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二 威風凜凜的新部隊(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節!

「來只有收稅了。」

商量了半天之後,議題最終還是回到了最初階段----也就是龐雨所建議的:決定收稅。

明帝國的稅收制度秉承唐宋習慣,采用兩稅制。一年收兩次稅:夏糧和秋糧。理論上是只收米麥糧食的,稱為「本色」,不過實際操作中也允許用銀錢和布匹等----所謂「折色」來充抵。

除了要交納糧食外,老百姓每年還應該承擔相當繁復沉重的徭役,這些徭役也允許花錢沖抵。在明朝後期,各地普遍采用一條鞭法之後,徭役大都按銀錢折算。所以各地收稅,基本上就是收錢收糧。

至於各地具體收取的數量,則是一項極其復雜的大工程。光是一個瓊山縣,龐雨捧著全縣丁口賦稅黃冊子研究了半個多月,也沒能搞清楚這個縣城從法律上應該收多少糧食和銀錢。

「我們恐怕還是不得不依靠原來那些胥吏,只有他們才知道該收多少稅,以及找誰去收。」

就算是自稱高考時數學只差七分就能拿滿分的經濟學高手林峰,在翻閱了一大堆賦稅簿子之後也不得不同意了龐雨的觀點---其實歷朝歷代,所有從外地調任過來的官員大都如此。聰明點的會找個好師爺幫忙處理,無能的官員就有可能被奸刁滑吏刷得團團轉了,這類事情自古皆然。

不過解席在這方面則提出了補充意見----他始終堅持認為在這方面不能完全放手。事實上,雖然他和嚴文昌,王辛芝等一批本地官僚交往甚密,能順利攻陷瓊州府也是托賴了那些人之力。但在總體上,解席對於明王朝的大部分官吏都不抱好感。

那些本地胥吏個個都是人精吸血鬼,如果這邊把所有權力統統下放出去,那幫人很可能會借著這邊的名義大肆騷擾民眾,最後利益拿走大半。惡名卻是這邊來承擔。

「我仍然堅信----沒有一個堅實牢固的基礎,就不可能有宏偉壯觀的大廈。大明王朝正是毀在了這群貪官污吏手里,我們如果還是照樣用這批人,下場絕不會比明王朝好到哪里去。只有按照太祖爺當年的做法,踏踏實實從最基層作起。緊緊抓住土地和農民這兩條關鍵點,這才是正道!」

老解的發言贏得了一片贊同聲----某黨多年來的中國革命史教育畢竟不是一無是處。雖然在現代時這些東西起來壓根兒沒有任何用處,但身處在現在這種環境下,大家卻幾乎是本能地,都知道應該走那條路----就連敖薩揚這個台灣人居然也不例外。

「土地改革是遲早要搞地。明朝末年和清末民初地情況差不多----其實每一個王朝末期面臨地困境都是大同小異。核心都是土地和農民問題。在這一點上你們地那位太祖爺絕對是天才。不過在解決問題地手段上。我建議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手法----比方說台灣地土改工作就主要是通過贖買來完成。在把土地從地主手中收回地同時。又給了民間大量資金用於發展工商業……」

眼敖薩揚有點滔滔不絕地意思。林峰連忙打斷他:

「這個扯太遠了。這類大方向肯定要由委員會來作決定地。咱們還是討論當前問題……」

一番商議之後。大家最終做出決定:對於那些本地地官員胥吏。既要加以使用。也應該有必要地提防。

「也就是說。我們這次收稅行動地總體原則是----依靠本地官僚體系地力量進行。可以給他們一點好處。但是絕不白白做冤大頭……是這樣吧?」

龐雨總結了大家地發言。得出這樣一條結論。解席在此基礎上又加上一條:

「借此機會了解熟悉農村實際情況。為今後建立我們自己的基層隊伍打下基礎。」

----於微末中不忘大局。解席不愧是作過公務員的,這政治素質就是不一般。

在會議的最後。龐雨又多說了一句閑話:

「另外還有一點,大家可能要做好心理准備……」

他指了指桌上那堆記載著人口。田畝,賦稅等數據的黃頁冊子:

「瓊州府轄三州十縣,即使按照這些縮了水地數據,海南島在冊土地也已經超過了三百八十萬畝,光是一個瓊山縣就擁有百萬畝以上耕地,在冊可征稅人口將近十萬,在整個華南地區都排在前十位之內。」

稍微頓了一頓,龐雨說出他地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