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八 舟中閑話(2 / 2)

伸手在小木盒上拍了拍,周晟苦笑一聲:

「來之前就聽說短毛的火器犀利無比,可朝廷諸公,都以為不過是市井傳言,或誇大其詞罷了。然而這件小小東西,卻是短毛在提醒我們——傳言絕非虛妄,他們能做出遠勝我大明工匠的物品,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火器!」

「啊……」

方文正一驚坐倒,而周晟卻又指向床上那個錦盒:

「至於這兩瓶酒,自然也有其玄妙之處。雅齋兄,你可能得出來么?」

見周晟賣起了關子,向來以大才子自居的方文正自是不甘示弱。他打開錦盒,從里面把東西拿出來小心翼翼翻了半天,除了不敢打開封口嘗一嘗酒味,其它都摸到了,最後猶豫道:

「有點象是西番紅夷之物,但也沒什么特殊啊……哦,比紅夷人的東西要好很多。」

這位方大才子現在總算有了幾分自知之明,猜測起來沒什么自信。但周)卻一拍手,點頭大笑道:

「雅齋兄所言不虛——這種玻璃高腳杯本就是西番紅夷式樣,我在總督大人府上曾見過一對,據說價值千金。但無論大小,光澤,透明,還是精美圓潤,都遠不如這盒中地四只杯子。」

「價值千金?才兩只?那這里頭四個杯子還有兩個大瓶子豈不是更加……總督大人會收么?這萬一給御史台參上一本……?」

方文正再一次的大驚小怪起來,收短毛地「小紀念品」是一回事,可價值千金之物……雖說東西不是給他們的,但萬一總督被人參了,他們這些經手地肯定也沒好果子吃——這就是大明官場,難混哪。

而周晟卻毫不在意——開玩笑,他們錦衣衛抓貪污犯抓得多了,這中間分寸該怎么把握自然是清清楚楚。

「這也是短毛地聰明之處——他們送給總督大人地不過是兩瓶酒而已,這西洋紅酒當然要用玻璃瓶來裝,再配上幾個玻璃杯也是天經地義。總督大人收下的只是酒,其它不過附帶。此乃風雅之事,就算再挑剔的御史也沒法兒拿來做文章……但我要說的不是這個……」

周)拿起一個杯子,把它舉到方文正面前,肅然道:

「雖是西番紅夷的東西,短毛卻能做得比他們更好——夷人不如短毛!如果朝廷還想借助西洋夷人之物去對付他們,必然無用——這就是他們這兩瓶酒中所蘊含的意思,是對朝廷的告誡啊。」

—所有身處廣州官場的人都知道,當初對於是否要出兵剿滅占據了臨高縣地~匪,還是有過一番爭論的。後來促使總督和布政使等幾位大人下決心的原因,就是有紅夷答應借給他們大銃火炮。

結果一戰下來,那些起來威風凜凜的火銃火炮一點用處沒派上,朝廷五千人馬全軍覆沒。據說人家短毛還隨手把後面跟過來想占便宜的幾條正宗西洋夷船都給收拾了,俘獲一條「巨舟」,抓了一大堆夷人戰俘……那時候臨高知縣程葉高還專門寫了報捷文書送來,但這邊根本不相信。

不過現在船上這批人肯定都是相信地——先前在白沙碼頭登船時那艘大家伙就在他們旁邊停靠著呢。這邊二百料的福船也不算小了,但對面僅僅船頭的陰影就將他們完全遮蔽,如此強烈的對比,印象當然無比深刻。

而且這邊眾人當時親眼所見:在那船上跑來跑去,干各種雜活的,少說有一半是西洋夷人,而對他們頤指氣使,發號施令的卻大都為黑發華人,這種景象在廣州等地的港口中絕對不可能見到——短毛確實有役使夷人之能。

聽著周晟的分析,方文正汗流浹背。

他萬萬沒想到從這幾件起來很普通的禮品中,竟還能得出那么多門道……難怪自己科舉正途出身,十幾年下來卻只能做個七品小官。而對方卻在短短幾年內突飛猛進,從一介布衣爬到五品千戶……這人跟人確實沒法兒比啊。

不過他的目光隨即落到那口最大箱子上,當即問道:

「那這件呢?這件獻給皇上地貢物,又代表了什么意思?」

「這個么……」

周)輕點著木箱,臉上卻顯出幾分欽佩之色:

「這根本就是一條計策,不知道是那群人中誰想出來的,好一條絕妙的緩兵計啊……」

__

大家的熱情……不多說,加更

明天也會正常更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