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一 對探子們的區別對待(2 / 2)

至於明政府和鄭芝龍方面的探子……「這個可以有」——在北緯等經過現代情報學訓練的人來,這些已經暴了的。而且將來未必就是敵對方地間諜完全可以加以利用。反正也不怕他們打聽走什么,這邊程大老爺自己還經常往瓊州府送信呢。

作為福建海防游擊。鄭芝龍所獲得的情報應該會與他的那位上司共享,所以熊文燦才那么確定——以這邊的實力,兩廣總督肯定吃不下來,只能走他最擅長的招撫之路。

一幫子人分析半天,總算基本可以肯定這條消息的真實性,不過接下來似乎還做不了什么,只有被動等待對方派人前來接觸。

「我們總不能自己舉個牌子,去找明政府說要求投降吧,哈哈。」

凌寧半開玩笑說道,但龐雨和老李教授卻對望一眼,兩人眼中都顯出戲謔之色。

「那可未必,嘿嘿,當年宋江是怎么干地,咱們也不是不可以效仿一下……」

龐雨呵呵笑道,凌寧恍然,但轉頭程縣令嚴都司那伙人,卻又苦笑:

「我們自己人是肯定不行了,可那群人里面有誰長得象燕青么?再有到哪兒去找個李師師去?」這邊足足商議了兩個多鍾頭,這時候宴會場中重新又變得熱鬧起來,那些參觀農場的客人們回來了,一個個高談闊論,手里還大包小包的,提了不少農業組送給他們的小禮物,樣子都非常滿意——

當然滿意了,這些種了一輩子地的土老冒們還是頭一回見到以工業生產方式組織起來的集體化農庄,單單那個擁有幾百上千只老母雞,每天能生產幾百個雞蛋的養雞場就讓他們目瞪口呆,都說從沒想過雞還能這樣養。

農業組眾人也不藏私,一路上吳南海,李江東,張宇等人輪番上陣,大講特講什么生態農業,再生種植,可循環養殖技術等等,都是些農村科普書籍上的內容,簡單易懂,而且至少聽起來很實用。

當然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有不少竅門奧妙的,其實這方面吳有福和張茂花這對農民夫妻最有發言權,他倆當初是照著科普書籍挨個尋找致富門路,實踐經驗極其豐富。不過這對夫妻都不善於忽悠,又不象眼鏡吳那樣好歹還有科班功底,長得又很土氣,大部分聽眾直接把他們倆給忽略了。

這邊程縣令李師爺等人聽他們說得熱鬧,也都湊過去,不過他們地注意力很快被富戶們手中提著地紙包所吸引。其中一個紙包略微破損,從里面漏出一些白色細末,李師爺起初還以為是鹽,沒當回事——短毛善於制鹽全海南都知道了,現在臨高連同周圍數縣都用上了短毛制的那種「瓊海」鹽,他們這幾家跟短毛關系密切地更是敞開供應,吃習慣了之後自然不象以前那樣稀罕。

不過他很快發現自家小兒子不停的偷偷用手指頭去蘸那白色粉末放嘴里舔,把個紙窟窿越捅越大,搞得旁邊主人很是尷尬——不好意思阻止,卻又明顯心疼,只能偏過頭裝沒見。

李師爺在制止孩子胡鬧的同時,自己卻也好奇舔了一下,然後立即失聲大叫:

「甜的?這是西洋糖?」

旁邊文德嗣很奇怪的他一眼:

「普通的白糖而已,上次去你家不還拿來招待我們的么。」

白糖在這個時代早就有了,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就詳細記載了用黃泥水吸附紅糖色素制作白糖的工藝。當然《天工開物》成書於7年,這時候還沒寫出來,但廣東福建這里很多作坊都能用黃泥水吸附法制白糖,這一點毋庸置疑——在整個明朝對外出口的物資清單中,很大一宗就是糖。

當然穿越眾不會因為這東西本地已經有了就不去生產,他們之所以選擇白糖作為繼精鹽之後的又一項主打產品,是經過仔細規劃的——海南島在歷史上就是種植甘蔗和產糖大戶,這里的自然條件非常便於糖業生產。

而在這個時代還只能用甘蔗制糖,甜菜還沒被發現。這就導致直到十九世紀,甜菜產業被發展出來之前,全世界對甘蔗糖的需求量都非常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