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二 通報會(2 / 2)

「你們短毛當然不知道,大軍刀下,焉有良民!這朝廷大軍一到,肯定是玉石俱焚,玉石俱焚啊!」

許敬一邊哽咽著,一邊說明了他們如此害怕的原因——三十年前,海南島上曾經有過一次規模非常大的黎人大叛亂,當時也是從大陸上調來了軍隊平叛。效果是立竿見影——大軍所到之處,地方上馬上平靜下來。不可能不平靜,因為那些地方已經幾乎沒有人了。

明王朝以首級記軍功,只要身處戰區,根本不管你是良民百姓還是真正的叛軍,隨時隨地都會遭遇屠殺——你的人頭在軍人們眼里就是白花花的銀子,怎么肯輕易放過?就算有人追究,也無非事後報個「亂民」「附逆」之類罪名,隨便遮掩一下就能過去。

尤其聽說這次調來的大部分是彝壯蠻兵,那更是窮凶極惡。對這些蠻兵朝廷向來是「用而不養」的政策,平時不發軍餉,戰時則允許他們劫掠地方,用搶劫所得和人頭換取的賞銀沖抵軍餉。故此這類軍隊所到之處,肯定是一片血腥,連求饒都沒用——他們根本聽不懂漢話。

聽許敬哭訴了這么一通,這邊幾個人開始意識到:他們「完全透明化」的想法可能有點操之過急。不過現在說也說了,後悔也沒用,盡快補救才是正道。

那邊眾人還在哭鬧不休,但隨即猛然聽到「砰」的一聲巨響,果然把所有人都嚇住,大堂中總算再次安靜下來——卻是阿德拔出腰間手槍朝頭頂上開了一槍,此刻他站在堂前,手中那只山寨版五四還在冒著僂僂青煙,阿德臉上卻是一片猙獰:

「都他媽閉嘴!老子把你們召過來,告訴你們這些,不是為了聽你們嚎喪的!」

「剛才我們已經把最真實的情況告知諸位,但還有兩句話沒來得及說。」

龐雨在旁邊立即作補充:

「其一,我們要告訴大家:無論明王朝調集了多少軍隊,他們都沒有能力在島上登陸。就算登上來了,我們也會把他們打下去,所以諸位根本不用擔心自己的生命財產受到威脅,你們是絕對安全的。」

「其二,我們不怕打仗,但我們並不想打仗。我們希望能和大明王朝談判,尋求和平招撫—這就是我們的態度,相信這也是大家所期望的。」

下面傳來一陣竊竊私語,這些本地人最怕就是兵連禍結,短毛肯接受招撫當然是最好不過。過了片刻,一個告老還鄉的老進士大著膽子問道:

「既是如此,各位先生為何不肯接受總督大人的喻令?」

「你是說這上面的條件?」

龐雨隨手拿起那份文告晃了晃,哈哈一笑:

「我們又不傻的—前腳交出船和火器,後腳肯定被砍頭——王大人你說是不是?」

迄今為止,依然自認為是大明官吏的王璞了那份告示一眼,臉上現出一絲苦笑:

「倘若諸位先生就此受降,只怕連下官之頭顱亦難保也。」

於是台下又是一陣嘀嘀咕咕,台上幾人這形勢,雖說還不是最好,但總算有個可以商議的氣氛了。於是龐雨又開口道:

「我們所期望的招撫,是在能夠保證自身安全,以及保護海南島上所有人利益不受影響前提之下的招撫——這也包括了你們在內,我們可是收過稅的。既然收了大家的錢糧,肯定要讓大伙兒的錢照賺,船照開。

「總而言之一句話:我們可以接受大明王朝的統治,但這種統治必須要讓咱們海南島上的全體人民——包括我們短毛,包括在座的諸位,還有外面成千上萬的普通百姓——安居樂業。如果明王朝做不到這一點,那我們就自己來做。」

「這不可能!就算你們干得不錯,朝廷也決不會接受這種條件!」

王璞忍不住道,龐雨則淡然一笑:

「確實不太容易,所以才要把諸位都請來啊——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一起來想辦法,讓明王朝能接受這個條件。」(未完待續,)