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六 作為占領軍的覺悟和計劃(下)(2 / 2)

林峰有些擔心。他們倒不是沒船,但是兩條船都太大,太先進----公主號到現在還無法開動,除非他們願意讓那些西洋水手來控制。而瓊海號則受到油料限制,不可能經常來回跑。

「這個問題臨高那邊已經在著手解決,黑槍販子現在改行做船老板了。另外,我們還可以先購買或者租用本地的民船……總之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決。我們這邊負責修理碼頭聯系商戶,臨高那邊負責搞船,兩邊同時行動。效率會高一些。」

對於這項提議大家都不反對。這時候敖薩揚當初力主保全白沙寨地價值就體現出來了。雖然那個水寨很簡陋,但好歹有現成可以利用的碼頭。有了一個現成基礎,將來建設起來會方便許多----要知道,未來的海口市可就是在白沙這個位置慢慢發展起來地。

除了解決交通問題之外,他們還決定正式成立一家商行,就命名為「瓊海商行」----本來想直接叫瓊海公司的,但考慮到當地人的接受程度,決定還是入鄉隨俗。商行的總經理當然是任命了經濟學碩士林峰同志,考慮到跟那些奸商打交道很不容易,還經常要護送大筆金錢貨物什么,不能沒槍桿子支持,大家又安排胡凱的二班負責協助他。

記在龐雨小本子上的第三件事,則是有關民政方面。盡管這方面他們原先是打算仍然交給本地官吏來處理,但畢竟不可能完全撒手。日常雜務可以不管,但有關稅收,人口,人事以及大的基礎建設等等權力,肯定是要抓在自己手里的。

龐雨理所當然成為了此方面的代表,盡管他覺得自己其實不太適合與外人打交道----最擁有此方面才能地還要數解席。不過後者要統攬全局,操心事情太多,不可能只負責一處。

----「槍桿子里出政權」,要想控制本地政務,沒有實際武力支持也是不行的。在龐雨的強烈要求下,三班長徐磊將作為他的助手,協助其日常工作。

而此後的第四件事,則純粹是因為某人「自願」留下而增加的----當石亦生大夫聽到龐雨建議他考慮在本地開一家醫院時,立即連連擺手。

「不干!先前好心做兩次小手術就惹來這么多事情,我吃飽撐的還去開一家醫院?嫌麻煩不夠多是不是。」

「又不要你評三甲,還不就是原來的傷病營,無非正式掛一塊牌子而已,和現在有啥差別?現在那些老百姓不一樣來找你病么,也沒見你把人趕出去。」

旁邊解席笑吟吟說道,老石除了嘴巴毒點,人還是挺厚道的。他現在基本常駐在羅城兵營那邊,指揮手下百來名護工負責好幾百傷員病號地日常護理。自打他的「神醫」名號傳出之後,隔三差五就有人來請他病。老石態度惡劣----他從不出診。但如果對方把病人抬上門,他倒也不曾拒之門外。

天下畢竟沒那么多疑難雜症,一般小毛小病人家也不願上門來臉色。需要抬上門的多半是些貌似嚴重的皮外傷,諸如撕裂,骨折之類,倒是符合他外科醫生的本行,隨手就給包扎了。因為救護方法對頭,痊愈起來也很快。這一來二去的,「閻王大夫」脾氣古怪,醫術卻極其高超的名聲倒是愈傳愈廣。

「傷病營那邊環境搞得不錯,棚子什么雖然簡陋些,卻非常符合衛生要求,護理條件很好,僅僅用來解決傷兵問題有點可惜。」

龐雨耐心向石大夫和其他人說明他的構想:

「所以我想能不能索性把它改成醫院,你手下現在足足一百多號人呢,都跟你學了不少護理知識,將來傷病營任務結束,他們總要有個安置。這些人不少是殘疾,不可能再加入軍隊,如果安排去干別的,又浪費了他們地護理手段,開一家醫院最合適不過。」

「這對我們掌握本地地民心非常有益,我們現在所受到的尊重,很多就是傷病營帶來地效果。」

旁邊敖薩揚也開口相勸,石亦生哼了一聲,態度總算有點軟化。

「行醫這種事情,可大可小。你們要知道病人及其家屬是沒有理智可言的,連現代社會都這樣,更何況還是在這個倒霉年代……現在外面都傳說我能起死回生了知道不?」

眾人都感詫異,你我,我你,都不明白老石為啥不高興----按理說這是一個醫生所能得到的最高贊譽啦。

「這不是挺好么?」

「好個屁!」石亦生狠狠一拍桌子,「三次!他媽的前後有三次了!----當真有人抬著屍體上門啦!最近一次干脆抬來一口出土老棺材,門口那味道到現在都還沒散掉,一大幫孝子賢孫抱著老子的大腿死嚎!我日,這誰受得了?」

大家面面相覷,來名氣太響也不完全是好事。

「所以我現在只好整天板著一張臉,這樣才能趕走大部分沒事找事的,剩下那些確實需要幫助的人也不至於給耽擱。可如果正式掛牌開醫院,那時候什么病號都要收治。護工雖然有一百多,正規醫生就我一個,整天那些感冒發燒的小毛病,那還不把人活活累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