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209mm!超級大迫(2 / 2)

徐工程師顯得很沮喪,這幾天大家翻遍了輪船上所有貨倉位,就是沒能找到適合充當炮筒的金屬管材。做炮筒的管材對金屬強度要求極高,普通民用金屬管無論是厚度還是強度都達不到這個標准。這可不象槍管,用自來水管都能代替。

如果要從頭自己煉鋼造炮,那工作量未免太龐大了。

龐雨到沒顯得很失望,事實上他這次過來就是有了一個想法。

「嗯,徐工,我想我找到替代品了……」

拖上徐慧,兩人騎自行車來到海灘,再度登上客船。龐雨把人帶到底艙處,指著一排圓滾滾的金屬筒:

「怎么樣,這東西能用來加工火炮么?」

徐慧的眼睛一下子瞪圓了,那是幾具空的氧氣瓶,也不知道扔在這兒多久了,表面都有些銹蝕,不過個頭頂大,屬於標准的工業用氧氣瓶。

「咱們船上有金屬焊割設備,把瓶身切掉一頭,可不可以用來當炮管?」

龐雨是個外行,不過外行有外行的好處——沒什么成見,思路比較開闊。在龐雨來火炮是個圓滾滾的金屬筒,氧氣瓶也是這種形狀,至少長得挺象不是?

徐慧繞著瓶子轉兩圈,呵呵笑了。

「這東西做炮可有點勉強,這種標准中容積瓶的外徑是29mm,內徑應該是209。這口徑在火炮中絕對算是大口徑重炮了,可它的長度才500mm,割掉閥口瓶肩就剩一米三了,倍徑連7都不到,沒射程的。而且標准工業氣瓶的公稱工作壓力是5mpa,許用壓力可達到mpa,普通火炮的瞬間膛壓肯定比這要高。」

一連串的專業名字讓龐雨兩眼發直,不過還沒等他感到失望,徐慧這個愛賣關子的臭老九最後又添上一句:

「不過真要做呢,也不是不可以。反正我們也不追求超視距打擊,有一種炮的倍徑和膛壓要求都不高……只要能把爆炸物拋射出去就行,做炮彈我可在行。」

兩人拖了一個氧氣瓶返回兵工廠,把搞金屬冶煉的技術員黃建成,搞機械加工的技術員肖朗,秦石青,以及從軍事組解席馬千山等人都拉過來,大家一起商量用氧氣瓶改裝大炮的可能性。

肖朗一這瓶子就大搖其頭,他是搞機械加工專業出身的,能熟練操作各種常用機床(車、銑、刨、磨、鑽、拉、插),因為在機修干過幾年,就連比較生僻的龍門刨、導軌磨、立車也會點,船上有一套中型機床,因為能源問題沒解決還沒拆封。不過要加工火炮,肯定少不了這小伙子的意見。

「現在的瓶子哪兒能用啊,前幾年我加工這種廢鋼瓶見得多了,一個個偷工減料恨不得做得比紙還薄,膛壓承受力絕對不夠的。再說倍徑也太低……」

這幫搞機械的好像都有大炮情節,隨口就是一串名詞,讓龐雨很是郁悶。

「他奶奶的,一個個現在跑來充內行,先前干什么去了,都要我來操心……」

他索性不理會這個毛毛躁躁的家伙,掉過頭去老馬。這炮能不能用,老馬馬千山才最有發言權——他本人就是從炮兵部隊退役的,當兵七年玩了五年火炮,將來大炮造出來肯定也是要他帶著人操作。

老馬從先前就著這瓶子發樂,上前敲敲瓶身,聽龐雨把話一說,想也不想就點頭:

「行啊,怎么不行,想當年八路軍的炮兵前輩條件比這還簡陋,照樣弄出打得響的火炮來。倍徑低膛壓低都無所謂的,咱們做迫擊炮好了。」

「209mm口徑的迫擊炮?」

肖朗難以置信,解席在旁邊嗤笑一聲:

「有什么不行的,淮海戰役的時候連汽油桶都能改造成炮——著名的『沒良心炮』聽說過嗎?善於就地取材因陋就簡本就是我軍兵工的一大優良傳統啊。」

「關鍵是炮彈,只要能把炮彈扔到敵人頭上,用什么拋射手段無所謂的。」

老馬很內行的隨手在地上畫了一個拋物線示意圖。

「火炮簡陋點就簡陋點了,最多我在計算彈道的時候多麻煩點,標尺做復雜點。」

「能行嗎?沒良心炮我聽說過,那東西幾乎沒准頭的,打哪兒算哪兒。所以才得了這個綽號。」

肖朗還是很擔心,老馬笑笑,拍一拍他的肩膀:

「你可以不相信我,但你絕對要相信中國人民解放軍合肥炮兵學院的訓練課程。高角度拋射本就是我軍特長,我軍第一神炮手趙章成就是用迫擊炮打出的名頭。」

未來的炮手都這么說了,肖朗也只好閉嘴。於是事情就這樣確定下來,在徐工程師帶領下,幾名機械技工開始試制明朝的第一門迫擊炮——口徑達到209mm的超級大迫。

起點中文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