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2 / 2)

一九四二年一月軍委指示,一一五師統一指揮全山東部隊(包括山東軍區)。四月劉少奇由蘇北到山東,指導山東分局進行了四年工作總結,肯定了山東斗爭的成績,指出了山東黨的領導的主要問題。羅榮桓對改進山東工作,提出了許多重要意見。八月在山東分局黨刊《斗爭生活》和一一五師《戰士月刊》上分別發表《堅持我們的邊沿游擊區》和《准備打破敵人緊縮包圍封鎖我們根據地》。十一月指揮教二旅運用「翻邊戰術」乘日偽軍開赴沂蒙山區的機會,在贛榆、東海一帶的海陵地區攻克敵偽據點十六處,粉碎了敵人對這一地區的蠶食。十一月在《戰士月刊》上發表《克服在游擊戰爭中認識上的一些偏差》。十二月到前線,參加指揮第三次甲子山戰役,收復甲子山區。《戰士月刊》發表了他寫的《一九四二年的政治工作總結與一九四三年的政治工作任務》。

一九四三年三月十二日中央軍委任命羅榮桓為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一一五師政治委員、代師長。三月十三日在山東軍政工作會議上作《分散性游擊戰爭與對敵政治攻勢問題》的報告。六月蔣介石命李仙洲部入魯接收東北軍於學忠部防地。羅榮桓根據***「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方針,對於部撤出山東給予便利,同時阻滯了李部入魯。從而大大改善了我軍在山東的態勢。七月二十三日與黎玉聯名在《大眾日報》上發表《我們能堅持,我們也能勝利》一文,分析了山東形勢,指出抗戰的光明前途。八月三日在《大眾日報》發表《紀念我軍建軍十六周年要認識「八一」的歷史教訓》。八月中央任命羅榮桓為山東分局書記。十月九日與黎玉、肖華聯名發布《山東軍區反「掃盪」緊急動員令》,部署反「掃盪」。隨後,又具體指揮部隊進行反「掃盪」斗爭,很快粉碎了敵人的進攻。

一九四四年三月利用日軍在太平洋作戰失利,兵力大批外調的形勢,指揮了山東戰場的攻勢作戰。三月在春季攻勢中,山東八路軍一舉殲滅偽軍吳化文部七千余人,控制戰略要地魯山地區。六月十五日在《斗爭生活》上發表《緊緊掌握對敵斗爭,鞏固成績,反對自滿》。同日在碑廓鎮主持山東軍區軍事會議,在由下而上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他作了《關於軍工會議的總結報告》,總結了對敵斗爭經驗,確定了今後的軍事方針,統一了作戰指導思想,對於山東八路軍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七月一日發表紀念建黨二十三周年文章——《學習***同志的思想》,科學地、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思想。

七月七日在《大眾日報》發表《紀念「七.七」》。八月十二日答復了***七月二十八日向各戰略區電問的十個問題(整風、時事教育、整訓部隊、民兵工作,城市工作等等)。後來***復電說:「你們的路線是正確的。」領導山東部隊發起秋季攻勢,相繼解放利津、沂水、文登、榮城等地。爭取了偽軍王道、莫正民等部起義。9月18日羅榮桓等山東軍區首長發布《加速反攻准備的緊急動員令》,要求立即在全區軍民中進行深入的戰備思想動員,開展政治攻勢,做好戰斗、生產、物資等各項准備工作。

一九四五年一月三日在山東分局、軍區直屬隊干部會上,作《一九四四年的過去和一九四五年的到來》的報告,總結了一九四四年的斗爭經驗,要求在新的一年全面貫徹黨中央對解放區的各項號召。一月十七日在羅榮桓主持下,山東軍區發出《關於一九四五年山東我軍主要作戰方向的指示》,確定以開辟膠濟路東段兩側為主攻方向,以便將膠東、渤海、魯中、濱海各區打成一片。為了貫徹這一戰略意圖,山東八路軍發起春季攻勢。魯南軍區全殲偽和平救國軍第十軍,擊斃偽軍長榮子恆,解放泗水城;膠東軍區殲滅偽軍趙保原部一萬兩千人;三月魯中軍區解放蒙陰縣城。四月主持制定了山東軍區五月、六月、七月三個月作戰計劃,開展夏季攻勢。根據這一計劃,渤海軍區討伐偽軍張景月部,殲敵兩千七百多人;魯南討伐偽軍張里元部,殲敵兩千余人;魯中討伐偽軍厲文禮部,殲敵六千余人;濱海軍區討伐偽軍張步雲部,殲敵四千余人。通過這些行動,山東解放區擴大了 兩萬余平方公里,使山東形勢發生了有利的變化。四月中共七大召開,羅榮桓因工作關系未出席,被選為中央委員會委員。七月七日在《大眾日報》上發表《處在總反攻前夜的山東解放區》一文,指出山東解放區已有一千七百萬人口,二十八萬八路軍正規軍和游擊隊,五十萬萬民兵與幾百萬人民自衛武裝,這是經過七年苦斗創造出來的,為即將到來的總反攻創造了十分有利的局面。八月十一日延安總部發出向敵占區進攻的命令。同一天,羅榮桓主持召開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高級干部聯席會議,討論部署了反攻的進軍任務。八月十三日與黎玉、肖華聯名發布動員令,命令各部隊緊急動員起來,完成對敵人的最後一擊,迫其投降。八月至九月羅榮桓等指揮部隊分五路向山東敵占城市和交通要道進軍,先後解放了四十六座縣城、六處港口、三十五個火車站,殲敵偽軍六萬余人。不久,根據軍委「東北方面主要靠山東出兵」的指示,羅榮桓等組織山東部隊六萬余人,地方干部四千余人,分三批經海、陸兩路北上東北。十月二十四日率指揮機關去東北,十一月到達沈陽。

十月三十一日就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二政治委員、東北民主聯軍副政治委員。

一九四六年三月因病去大連治療,病中致電東北局,提出東北戰爭要作較長時間准備,不要把和平估計過急,應全面發展自己,全力支持長期戰爭。五月回到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六月十一日林彪、彭真、羅榮桓等致電各兵團並報中共中央,要求指戰員勿因敵占我一些城市而恐慌,要主動放棄一些城市,誘使敵人分散,換取殲敵機會。十六日,中央決定組成新的東北局,林彪為書記,彭真、羅榮桓、陳雲為副書記。

一九四七年六月不顧蘇聯醫生要他長期療養的建議,出院回國。七月根據羅榮桓的意見,東北局有組織、有計劃地建設二線兵團,保證主力部隊有充足的後備兵力。他直接領導了這項工作,在一年多的時間里,組成了一百六十四個獨立團,共三十七萬多人。這一重大措施,對推動東北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有著深遠的戰略意義。八月二十六日《東北日報》根據他的指示,刊登了遼東軍區訴苦教育的經驗,發表了《部隊教育的方向》的社論。九月十四日與林彪等指揮東北民主聯軍發起秋季攻勢。到十一月初殲敵六萬九千余人,克城十七座,粉碎了敵人「倚托重點、向外擴張」的戰略方針。

一九四八年二月二日在東北人民解放軍總部召開的政治工作會議上作報告,總結了部隊政治工作經驗。三月在東北人民解放軍後勤工作會議上作報告,要求後勤單位要加強黨的領導,把政治工作貫徹到各個系統中。在東北野戰軍召開的參謀會上作報告,提出了關於今後建軍及正規化問題。三月與林彪指揮東北人民解放軍發動的冬季攻勢結束。這次攻勢共殲敵十五萬六千余人,使國民黨占領區縮小到只占東北全境百分之一。五月根據羅榮桓的意見,東北人民解放軍頒布了入城紀律守則八條,後來中央軍委將這一守則轉發全軍。六月十五日到長春前線主持召開了會議,明確了我軍對長春守敵要采取長圍久困、展開政治攻勢與經濟封鎖,使其軍心動搖而後再攻的方針。八月十四日,羅榮桓任東北軍區第一副政治委員兼野戰軍政治委員。九月中央軍委發出了《關於遼沈戰役的作戰方針》,指示「置長、沈兩敵於不顧」,「確立攻占錦、榆、唐…並全部控制該線的決心」,以封閉國民黨軍隊於東北境內,然後加以殲滅。遵照軍委指示,他和林彪等指揮東北野戰軍發起規模巨大的遼沈戰役。十月二日因敵人四個師在葫蘆島登陸,林彪一度猶豫,要回師打長春。在羅榮桓的勸說下,很快又堅定了打錦州的決心。錦州戰役開始前,林彪、羅榮桓親臨前線對攻城進行部署。十月十四日東北野戰軍對錦州守敵發起總攻,十五日攻克錦州。十一月八日主持起草向中央的綜合報告,總結了遼沈戰役的情況。十一月九日東北全境解放。十一月二十三日遵照中央軍委指示,東北野戰軍開始向關內開進。十一月三十日與林彪率野戰軍指揮機關離開沈陽向冀東挺進。十二月十一日***電示林彪、羅榮桓規定了平津戰役的作戰方針。十二月十七日奉中央電召到河北西柏坡中央駐地,參加研究今後作戰的方針。十二月二十二日平津前線司令部以司令員林彪、政治委員羅榮桓的名義發出布告,宣布解放北平、天津諸城市的《約法八章》。

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中央指示由林彪、羅榮桓、聶榮臻組成平津戰役總前委,統一管理軍事、政治、經濟等各項工作。開始同傅作義派出的代表進行談判。一月十五日天津解放。十六日,與林彪致函傅作義,勸他接受和平改編方案。一月三十一日北平和平解放。二月二十一日在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部隊師以上軍官會議上講話,指出,改編不只是改旗易幟,換個番號,而是將為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服務的軍隊改變為人民軍隊,是立場上的根本改變。三月二日主持中共同傅作義、董其武方面關於和平解放綏遠問題的談判。綏遠於九月十九日和平解放。三月為貫徹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精神,第四野戰軍召開師以上干部會議,他作報告,著重講了反對無政府主義、無紀律現象的問題。四月十一日第四野戰軍部隊遵照中央軍委命令出發南下,他因病留天津治療,隨後到達北平。六月七日根據中共中央決定,華中局和華中軍區成立,羅榮桓任華中局第二書記兼軍區第一政治委員。九月三十日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並擔任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參加了開國大典。

一九五零年四月人民**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成立,羅榮桓任主任。九月四日軍委總干部管理部正式成立,他兼任總干部管理部部長。

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七日軍委在彭德懷主持下,召開全國軍事系統黨的高級干部會議,確定了人民解放軍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各項制度和方針。會議堅持了在軍隊內部實行黨委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堅持了人民解放軍傳統的政治工作制度。他參與了這些重要決策。

一九五四年二月中共中央召開七屆四中全會,揭露高崗的反黨陰謀活動,羅榮桓因病未出席會議,作了書面發言。四月十五日組織領導起草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草案)》,經中央軍委批准正式頒布實施。六月十九日被中央人民政府第三十二次會議任命為中國人民**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八月二十四日軍委批准政治學院根據羅榮桓指示起草的《辦院基本方案》。九月二十七日被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九月二十九日被任命為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一九五五年二月兼任政治學院院長,政治學院開課。八月在《八一雜志》上發表《繼續發揚我軍的光榮傳統》一文。九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監察委員會書記。九月二十三日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

一九五六年九月二日向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寫信,因健康原因,請求解除他總政治部主任及總干部管理部部長職務。中央批准了他的請求。九月十五日出席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委員會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委員。

一九五七年一月到湖南、廣東、海南、福建等地視察。八月為《解放軍報》題詞:「發揚人民解放軍與人民同甘共苦的傳統作風,為建設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而奮斗。」九月為《解放軍三十年》征文撰寫了《秋收起義和我軍初創時期》一文。

一九五九年二月到湖南等地視察。四月十八日參加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被選為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繼續被任命為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六月五日任第四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九月中共中央決定組成新的軍委,他任軍委委員,分管民兵建設工作。十一月二日到空軍部隊視察。十一月二十二日主持起草了軍委關於民兵工作問題向中共中央的請示報告,建議把民兵工作重點放在政治經濟中心、工礦、交通樞紐地區和海陸邊防地區以及沿海島嶼。中央將報告批轉全國執行。十二月到安徽、上海等地視察。十二月十四日中央軍委決定建立民兵工作小組,他任組長。

一九六零年一月指示《解放軍報》要宣傳***思想,提倡干部通讀毛主席著作,在宣傳上不要簡單化,庸俗化。十月為政治學院《思想戰線》雜志創刊題詞:「要提高馬列主義理論,必須聯系實際,避免無的放矢。」

一九六一年一月再次出任總政治部主任。二月到南京、福州、上海、杭州、南昌等地部隊視察。三月到長沙政治干部學校和工程學院視察。四月三十日在第二十六次軍委常委會討論《合成軍隊戰斗條例概則》時,他當著林彪的面指出「帶著問題學毛選」的提法不妥。在這前後,他還多次反對林彪將學習毛主席著作庸俗化、簡單化的錯誤主張。七月十八日軍委民兵工作小組擴大為人民武裝委員會,他任主任。八月五日為《解放軍報民兵專刊》題詞:「加強民兵國防教育,把民兵組織落實到生產基層中。」十月四日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總結講話中提出,紅與專問題,要落實在專業上,只講紅不落實在專上也是空的。十一月十五日在全軍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組織部門的任務主要是抓黨的組織建設。連隊工作靠黨支部的領導,黨支部搞好了,中心工作才能搞好。黨的建設主要抓教育提高黨員質量,健全和活躍黨的生活。

一九六二年十月十日主持召開軍委人民武裝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十一月在全軍組織部長會議上強調指出,黨委建設要著重解決民主集中制,原則空氣和團結三個方面的問題。發展黨員要強調質量,從組織教育培養入手,要重視黨員干部的道德品質問題。

一九六三年二月十六日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強調,加強黨委工作,主要是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問題。黨委內部既要加強團結又要堅持原則。九月二十八日因病重住院。在病危時還囑咐政治學院的領導,一定要把政治學院辦好。十二月十六日在北京逝世。十二月十九日***等中央領導向羅榮桓遺體告別。十二月二十二日首都各界兩萬余人在人民大會堂公祭羅榮桓。國家主席劉少奇主祭,朱德、鄧小平、林彪陪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務院代總理鄧小平致悼詞。

***晚年幾乎不再參加別人的追悼會。十大元帥中,有六位在***之前去世,而***親自參加的,只有羅榮桓和陳毅兩個人的葬禮。在十大元帥里***與羅榮桓的關系是最親密的,羅榮桓逝世後,***悲痛萬分,幾天幾夜不能入眠。一天深夜,***用顫抖的手寫下了《七律.吊羅榮桓》。《吊羅榮桓》這首七律,應該說是目前可見的***惟一的一首嚴格意義上的悼詩,也是***唯一悼念戰友的詩。

共同的戰斗生活使***與羅榮桓加深了了解。***對羅榮桓的工作能力、思想品質、為人處事等大為贊賞,兩人成為知心戰友。***稱羅榮桓為一輩子共事的人。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六日晚,***在中南海頤年堂准備聽取聶榮臻關於十年科學計劃的報告,一時冠蓋雲集、將星閃耀。會前,***異常嚴肅、庄重的站起身來,用很低沉的聲音說:「就在今天下午,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家、軍事家,我軍優秀的政治工作者,我們敬愛的羅榮桓同志因病逝世了,在這里,我提議,為羅榮桓同志默哀三分鍾以表達我們的懷念。」立刻,全體起立,靜默肅然。接著,***對劉少奇、周恩來、朱德、林彪、鄧小平等人說:「羅榮桓同志是一九零二年生的,他這個同志,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對敵人狠,對同志親,從不背後議論人,有話講在當面,原則性、紀律性很強。當年,在山東的時候,我說一個羅榮桓去了活了一盤棋。東北戰役(原話如此)的時候,他主張打錦州,和中央保持了一致。這是一個好同志啊,永遠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啊。」他沖軍委秘書長羅瑞卿點點頭說:「請你轉告林月琴同志(羅榮桓夫人),就說羅榮桓同志逝世,我很難過,請她注意身體,繼承羅榮桓同志的遺志。」羅瑞卿用筆記下了這幾句話,當晚,就告訴了林月琴。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