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最美的旋律(2 / 2)

相對父親的急脾氣,墨承軒卻很沉穩冷靜,他之所以沒有阻止父親,是覺得北明國確實該打,北明國仗著自己國家的人善武,經常擾亂邊關的百姓,弄的邊關的百姓怨聲四起,若是再不給點教訓,他們會更狂妄的。

有些大臣見鎮國公中了丞相和大將軍的計,立刻站出來出聲道:「鎮國公,你怎么能輕易同意開戰呢!每次戰爭,都會讓國家的財力損失慘重,皇上主張開戰,鎮國公身為三朝元老,要根據自己的經驗,與皇上分析這其中的厲害關系。」

「這——」鎮國公一臉的為難。其實他一開始說反對,只是想讓皇上和大臣們發生更大的分歧,而後來被楚凌霄和韓亦蕭激將法一激,便同意了,其實這也在他的計劃范圍內。

只是他之前的計劃是,堅持反對皇上出兵,但以他對皇上的了解,皇上一定會堅持的,到時讓天下百姓對皇上有怨聲,而他們心中卻是支持皇上出兵的,皇上一定會用韓亦蕭手中的兵力,到時將韓亦蕭手中的兵派去邊關,而他手中的兵,到時便可悄悄轉移來京都周圍,趁著外患的時候,給皇上來個內憂,趁機攻打京城,擁立七賢王為帝。

而因為攻打北明國對皇上有怨言的百姓和大臣,一定會支持七賢王的,到時他們的大計便順利的完成了,他要親手殺了君千澈,為自己的外孫報仇。

雖然現在與自己的計劃有些出入,但只要皇上堅持攻打北明國就行,他們便可按照計劃繼續進行。

那些不主張開戰的大臣們,繼續勸說:「還請皇上三思,這仗絕不能開。」

「請皇上為華辰國的百姓著想。」眾大臣極力阻止。

君千澈看著這一幕,聽著這一幕,一直都沒有出聲,眼下,大臣們都等著他做最後的決定,所以他不能再不出聲,但在決定之前,他的視線卻先落在了七賢王的身上,淡然一笑道:「七皇叔,對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君月痕在朝堂上一般很少發言,在別人看來,或許這個七賢王真的如清風曉月那般,不喜歡問朝政,只想過安靜,安逸的生活。

可是在君千澈看來,那是他的城府深,在為自己的將來鋪路。

因為朝堂上,不管討論什么問題,都會有正反兩面,有人同意,有人反對,而不管支持哪一方,都會讓另一方不高興,而他的不言不語不參與,反倒是籠絡了所有大臣的心。

可君千澈有時就不讓他得逞,故意詢問他。

可是每次君月痕的回答都很巧妙,盡量的避開得罪任何一個大臣。

一直安靜不說話的君月痕,被君千澈點名回答,只得站出來道:「皇上,這出兵北明國之事,有利也有弊,各位大臣擔心的都有道理,打,勢必會影響國力,影響華辰國的繁榮。不打,北明國一次次騷擾,的確傷害了很多百姓,所以這打與不打之間,臣也不知道是該打還是不該打。」

君千澈繼續笑,淡淡道:「七皇叔這番話說的與沒說無異。」不給君月痕面子,話說的很直接,他們二人,看似叔侄關系很平靜,其實暗中一直在叫著勁,君月痕每次躲閃敏感話題,而君千澈卻故意把他拉進來,即便知道他不能給出什么答案,也不想讓他置身事外,明眼的人,還是能嗅到火葯味的。

君月痕的這個回答,早已在君千澈的意料之中。這就是君月痕,永遠不會給你正面的回答,不去得罪任何大臣,而這樣的人,在君千澈看來,根本就不適合做一國之君,因為他身上沒有帝王的霸氣。

面對君千澈的嘲諷,君月痕依舊淡然道:「皇上,臣愚鈍,還請皇上定奪。」

「七皇叔這可不是愚鈍,是太精明了。」話中別有深意。

眾大臣面面相窺,疑惑不解,感覺皇上今天有點針對七賢王。

君月痕知道,那晚他要帶柒柒走,激怒了他,所以皇上才會在朝堂上故意刁難他,但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他沒有反駁。

君千澈也懶得再與他廢話,看向眾位大臣,冷冷道:「還有哪位愛卿反對朕對北明國開戰,不妨都站出來,朕恕你們無罪。」

有些大臣猶豫了下,還是站了出來,又站出了幾位反對的。

君千澈利眸掃視朝堂上的大臣們,主張開戰的人屈指可數。

君千澈見狀不怒反笑了:「這就是朕的臣子,一說打仗,個個嚇得魂兒都丟了一半,看來你們是享樂慣了,所以才會懼怕打仗,北明國就是看穿了你們這樣的心思,才會肆無忌憚的騷擾我邊關百姓。

邊關的縣令,為了抵抗北明國的人對百姓的騷擾,經常帶著人去對抗,光是縣令,都死了三位了,他們圖的是什么?就是不想看到自己的百姓受到別人的委屈,他們只是小小的父母官,卻能為了百姓,不顧自己的性命。

再看看你們,朝中重臣,拿著比他們多很多倍的俸祿,受著比他們多很多倍的敬仰,身居高位,耀武揚威,可曾想過,在那苦寒的邊關,有些拿著卑微俸祿的七品小官們,為了國家的氣節和顏面,拼死與外敵對抗,他們若是在天有靈,聽到你們這番話,該多寒心,多傷心?

若他們也有你們這樣的想法,他們就不會死,外敵來犯,大不了要什么給什么,欺負百姓也不管不問,他們至於喪命吧!若是邊關的官員都像你們這樣,只怕外敵早就攻打到京都來了。」君千澈臉上的笑意早已不見,言語漸漸嚴厲起來。

眾臣聽了,紛紛垂下頭。

君千澈繼續訓斥道:「剛才不是個個義正言辭的主張不開戰嗎?怎么這會抬不起頭來了?

居安思危這句話,你們早就忘的一干二凈了吧!每天生活在這個繁華富有的京都,使用著你們最大的權利以公謀私,收斂錢財,玩女人,早就忘了自己還是一個站在百姓之上的官了吧!

朕經常告誡你們,要官民一家親,可是你們有幾個能做到,除了剝削,壓榨百姓,你們給過他們什么回饋?

百姓每年辛辛苦苦的種地,勞動,繳稅養著你們,可你們為他們做過什么實際有用的事情?

你們口口聲聲說為百姓著想,你們真的為他們著想過嗎?為邊關的百姓著想過嗎?

朕看,應該把你們都任命到邊關去做官,這樣你們就能體會到那里官員的不易,才能知道自己此時有多逍遙快活。

只有身處當地,你們才能看到百姓的疾苦,才能看到北明國人的殘忍,才能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

眾人一聽皇上要把他們派去邊關任職,紛紛跪下來,異口同聲道:「皇上息怒。」

「息怒!你們處心積慮的惹起朕的怒氣,此時讓朕息怒,你們不是希望朕息怒,而是希望你們不要被派去邊關任職。

你們義正言辭的說我們不應該挑起戰爭,說百姓會認為朕好戰。可事實真是這樣嗎?身為一國之君,朕比任何人都不希望國家有戰爭,因為那會傷害到朕的子民,不管是臣子也好,將士們也好,百姓也好,都是朕的子民,朕不希望任何人受到傷害,可不想有戰爭,和不願開戰,是兩回事。

如果別人都欺負到自己頭上了,都把自己的百姓一個個的殺了,若是朕還忍氣吞聲,沒有任何的反抗,那豈不是成了任人魚肉,我想這樣的一國之君,不是百姓想要的。

我們可以不主動招惹別人,但別人招惹了我們,我們也要嚴厲的還以顏色,這樣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不被傷害,才能找回大國的顏面。

你們口口聲聲說不應該打北明國,可是你們知不知道,北明國早已暗中將兵力集結到了邊關,他們隨時都會對我們進攻。

或許你們有人會認為那是北明國在虛張聲勢,在威脅我們華辰國,不管是虛張聲勢也好,還是真的野心勃勃也罷,他們有這個心思,就是覺得我們華辰國太懦弱,覺得我們過慣了安逸的生活,不敢與他們開戰,如果這次我們不還以顏色,將來他們只會更肆無忌憚。

說這么多,其實朕的目的只有一句話,對北明國開戰勢在必行,年後便會派大軍前往邊關,攻打北明國。

眾位大臣若還有誰反對,朕說了,不會降罪你們,但朕會讓你們親自跟隨大軍到邊關看看,聽聽哪里的百姓和官員的聲音。」

那些不主張開戰的大臣們,嚇得立刻異口同聲道:「北明國欺人太甚,欺我華辰國百姓,一定要給他們點教訓,臣等支持對北明國開戰。」

君千澈聽到這番話,心中很鄙視這些大臣,他們就是享樂慣了,才會害怕打仗,怕丟了現在的榮華富貴,而他們此時贊同開戰,不是為了邊關百姓,國家顏面,而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這些人,等解決了北明國回來後,再一個個解決他們。

「退朝。」目的達成了,君千澈起身離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臣行禮。

君千澈離開後,眾人一個個的走出了朝堂,那些一開始不主張開戰的,嚇得滿頭大汗,很怕皇上真的把他們派去邊關任職。

鎮國公和七賢王走在一起,冷冷一笑道:「七賢王看到了吧!皇上真的長大了,有主見了,只要是他想做的事情,沒有人能阻攔,即便是幾乎滿朝文武都反對,他也可以輕易的就如願,果然不簡單啊!」

君月痕一如既往溫和的笑著道:「鎮國公怕了?還是後悔了?」

鎮國公冷哼一聲道:「怕!世上還沒有老夫怕的人。老夫做出的決定,絕不後悔。」然後壓低了聲音道:「我們的本意本就是要讓華辰國與北明國開戰,如今皇上順利的通過這件事,我們應該高興。」

君月痕與鎮國公相視一眼笑了,這笑容意味深長,更帶著不便明說的秘密。

楚凌霄和韓亦蕭一同走出朝堂,朝高高的台階下走去。

楚凌霄唇角勾起了狐狸般的笑,低聲道:「皇上真是越來越奸詐了,讓各位大臣盡情暢言對出兵的看法,不管說什么都不會怪罪,結果那些不識好歹的大臣說了,皇上卻要把他們發配到邊關任職,瞧把那些大臣嚇得,在京都享樂慣了,怎么可能願意去邊關那種苦寒之地呢!一個個的立刻改口了,真是好笑。」

「你竟敢說皇上奸詐,你是嫌自己的命太長了吧!」韓亦蕭白了他一眼。覺得楚凌霄很容易得意就忘形。

楚凌霄卻不在乎的挑挑眉道:「反正別人沒有聽到,只有你聽到了,難不成你會去皇上面前告密,這種事情告

密,只會在皇上面前留下一個打小報告的形象,還會讓皇上討厭。韓大將軍,這么睿智神武的人,應該不會做這種低級的事情吧!」

韓亦蕭嗤鼻:「懶得與你這種人廢話。」

楚凌霄難掩喜悅道:「等教訓了北明國之後,一些礙眼的人也就順帶著除掉了,想想都痛快,覺得今天的早朝是這么些日子以來,上的最痛快的一天,為了紀念這個不平凡的早朝,本相要去慶祝一下。」

「慶祝?」韓亦蕭蹙眉。

楚凌霄湊近他低語道:「就是去逍遙快活一番,韓大將軍,有沒有興趣一起去?」壞壞的看著韓亦蕭詢問,知道每次與他說這種事,他都會很鄙視他,甚至不悅,可每次就是想招呼他一聲,有時覺得自己挺賤的,可說不定哪天,就動搖了他的心呢!

韓亦蕭再次瞪向楚凌霄,眉頭緊縮,眸子很冷。

楚凌霄知道,這是韓亦蕭要發火前的征兆,立刻識相道:「算了算了,韓大將軍是正人君子,這種讓人鄙視瞧不起的事情,還是本相一人去好了。」邁步離去,免得待會真把他惹怒了,揍自己一頓,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過。其實楚凌霄發現自己的脾氣有時真的很賤,越是別人不喜歡的事情,他越是喜歡在別人面前說,每次都沖著別人的惹火點去,直到把人惹毛,惹怒,才肯罷休。

有一次下朝後,楚凌霄非要拉著韓亦蕭去逛青樓,當時彼此剛入朝堂不久,年紀也輕,楚凌霄對那種地方很好奇,之前在家,母親管的嚴,絕對不讓去,好不容易出來做官了,覺得自己長大了,母親應該不會管了,於是硬要拽著韓亦蕭去,韓亦蕭不願去,說自己回軍營還有事,楚凌霄卻不依不饒的非要拉著他,結果韓亦蕭一怒之下,就在這個台階上揍了他一頓,直接把他從台階上踹下去了。

當時的皇上還是先皇,結果他們二人便被請去了御書房。

兩位官員在朝堂外打架,被皇上狠狠的訓斥了一番,當時還是太子的君千澈為他們求情,皇上才網開一面,沒有罪責他們。

從那之後,本以為楚凌霄這個性子會收斂,誰知道他還是死性不改,每次都拿這種事逗韓亦蕭當樂事,非把他惹生氣不可。

不過有了那次的教訓之後,他也知道把握分寸了,看著他要發火了,趕緊開溜。

韓亦蕭看著已經快速走下樓梯的楚凌霄,本不想再理會他,可是這時,腦海中突然出現了白九的模樣,還有昨日在軍營,差點主動吻了她的畫面,他的心里就覺得自己很可恥,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性取向有問題,難道真的喜歡男人?不喜歡女人?

要不要今天與楚凌霄一起去試試?

想到這,韓亦蕭立刻下了樓梯,去追楚凌霄:「等一下。」

聽到韓亦蕭的聲音,楚凌霄本能的停住腳步,看向已經走到身邊的韓亦蕭,嚇得咽了下口水道:「阿蕭,我不過是與你開個玩笑,你不會是要追著打我吧!

我告訴你哦!若是你再像幾年前那樣打我,我會翻臉的哦!當時我只是一個三品官,年紀又小,被打了別人也不會太笑話,可是現在我是一國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你也是大將軍,若是再在這里打架,影響多不好,傳出去我還怎么做人啊!」

韓亦蕭白了他一眼道:「廢話真多。我不會打你,我與你一起去。」

這話比打了楚凌霄一頓還讓他震驚呢!

不可置信的看著韓亦蕭結巴道:「你你你,你說什么?你,你要和我一起去?」

------題外話------

韓大將軍會不會被丞相大人帶壞呢?白九,快來啊!(ww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