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 送禮要送在點子上!(2 / 2)

通過這次公開放映,以及之前大量供應食鹽等行動,穿越者在臨高縣城里的地位比原先更加改善了,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開始能夠用正常眼光待他們。大伙兒成群結隊上街也終於不用再享受鬼子兵的待遇——走到哪兒人都跑光光。

大年初二的時候李老教授,解席,龐雨,以及軍事組的胡凱一同去縣衙回訪了一次程葉高,為了不給這位膽小的縣太爺造成困擾,他們也是偷偷摸摸走後門進的。其實龐雨對此很不以為然,他根本不信明朝錦衣衛能在臨高這種小地方安排人員。

之所以帶上胡凱這個傻大個兒,一方面是這傻小子一直叫嚷著要去明朝縣太爺啥模樣。另一方面,帶去作為禮物的精鹽白米也需要一個壯勞動力幫忙抗。事實上他們進後門的時候除了李老頭兒空著手以外另外三人都象苦力似的一人扛著一個大布袋子,以至於那管家直接把他們帶到了廚房……

解除誤會以後程縣令在內堂接待了他們。老李此次來主要是把昨天答應的,讓程葉高能夠繼續在府城開展公關工作所需要的銀錢和貨物帶給他。在送什么東西的問題上,大伙兒昨晚臨時開了個小會專門討論過,有人建議趁此機會是不是送點現代產品,比較新奇有趣的東西,能不能買通瓊州府官員,花錢買平安。

但龐雨堅決反對了這種想法,在瓊州府仍然有軍事力量可以威脅到穿越者的時候,任何試圖「買通」明朝官員的行為都很可能被視之為害怕和軟弱的表現,這反而容易提前引來攻擊。

只有在明朝政府無力對穿越眾構成威脅時,和平談判才會有意義——從李老教授提出談判建議的第一天起龐雨就一直堅持這樣的法,而且他也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贊同。

於是這次行動最終還被確定為僅是單純的搞情報為主,讓程府家人帶去的東西也無非是些精鹽白米之類土產,作為敲門磚就行了。

不過對於程縣令本身,大家倒是一致同意值得下點本錢嘗試下「收買」策略。這位縣太爺現在的處境不太好,正是出力拉攏的好時機。至於如何拉攏,這支隊伍里面可沒有搞情報的,只有聽和他接觸最多的李教授的意見了。

贈送禮物向來是比較有效的手段,從幾次接觸來這位程縣令並不是一個很貪婪的人,否則也不會被發配到海南島這種化外之地。不過在明朝官場混,不收禮是不可能的,大明三百年畢竟也就出過一個海瑞——恰好還正是海南人。

但具體在送什么禮物的問題上,大家七嘴八舌出了一堆主意,張宇那個淫盪家伙甚至提出送人幾本花花公子,結果再次被大腳踢飛。最後李教授表示說禮物問題他來解決,不過今天出發時卻見這位老人兩手空空,不知道在身上放了什么東西。

「打火機?香煙?」

「也可能是mp!」

一路上解席等人悄悄打量著李教授那件舊西裝的口袋,三人輪番猜測。直到最後老李從口袋中拿出一個眼鏡匣子的時候三人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送近視眼鏡啊!

程葉高也有近視眼,而且通過幾次觀察,李教授發現他的近視程度和自己差不多,而自己恰好有一副備用的眼鏡……

龐雨等人對老李的選擇佩服不已——通過上次跟黎人的談判,他們已經發現:諸如玻璃鏡打火機mp之類小玩意兒雖然可以讓明朝人感到新奇有趣,卻不大可能讓他們真正作出交易的決定。這種反應很正常的——換作現代忽然有個陌生人拿出一堆不認識的東西要求交換什么,大多數人恐怕也不會同意吧。

不過老李送的這件禮物效果卻是立竿見影。李教授自己就一直戴著眼鏡的,程葉高先前還試戴過幾次,效果很好。縣太爺心里對這件東西想必是早就心懷羨慕的,接過禮物之後笑得見牙不見眼,立即擱到鼻梁子上再也不肯摘下來了。

把眼鏡盒與擦鏡布也一並奉送,另外告知了一些注意事項——例如冷天進屋子容易起霧,玻璃鏡片怕摔之類。

送禮之後再請對方幫忙就好開口的多了,解席直接提出了幾個有關軍事方面的問題,希望程縣令派家人過去「拜年」的時候能重點打聽下。如果在先前這種**裸的間諜行為肯定會遭到警覺和抵制,但現在么……「拿人手短」這句俗語還是很准確的,程縣令一口答應下來,還表示將派出自己最得力的大管家親自去府城那邊打探消息。

最後甚至還留他們吃了一頓午飯,賓主盡歡而散。只是在最後出門時,代表主人送客的李師爺很有幾分遮遮掩掩欲說還休的樣子,還是這邊龐雨觀察細致,主動詢問他是不是也想要一副眼鏡?

這年頭讀書人的視力都不太好,白天倒罷了,天黑以後就著那盞鬼火一樣的小油燈書,不熬出個近視眼來才是怪事。當然有錢人家有蠟燭,可有錢人家誰還挑燈熬夜的書啊,這都是窮書生才干的事情。也只有他們才會把人生希望寄托在科考上。

其實在明朝送禮有規矩的,正主兒若拿一百,經手的師爺至少要五十——中國古代的官場文化在明朝已經達到頂峰了,這套規則很完善的。但穿越眾不懂這套啊,就算解席這樣混過官場的前小公務員對此也完全沒概念,還好他們從來都沒想過要去混明朝官場,否則真連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