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 關於造反的理論性分析(2 / 2)

唐健判斷道,解席等人則眉頭緊鎖。威脅應該盡早排除,但憑他們現在的力量,就算所有人全部武裝起來也才一百多號人,主動出擊去攻打瓊州府城顯然很不現實。

李教授顯然也想到了這些,所以在斟酌了片刻之後,試探著問道:

「小解,小龐,小唐,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和明政府談判的可能性?」

「談判?」

解席蹙起眉頭,李教授則很肯定的點點頭。

「是。這幾天跟程縣令談話,他最奇怪的就是我們既然占領了這座城市,殺起官兵來也毫無顧忌,卻為什么還保留他這個縣太爺不動,抓到了又放。」

「我自己這幾天也在考慮這個問題,我們現在究竟應該做些什么——小龐你們造房子,搞zha葯,建鹽場,建發電站……都是非常有用的工作,但總覺得有些亂,似乎這些天來大家都只是在忙於應付眼前困難,而缺乏一個長遠目標。」

龐雨張口想要辯解些什么,卻被解席拉了一把只得停止,所有人都默無聲息,靜靜聽老李教授一人談論。

「我們大家意外流落到這里,我想最大的目標應該是生存吧。在滿足了生存這個大前提下,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些自己的想法,比如說我自己就希望能更貼近到明朝文人的日常生活中去,切實了解這個時代的文化脈絡。」

龐雨眨眨眼,心中又想起最初那個偉大的「實地測繪明代紫禁城」計劃……不過這時候顯然還談不上。

「至於如何生存,你們這些研究工科和軍事的年輕人肯定比我知道得多。這些天大家也都做得很好。在這里居然還能用上電燈,實在是很難想象的……」

老頭兒笑著指一指頭上那盞白慘慘節能燈,從輪船客房里拆過來的,功率不大,光線始終感覺不夠亮堂,當然比蠟燭要強多了。

「所以我也終於想明白,為什么我們這批人不需要占領縣衙,驅逐官府——因為我們和普通造反者所需要的東西不一樣。」

「古往今來絕大多數造反者,因為沒有生產能力,就需要盡快利用到原本掌握在官府手中的物質和人力資源,所以每占領一地,肯定首先要把原來官員驅逐,這樣才能取得官倉里的物資。破壞掉原有的秩序,讓平民流動起來,這樣才能調用當地人力……」

「但我們則不同,我們自己有生產能力,而且技術水准遠遠高於當地平均水平,所以本地官府手中的資源對我們並沒有直接用處——就是這個官倉里面的糧食布匹,我們很快也能自己生產出更好的替代品。」

「但是我們還需要大量人力資源。」

凌寧忍不住插口,李教授溫和著他,笑了笑:

「是,我們是需要更多的人力,但我們要這些人並不是拉去打仗做炮灰的,所以傳統造反者用的裹挾辦法並不能提供給我們需要的人力。小凌,如果讓你拿著鞭子去強迫本地人挖礦挖煤,你肯做么?」

「那效率多低啊,再說我們這兒不是有專家么?」

凌寧馬上把高帽送給旁邊阿德,趙立德同志則得意洋洋的哼了一聲,一副志得意滿之態——他有權自傲,那七十幾個勞工都已經被管理的服服帖帖,工作態度很是積極主動。最近甚至已經有些本地平民主動去跟勞工商量,想要給穿越者們扛活兒。

「是啊,可見我們即使不踢開官府,不裹挾民眾,也一樣能解決勞力問題,而且裹挾來的勞動力素質也不能滿足要求。從某一方面說,我們其實還要盡量保持本地的平靜,免得打擾到自身的生產計劃。」

李教授終於說出他最後的結論:

「既不需要搶掠官府手里的物資,也不必通過破壞當地秩序的方法來獲得勞力,我們和明朝政府間並沒有根本性的矛盾,這就是我們和本地政權共存的前提。臨高縣眼下的狀況證明了這一點。而這,正是我們和明政府談判的基礎。」

寂靜,長久的寂靜。

很長時間里都沒人說話,老李不愧是大學教授,講起理論來頭頭是道。唐健等人開頭放過那個知縣官時可沒想這么多,只是覺得殺了這家伙也沒啥用,本著人道主義精神也就放了。

現在想想還真是:如果當時他們的船翻了,大家沒帶什么物資器具單身爬上岸,恐怕就不得不殺掉縣官扯旗子造反了,因為那時候他們將不得不使用「傳統方式」來生存,包括搶劫倉庫,驅使民力等等——也就是土匪那套。

被老李這么一分析,龐雨本來只是模模糊糊有這樣一種感覺的,思路一下子就清晰起來。

「您說的是,我們的發展路線實際上和早期資本主義道路有些類似。我們不必直接去控制本地人,但我們需要有一定素質的自由勞動力,將來還需要自由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