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 程縣令的哀的美敦書?(2 / 2)

解席則有些驚訝——這位縣太爺不會遲鈍到如此地步吧,到現在才出來?

「當然,先前不是早說過么,我們不會逃跑地。」

程葉高的目光緩緩從這邊一百多號人身上劃過,忽然嘆了一口氣,鄭重說道:

「只以此區區百余人,豈可阻擋朝廷數千大軍。諸位,本官雖已是戴罪之身,卻也可以上書朝廷,設法為諸位求得一個赦免。何不懸崖勒馬,以免玉石俱焚。」

「不錯,各位小兄弟,你們這一百多人個個都識文斷字,雖然所學與我大明士人有所不同,卻也都有獨到之處。若有損傷,實在是可惜之至,可惜之至啊。」

李師爺也在旁邊幫腔道,他們來早就商量好了言辭。但解席卻愣了半天,好不容易,才理解他倆的意思,禁不住苦笑:

「兩位的好意……哦,我們心領了。不過,我們自有我們的處事方法。」

不過,程葉高顯然不想這么快放棄:

「諸位,這數月來,我們也算是不打不相識了。我也出來了:汝等並非一般流寇海匪可比。據城而不掠,捕俘而不殺,平日行事,也很是通情達理。若論機關器物之精巧,更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可汝等終究不過百余人,縱使全身包鐵,又能擋得多少炮石?縱然機關精巧,火器犀利,以百余書生敵對數千王師,依舊是螳臂當車,自尋死路啊。諸位小兄弟,何妨聽老朽一言!」

說著說著,程大縣令還真動了感情,眼圈都有點微微發紅:

「本官輾轉多年,在州府那邊還算有幾個故交,還可以在上憲台閣那邊說得上話。本官當以前程烏紗為諸位作保,定要求得個寬松發落。以汝等之才,將來若能求個出身,又何愁沒有飛黃騰達的機會。何必定要鬧個魚死破,不可收拾。」

態度真是很誠懇,但這邊穿越者們的反應卻都是哭笑不得,大家你我,我你,臉上表情都很「精彩」——要很努力才能憋住氣,不讓自己笑出聲來。

「什么唧唧歪歪地,煩死了!悍馬車上,王海陽很不耐煩地哼了一聲,手中雷明頓霰彈大槍嘩啦一聲打開保險,這邊兩個明朝文人立時嚇得後退不迭。不過龐雨立即上前阻止了王海陽的不友善動作,同時微笑著向兩人:

「程大人,到現在了還想著要勸降我們,這說明您是個聰明人,您完全清楚自己現在地處境。不過,就算我們投降了,您的前程烏紗能不能保住,恐怕還是要取決於所謂上憲台閣的心情如何吧。」

程葉高的臉色保持不變,但微微顫抖的手指卻暴露出他內心的恐慌。他是個很聰明的明代官僚,但這邊這群二十一世紀的年輕人中間也沒笨蛋,至少龐雨不是。

「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差距了,程大人。作為一個明朝的讀書人,您所能想到的全部脫罪之策依然只是祈求上官的憐憫和寬恕,依然脫離不了時代的局限性,脫離不了大明朝廷的框架范疇……而我們則不同,在我們那個社會,小孩子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

龐雨笑吟吟著對方,舉了舉手中強弩:

「自己的命運,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哪怕要為此付出代價甚至犧牲。我們中間很多人確實不適合戰斗,我們追求一個安全的環境,但這安全不是有誰賜予的,而是要依靠我們手中的武器來保衛。老程那面若死灰的樣子,龐雨禁不住好笑。這位縣太爺雖然愛耍點小聰明,總體上還算合作,今後還有用得上他的地方,不能打擊太過了。

於是他又補充道:

「程大人您是聰明人,不妨把思維放開一些——您眼下的命運其實是和我們這些人聯系在一起的。只要今天我們打贏了,您的前程烏紗不但不會受到影響,說不定還能有所進益呢……」

「這不單單是關系到你們個人。」

旁邊一直保持著沉默的解席忽然開口,語氣堅硬如鐵:

「這一戰,只有我們取得勝利,我漢族衣冠,血脈才有可能延續下去。否則,大明崇禎王朝只有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