八年春,由新疆愛烏罕和哈薩克等部落所派使節來京入朝時獻給乾隆皇帝的。當時乾隆皇帝在龍位上佩上此劍,頓時滿殿生輝,猶如萬朵彩雲在殿中飄舞,滿朝文武大臣莫不稱幸。乾隆皇帝見此龍顏大悅,特以「龍泉」二字命名,並設宴使節和文武大臣於紫光閣。從此以後,乾隆皇帝對此劍愛不釋手,朝夕相伴。戴笠聽到此時,又問孫殿英,此劍從何而來?孫殿英隨之對戴笠附耳低語,說此劍是從東陵盜寶所得,得此劍後他就一直把它藏在秘密的地方。孫殿英接著對戴笠解釋說:「本想此次把此劍帶上只因太匆忙,只待下次機會一定把那劍帶上,是轉獻蔣委員長還是何應欽部長由戴先生自定。」戴笠聽後會意地一笑,雖然他沒再多說什么,但這「龍泉寶劍」在他的腦海里烙下了很深的印記。

戴笠再次與孫殿英見面,已是一九三九年的冬天了。

那時國民黨剛開完五屆五中全會,會上蔣介石提出了「防共、溶共、反共、限共」的政策。會後,蔣介石對戴笠說:「當前許多實力派控制的軍隊中鑽進了中共人員,有的在相當程度上掌管了地方武裝的領導權,形成了與中央軍抗衡的力量。據有關方面報告,剛改編為新五軍的孫殿英所部就鑽進了許多共產黨人。你要以校閱新五軍為名,規勸孫殿英反共,清除新五軍中的中共組織。對其它地方實力派控制的軍隊組織和群眾抗日武裝也要照此辦理,以確保五屆五中全會制定的政策能切實貫徹落實。」自從華北淪陷後,晉東南的中條山區和太行山區成了國民黨的惟有的敵後根據地,控制住了孫殿英,就等於保住了這塊根據地。為此,戴笠對蔣介石的良苦用心是心領神會的。其實,戴笠對孫殿英早就看的很透了,在一定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下,只要誰對他孫殿英有利,他就利用誰為他服務。為防止孫殿英通共和投降日偽,戴笠盡管在這之前已利用各種手段和名義對他進行了控制,但這種控制畢竟是有限的。所以,當蔣介石要他去新五軍時,戴笠即刻就動身了。

戴笠到達後,孫殿英比往日多了些警覺。

新五軍駐防在河南的林縣,處於國民黨晉東南根據地的前沿。由於周邊情況復雜多變,孫殿英為了自身的生存在與國民黨上層搞好關系的同時,也與共產黨有著不少的接觸。按照孫殿英的話說,他是想利用共產黨的獻身精神以及做思想工作的方法來教導和訓練自己的部隊,並且還邀請共產黨里面的人來他的部隊任職。戴笠到達後,對新五軍的各方面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和了解,發現在孫殿英的身邊確實有不少共產黨人。但孫殿英把軍事主官只交給自己的舊部軍人掌握,始終不讓共產黨人擔任實職,這說明孫殿英對共產黨僅限於利用而已。戴笠據此認為,孫殿英確實精明狡詐,但投共絕非是他所願,投日偽雖有這樣的可能,可不到已入絕境,他不會出此下策。然而,目前要孫殿英斷然采取反共的立場,似也不太現實。因此,戴笠的策略是繼續加強對孫殿英的監控,逼迫他采取反共和清共的措施,確保其為國民黨所用。

過後,戴笠與孫殿英會晤時,主動提出與孫殿英拈香結拜為兄弟。孫殿英聽後,自然是喜從心來。其實,這是戴笠為控制孫殿英所采取的一種手法,當然戴笠也想以此使孫殿英有所歡喜後再提那「龍泉寶劍」的事。而孫殿英似乎對「龍泉寶劍」一事早已忘記,在與戴笠結拜後他也沒有把話往這方面引。戴笠可忍耐不住了,有意無意地把話往東陵盜寶的事上說。孫殿英自知已難以回避,終於經過一番周折後拿出了那把「龍泉寶劍」。戴笠細看此劍後,確認是此生從未見過的稀世珍寶,他連忙拍著孫殿英的肩頭說:「有了此劍,我包你後半生平安無事。」

戴笠得此劍後頓時覺得肩上多了好些分量,因他還要繼續前往中原各部隊視察,檢查貫徹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所定的反共方針的落實情況,生怕帶著此劍過於招搖,經過考慮後他把此劍交給了馬漢三。馬漢三原為軍統北平區張家口察綏站站長,他被戴笠召到孫殿英部隊駐地後改調為軍統陝壩工作組組長,專門負責內蒙一帶的情報工作,並對進入陝西作戰的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傅作義進行監視控制。在林縣分手時,戴笠要馬漢三在安全的時候將此劍交給何應欽,而後再由他本人親自獻給蔣介石。自從在林縣與馬漢三分手後,戴笠在外轉了好久回到重慶後,始終未見馬漢三將「龍泉寶劍」送來。戴笠情急之下,連著給馬漢三發電催問。馬漢三回電說,由於戰局變化太快,為了安全起見,他又把「龍泉寶劍」重又留在了孫殿英處。戴笠不放心,又拍電報給孫殿英,詢問此劍下落。因此時的孫殿英正暗中與日本人商談投降的事,以為此時戴笠來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害怕會惹出什么麻煩來也就遲遲沒有給戴笠回電。而戴笠因久等後仍不見孫殿英回電,以為因此劍實在珍貴孫殿英反悔了。

此時,因抗戰形勢嚴峻,戴笠也只好把此劍的事擱置一邊了。

這一擱,就擱到了一九四六年初。

此時抗戰剛結束不久,戴笠受蔣介石之命負責全國整肅漢奸的工作。當在上海整肅漢奸的事告一段落後,戴笠把重點移到了北平。來北平之前,戴笠就聽說有漢奸用十八尊金羅漢買通了時任北平肅奸委員會主任和北平民政局長的馬漢三後,而被私放回家。由於馬漢三是軍統局里的高級干部,多年來又得到了戴笠自己的重用,為此在逮捕了華北地區的所有大漢奸後,戴笠也沒有向馬漢三提及此事。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