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六 張申岳的決心(2 / 2)

「如果善於經營而且運氣不錯的話,若干年以後,這就將是第二個王大戶,一個和原來一模一樣的循環,除了戶名更換以外沒有任何改變。」

「我們可以教導他們……」

張申岳仍在堅持,但聲音已經低下去很多,龐雨很無奈的搖搖頭,繼續反問:

「教他們什么呢?……農會?合作社?還是人民公社?這些制度在我們自己的那個社會成功了嗎?而且最重要一點——這邊有多少人懂這個?除了咱們這十三個現代人,還有誰能聽懂這些名詞?誰還知道它背後的寓意?就算我們十三個人統統支持你,就算我們都知道應該怎么推行這些制度,我們各自帶些人分散下去,大概一人能控制一個村,充其量可以掌握住十三個村子——然而可能這么做嗎?瓊州府還要不要了?商業渠道還要不要發展?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可不僅僅是農村!」

一連串的質問讓張申岳瞠目結舌,他原本是做好准備,想和龐雨好好辯論一下關於方針路線地選擇問題。卻不料對方根本不跟他談這些,直接舉出來一大堆實際問題。而且還都是無法解決的問題。

「還是缺乏基層干部啊。」解席在旁邊嘆了口氣。「所以從一開始我就說:要建立屬於自己地人才隊伍,明王朝的官僚體系終究不能依靠。」

「但我們地發展步伐卻不能因此而減緩。我們不可能停下來慢慢等人才。所有一切,都只能因陋就簡,立足當前。」

龐雨放下手中文件,坐到張申岳對面,正視著對方:

「從擱淺登陸的那一天起。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立足於當前允許的條件。到現在其實也是一樣……老張,如果說當年那批開國元勛有什么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覺得應該是實事求是,立足於本地實際——王明不顧當時中國地國情執意要學習蘇聯,明顯是犯了教條主義錯誤。那我們跑到明末卻非要照套當年土地革命那套政策。難道不是一樣的教條?」

「明末和土地革命時期很多情況都類似,但畢竟還是有差異的……」

見張申岳還要堅持的樣子,解席連忙插口:

「至少。現在滿洲兵還沒入關,民族矛盾這一條還沒凸現。老百姓主要反對的依然是官府。」

張申岳沉默許久,終於抬起頭來:

「好吧。來我原先考慮的是不太周到。不過,既然你們都說需要建立基層隊伍。我想總應該有人帶頭地……我打算下農村去。就是王家庄好了,從那里開始。」

解席與龐雨對望一眼,張申岳果然是個很實在的小伙

「那炮兵組的事情……?」

「吳季會接手地,現在已經培養出幾個新炮手,少了我那門炮一樣打得響。」

龐雨本來還打算說些什么,但見張申岳已經下定決心,也就沒再阻攔,反而給他出了幾個主意:

「……去找敖薩揚,讓他派幾名護兵,再從城管隊里面抽調十幾個人,組成一個工作組。要特別注意安全,現在城里好些了,但城外依舊是橙色危險區域。」

「另外,建議你去跟吳南海通個電話,他對於農村合作社好像是有點想法的。你地這次嘗試很有可能會成為將來我們所有農村政策的樣板,千萬要慎重行事。」

而解席則完全是毫無保留地表示支持:

「好樣的,盡管放手去做。無論你作什么決定,咱們這里一定做你地堅強後盾!」

張申岳也不多說,點點頭,起身離開了。龐雨嘆了一口氣,臉上頗有憂色,而解席卻猶自眉開眼笑。

兩人立即發現對方態度不對,各自回頭,目光正好撞在一起。

「怎么,你對申岳的主張還有疑慮?」

「是有些疑慮……我不知道張申岳打算采用什么體制。如果他的手法太過於激進,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反彈。」

解席很不以為然地搖搖頭:

「太多慮了,並不是只有你才一心為集體打算。申岳是從農村出來的,他知道農民們想要什么。他也知道我們的處境,行事不會太過分的。」

「但願如此吧,我是在城里長大的,對農村確實沒有切身體驗,所以在這方面我沒什么發言權。不過……就算申岳的嘗試成功了,我還是不會贊同他要走的那條道路。」嘆了一口氣:

「那是一條紅色的道路,是要用血鋪出來的。歷史上走了這條道路的幾家政權:蘇聯,中國,朝鮮……他們也都干過同一件事情:肅反……我想這不單純是巧合罷?」

了目瞪口呆的解席,龐雨嘿嘿一笑:

「也許在明末走這條路最終也能夠成功,但你和我,甚至哪怕是老張本人,能不能到那一天,就真的很難說。」

繼續要票!月底啦,有票票的別藏著掖著啦,都投過來吧,據說投一票可以加50積分的!(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