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 新概念農庄(2 / 2)

「如果再把公共食堂辦起來,那就是標准的大寨化模式了。不過,你們有沒有考慮過這樣做可能帶來的弊端?」

「您是指大鍋飯政策會影響勞動積極性?」

作為七十年代生人,這邊不少人顯然都清楚當年那場失敗地**試驗,而且他們也早就想到過這個問題。「嘿嘿,教授,您忘了一點——那邊是人民群眾當家作主,而在我們這里……」

阿德摸出厚厚一疊賣身契抖了抖,笑得活像個黃世仁:

「這些人都是我們地長工佃戶啊,作為地主老財還兼短毛匪,我們有充足理由和手段去管理他們。」

除了在居住條件方面改善,具體生活水平上,集體農庄也充分體現出了它的優越性。

考察團進入村庄時正好開飯,於是大家理所當然都坐下來蹭一頓。他們地存糧中有足夠稻米,這次戰斗後又繳獲不少,不過出於營養學均衡理念,哪怕是白燕灘基地內部的食堂,也經常要安排些粗糧在伙食中。

這邊提供給雇工們的食物和基地食堂里基本一致——平等待人是他們爭取人心的重要手段。把番薯和雜糧混在白米飯中,吃起來倒也別有風味。

唯一讓現代人頗感不足的是,副食品方面稍微差了點,只有咸魚和蘿卜干,不過本地農民一點都不介意,而且在他們腳下,還充滿了關於未來的希望……——

吃飯時候一窩一窩的小雞崽子從家家戶戶竹樓下面鑽出來,嘰嘰喳喳在主人腿間鑽來鑽去,撿拾殘羹剩飯,其數量之多讓人驚詫。

「哪兒來這么多小雞?現在好像已經過了繁殖季節了吧?」

解席記得上次來的時候只到十幾只母雞,怎么一下子生出來那么多小雞崽?

「哦,張姐吳哥他們搞了個養雞場,人工授精,人工孵化,前面幾次都失敗了,不過只要成功一次就是上千只。每家每戶都給發了十只,讓他們養著補貼補貼。咱們自己的養雞場里面則有好幾百,以後雞蛋不用愁了……」

張宇一邊充滿驕傲的口氣介紹著,一邊卻又惡狠狠盯著面前碟子里的蘿卜條,眼中充滿憎惡:

「李江東的豬場現在也有好幾十頭存欄了,我呢正在研究海產品的人工養殖……用不了多久我們的副食品會很充裕,然後就永遠跟這些泡菜咸蘿卜說拜拜……它***,真想不出,上輩子要做多大的孽才會被投胎成高麗人啊!」

……經過一整天實地調查,最後委員會很樂觀的得出結論:對於他們的集體農庄制度,群眾們紛紛表示情緒穩定,並且正在逐步接受這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這樣,在確保基礎產業穩定的前提下,其它各專業小組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從這里抽調精壯人力,去進行更高級別工作。這些人因為有家屬在農場工作,其忠誠與可靠程度應該是比較值得信任的。

這一點非常重要,隨著技術力量,物資儲備,以及人力資源的逐步增強,各專業組都逐漸進入到取得突破階段,不久之後,他們將會有很多重要的大動作。才有機會上。

明天更新照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